趣味小说网

与“鲁班尺”有关的小说

青囊尸衣
青囊尸衣
青囊可活命;尸衣可避天。建安十三年(208年),飘忽不定的油灯光下,白须老者将一个布包交给牢头,轻声道:此可以活人。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赐死前三日,刘伯温诈死,死后隐此卧龙谷,积平生所学,始成《尸衣经》。1975年,前后不过一个月,婺源县南山镇南山村村民、赤脚医生世家之后朱寒生先得《青囊》,又获《尸衣》。……
鲁班尺104.01万字01-08 21:40}
青囊尸衣文字版
青囊尸衣文字版
湘西地处苗疆,中原医学和堪舆风水,另类武功与苗疆巫术,在湘西天门山各显神通,朱寒生历经赶尸、苗疆毒蛊和落花洞女之湘西三邪,误闯天门客栈五鬼关门、鬼谷洞医辩白毛湘西老叟、千年古刹智钓堪孖之鱼带我们翻开了厚重的历史长卷。明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进京,但仅四十天不到,百万久经沙场的农民军竟然一夜之间全部失去了战斗力,与满洲多尔衮十万铁骑一触即溃,兵败如山倒。一代奇人军师宋献策预感大势已去,遂布下了一个千古谜局野拂宝藏,隐匿于人烟罕至的湘西天门山鬼谷洞中——→鲁班尺作品集……
鲁班尺125.11万字01-08 11:45}
青囊尸衣之祝由葬尺
青囊尸衣之祝由葬尺
江西婺源,相传是中国最美的地方:大明军师刘伯温预留在此地的,太极阴晕,隐匿在婺源南山已逾600年,历代地理堪舆名家、江湖不世才俊踏遍青山寻而不至。公元1975年,一场争夺太极阴晕的暗中较力悄悄展开了。地方官近水楼台,远征军千里移灵,台湾军情局插手,客家圣母出山,活葬、尸体与骨殖争穴,究竟何人能够将之收入囊中?自西晋郭璞死后,祝由葬尺便失传了。1400年后,为乡村赤脚医生朱寒生偶然所得,涉世未深的他身怀青囊尸衣奇术,立志于悬壶济世,无奈世道坎坷,灾祸接踵而至,令其防不胜防,而青黑色的祝由葬尺,则成就了一对鬼婴孖孖,横空出世,嗜杀大猩猩,吸血猎狼大,香港岛人心惶惶。……
鲁班尺22.34万字01-08 11:45}
青囊尸衣之天门鬼谷
青囊尸衣之天门鬼谷
月夜,神秘的湘西。来自江西婺源的乡村赤脚医生朱寒生身怀青囊尸衣旷世奇学,离家开始了悬壶济世的生涯。湘西地处苗疆,中原医学和堪舆风水,另类武功与苗疆巫术,在湘西天门山各显神通,朱寒生历经赶尸、苗疆毒蛊和落花洞女之湘西三邪,误闯天门客栈五鬼关门、鬼谷洞医辩白毛湘西老叟、千年古刹智钓堪孖之鱼……带我们翻开了厚重的历史长卷。明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进京,但仅四十天不到,百万久经沙场的农民军竟然一夜之间全部失去了战斗力,与满洲多尔衮十万铁骑一触即溃,兵败如山倒。一代奇人军师宋献策预感大势已去,遂布下了一个千古谜局——野拂宝藏,隐匿于……
鲁班尺22.65万字01-08 11:45}
鬼壶
鬼壶
《鬼壶》继《青囊尸衣》之后又一巨作,故事说的是两个鬼婴运用祝由术闯荡江湖的故事,网络上流传着一句话:不看鬼壶,非尺迷之说,从本书文章内容可以看出鲁班尺手笔已达到炉火纯青之境界,此书一出各大论坛纷纷转载,此小说每天在『莲蓬鬼话』的点击率达数千万次,成为天涯『莲蓬鬼话』最受欢迎小说之一。鬼壶写完之后,鲁班尺宣布暂时封笔,去果敢了。→鲁班尺作品集……
鲁班尺60.13万字01-08 11:45}
古怪的微笑
古怪的微笑
与你联系不上,只得发邮件给你,盼你尽速联络我。我这里遇上了一相当棘手的事情,需要你的专业知识相助,我尽可能说得明白一点。你知道我的老家是在贵州吧,自半年前开始,每个月圆之夜我家的小村里都会死一个人,而且尸体的表情似笑非笑,极其恐怖。当地公安机关一筹莫展,至今毫无头绪。人们怀疑是灵异事件,鬼魂所为。我从台里带了一个摄制组赶回了老家,进行了走访和拍摄,想从科学给予解释,但终究还是一无所获。我们小村已经有六户人家死了人,整个小村总共只有七户,剩下的一户就是我家了,而且再有三天就是月圆之夜……→鲁班尺作品集……
鲁班尺11.73万字01-08 11:45}
老尸客栈(老尸系列)
老尸客栈(老尸系列)
公元676年,唐仪凤年间,高宗李治派司天监李淳风同袁天罡二人普天下寻找自己百年后的陵寝。李淳风先行出发,一年后,得见一风水奇佳之处,不觉哈哈大笑,遂埋下一枚铜钱,返回长安。袁天罡周游天下,觅龙查穴,竟无合意之所,悻悻折返,途经陕西乾县梁山,眼睛一亮,冷笑一声,自头上拔下发簪,插入土中,也径自回朝覆命。那发簪竟然丝毫不差的插在了铜钱之中……后世人均误认为这里就是乾陵,其实不然,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这里见到的是几间破青砖房,房檐下挂着的那块因日晒雨淋而发黑的木牌匾上,隐约看得见“客栈”二字。这是一所老尸客栈。→鲁班……
鲁班尺9.32万字01-08 11:45}
虫眼
虫眼
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白居易谪贬江州,秋夜送客偶遇琵琶女,抒发同病相怜的无限感伤。放眼浔阳江水秋月白,自忖空有一生报负郁郁不得志,长叹琵琶女、州司马同是天涯沦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夜,诗人写下了千古绝唱叙事长诗《琵琶行》。诗人离开江州不久,有人便在湓浦口送客之处建有一亭,以《琵琶行》诗名命之。历代到此凭吊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如欧阳修、苏辙、扬基、宋濂、查慎行、袁枚等,留下诗文无数。清乾隆十一年,大剧作家唐英重修《琵琶亭》,咸丰年间毁。此后百余年来,亭已不存,仅留断垣残壁及《古琵琶亭》四个大字。→鲁班尺作品集……
鲁班尺11.08万字01-08 11: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