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凹树文集 > 野菊烂漫

野菊烂漫

目录

  历已是历十一月份。走在浩阔的八百里泰川道上,苍茫无边的关中平原上,已是秋风近萧瑟,一派肃杀的晚秋景象了。路边的树木都已卸下盛夏色彩凝重的绿装,树枝上只剩下稀疏的黄叶在风中哗哗地摇摆,不时有金黄的叶片儿打着旋儿蝴蝶一般从空中悠然落下。路边的草丛大多萧瑟枯黄,衰败下去。田地里,一月前还金黄的丰收盛景然无存。高大茂密的玉米已成枯柴成堆地被庄稼人随意地贮放在田埂地头、路边、麦场上。放眼望去,田地里已铺了寸把长的绿的麦苗。叶片金黄的豆子早被人们收获。红灯笼一样挂枝头的柿子也被卸下来,火红的柿叶已被秋风刮得所剩无几。红圆光溜溜的苹果,滚圆肥硕猕猴桃都已离开技头,就连埋在土里面不的红芋、胡萝卜、花生也都出土面,碧绿的叶茎被人们连拔掉。大雁在灰沉沉的天空排成一字形向南疾飞而去,不时发出阵阵哀鸣。

  周末,天气晴好,闲着无事,我一个人骑自行车去离学校仅七八里远的吕家沟游玩消闲。说是游玩消闲,其实也就是去换个环境看书学习。老是呆在学校那狗大一块地方,呆在那块小小的文明监狱,我实在受不了。别人有钱,可以去旅游,去娱乐,去过温馨的家庭生活,我是单身贵族,没有办法过家庭生活,又没有多的钱,一个乡村教师,工资菲薄,还有那么多的事情,只好去就近的明山秀水散散心。沿着公路,只见两边田野里的麦子上都有一层浅浅的薄薄的白色的霜。不时见路边田埂上,河渠岸上荒草丛中有一丛两株金黄的野花,在劲厉的好秋风中摇曳。我知道那是野菊花,可在车来车往的公路上,在车声喧嚣的大路上,我是没有办法静下心来赏玩的。游山玩水玩的是心情。

  十几分钟的风驰电掣,便来到了吕家沟。这是我县境内一条由西北纵横绵延至东南的大沟壑。我坐车西至宝,东至西安,眼见这条沟东边一直延伸到邻近几个县去;西边似乎至县城西北,遂被隔断了。时宽时窄,窄处也有一公里左右,沟边或沟里散地隔一段都住有稀稀拉拉的人家。

  我去的吕家沟里,东西二公里左右不见人家,惟有沟最底部住有两户外地人,在沟底承包了不少地。吕家沟的人离最近的沟边也有几百米的路。沟东边凸嘴处有一巍巍古塔,约有二三十米高,在清朝兴建的。青砖灰石铸就的雄伟宝塔,历经二百多年的风雨剥蚀,依然雄起屹立,岿然不动。

  几十米高的沟边坡上,漫坡沟丛生的草木已没有了昔日的葱笼盛景了。白杨、槐树、核桃树、野果子树、柿子树、杂生的野草基本上都去一身厚重的绿装,只剩下廖落的几片黄叶挂在树捎。此外,就是四季常青的松柏,依然苍翠拔。

  令我振奋的是沟里面的草丛中,盛开着一丛一丛黄灿灿的野菊花,溢金彩,明动人,构成一副最美的秋菊图。放眼望去,沟里坡上、路上、坎上、崖畔上,高高低低,远远近近,这儿一丛,那儿一族,东边一片,西边一堆,仿佛熊熊燃烧的烈焰一样,金黄耀眼,灿烂夺目,山沟里仿佛铺了明的锦绣和云霞。也许是因为在深沟里面,见的人少的缘故,干扰也少,这些野菊花显得格外热烈,格外烂漫,格外无拘无束。我俯下身来,细细观看,只见野菊花主干壮,枝蔓密密丛生,纤细密实,枝干坚硬柔韧,不易折断,透出顽强的生命力。青褐色的皮下出水分的绿汁,显示着生机。每一枝干左右上下都缀了密密匝匝的指甲盖大小的喇叭形的金黄的小花,连成一片,整个花树金装黄裹,仿佛身披挂黄金甲的整装待发将要征战的战士,意气奋发、威不可挡。草丛中偶而也有一两株不知它名字的琐琐碎碎的野花,呈紫蓝色。相比之下,野菊花绽放得肆意大气,热烈烂漫,气势磅簿。秋风过处,枝叶颤,花海滚,煞是好看,真的仿费一匹匹美丽的绵绣在拂动,仿佛天上的鲜的云霞落在了山沟。一股股浓郁的花香在沟里飘,沁人心脾。

  这山沟的野菊花。而在这沟的背影处的草木的枝叶上,仿佛被水洗过一样,漉漉的。头顶上,天空蓝蓝的,又高又远,大团大团的白云,像雪山、像羊群,像棉堆,像洒了光的白银似的。明的花蕊上,翠绿的叶片上,都浸着一层薄薄的白,珍珠一样,亮晶晶的,漉漉的。一阵峭厉的秋风吹来,我浑身起一了阵寒意。

  人沉浸在这阒寂无人的空山深沟中,沉在茫茫林海、如云花海中,就感到思绪纷飞,野趣悠悠。这沟的野菊花啊,都是寂寞的,孤寂的,都是倔强奋争的,是顽强不屈的,是不甘命运摆布的,是勇于抗击命运之神的,它们是一群拼力争取美好明天的花仙子,是不安于现状、憧憬未来并为之努力奋斗的勇士。

  我不由想起了我们村中的第一个硕士。村人都叫她小名“瓜蛋”她长得矮小,圆滚滚的,因而家人叫他“瓜蛋”意思是变得像西瓜一样能滚来滚去。这称呼中,也暗示着亲昵、疼爱之意。和她一同参加高考的同村女孩经过陆陆续续的复读,都考上大学了,她却还没有。上一个世纪八十年初高考确实很难。她连续复读了五年,足不出户,不与人谈话交流,成天闭门苦读。面对人们的议论、讥笑、嘲讽,她夜不能寐。她已二十四岁了,成了本村中最大的未寻下婆家的女孩。她不寻找婆家,却还在苦读。如果回农村,她这么大年龄,相貌又不好,找对象很难。她万分焦虑。极端痛苦无奈中,她把自己的头发都拔完了。她想去再拼搏到底,她绝不甘心就此一辈子当一个农民。她的母亲也忍受着村人们的讥笑,背地里一人个常去南山北山,四处朝山许愿,说只要让我女儿考上大学,给菩萨做佛事一场。她的母亲从她上高中直到她考上大学,这八年中,朝了八年大山。她们母女的诚心终于感动天地,她最后如愿以偿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她又奋力考上研究生。那时研究生还是凤鳞角,很值钱的。研究生毕业后,一位高大帅气的军人与她喜结连理。她现在是事业有成,本人是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是单位骨干,夫和睦,家庭幸福,一个女儿很听话,学习很好。

  我们村还有一个人世代务农,一个儿子上学,和他同学的本村几个都先后考上了大专、中专。两个都毕业了,他却还在复读。那两个毕业了,为找工作都花许多钱。一个毕业找工作托亲朋好友,花了几万元,才在本市找到一家效益一般的国企。这个孩子的父亲在县上公路段上班,工资很高,他就对那个还没考上孩子的父亲说,你家强娃别考了,现在你没考上,考上才上呀,我给我儿子花几万找工作。现在找工作,要关系,还要花钱。你没人又没钱。考上也没用。这话被那个在复读的孩子听到了。他说,我就是将来找不到工作,到大学去看一下,屙两泡屎也甘心。结果这个孩子复读几年后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专业也好,轻易地找到一份好工作,并且在城市找到一个城市姑娘,很有钱的,生活很幸福,叫我们村人很羡慕的。

  我们村还有一个人,有四个儿子,那时不搞计划生育。儿子多,吃穿花费就多,因而光景常过得最差。一干活,四个儿子排成一行。衣服是大的穿了二的穿,往下传。人们都笑他,儿要的多,将来娶媳妇就把他就挣死了。他却不这么想,不以为然,乐呵呵地说,我练兵呢。后来,儿子们都大了。由于从小吃苦忍让,他们个个很努力,包工的,经商的,开车的,搞个体的,光景都过得很红火。他们的父亲早早地歇下了,成天喝茶抽烟闲转,优哉游哉。

  这些像土一样质朴自然的村人啊,这些黄土地的儿女啊,他们多像这土地上随处可见的倔强立的野菊花啊,面对生活的疾风恶雨,不畏缩不怯惧,难而上。在困难中,也要灿烂地绽放,把生命的能量发挥到极致,酣畅淋沥,肆意地拼一回,哭一回、笑一回,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向着幸福的巅峰冲去。

  这漫坡沟的野菊花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