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婚事
冬月至正月,是乡人闲时。相对于播秋收的季节,这时没有太多的农活需要惦记,人们大多利用这段时间走亲串户,男嫁女,乡村在这时就变得热气腾腾,浓浓的炊烟在一个个的村落升起,扩音机的音响在山谷间飘。
正月初十,表弟在老家举办婚礼。初九,席位已开,近的远的亲戚陆续都朝着大山深处的村落丫口集中。丫口算是当地山高林深的地方,崇山峻岭,灌林丛生,大战钢铁前原始森林山连着山,是“刀二匠”和大猫的纵横之地。
连绵不断的丘陵形成山谷,在这几十里长的山谷里,张姓人的祖先从明末清初经过千里迁徙居住于此,几百年来的人丁兴旺,居住于此的人口如果按血缘统计的话,都源自于同一血脉,同一祖先。丫口建在半山,是难得的一块平地,往上是郁郁葱葱的山顶,站于峰上能远视几十里外的滔滔长江。山下是两山错形成的山谷,也是这深山唯一水的宝地,稻田就层层分布在这里谷里。
往昔,乡人们要进城,则要走几十里山路到乡场,然后乘车,或者走几十里山路到临江的镇上乘船。这些路在少时,我都一一走过。
初十早起,一家人先到丫口前方十里的镇安给祖母及高祖烧香,也是一年一次来此对故去先人的看望。中国人的传统,一辈做给一辈看,一辈照着一辈做,算是对先人的腼怀,对后辈的期望。
乡村公路尚是土路,在这早的晴天里,沿途皆见用水泥砌成的便民小路,连着山上和山下,连着东西和南北,方便了乡民,更是方便了乡里的娃娃,至少在雨天的泥泞里上学路上少了黄泥的牵桂。新农村建设,路是基础。
车从去时的右边半山蜿蜒向山谷行去,往日的山谷稻田变成了一座座池塘,一些富裕的人将稻田承包过来建起鱼塘,相同土地的收益大于稻田。用了二十分钟爬上半山丫口,院坝里人们围着十多张桌子而坐,旁边砖石垒起的大灶正冒着腾腾的热气,院坝中间乡村乐队正在表扬小品,人们看着小品,听得哈哈大笑。
附近没外出打工的老表们都在,只是老人和孩子们比青年人更多,一些回家过年尚未外出的老表们都乘此机会到此聚聚,也算是一年中大家见了个面,一起吃了顿饭。如果不是表弟的婚礼,可能一年中大家相见一次都尚不容易。
表弟在重庆开了家公司,也在城里置房购车,三十好几的人了,成家立业正是当时,也算是在这新年快乐的气氛里完成了父母的一桩心事。我见表叔一家人脸上喜气洋洋,但在眉宇间也含有一丝忧郁。姑说,你去看看你表叔,可能时不长了。我见表叔卧在上,据说是患上了难治之症。亲戚们都在此乘他清醒时跟他说上几句话,慰慰长者的心。
丫口的房屋是四十年前在百年老屋的基础上重建,现已陈旧老化,祖母在这里度过了她的少年时代,也在我的心里留下过深刻的印像。老屋将伴着老的一代继续留守,年轻一代走出大山融入城市而慢慢幻化。
丫口已老,它的前途是封山还林,绿水青山;丫口已新,它的后代走出大山,溶入富强中国的城市化征途。
2008。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