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adhs0001文集 > 立春

立春

目录

  今天,清早我正在刷牙,妈妈就说;今天立。别出去了,一会包饺子,烙饼。我答应着走到阳台上,看着那慷慨四的阳光,心想,春天真的来了。妈妈她一边洗着菜,一边絮絮叨叨说;年前立过年暖,过年立二月寒。你看今年多暖和,腊月立水早,今年春天雨水多,好种地…我一边随和着妈妈的话,心里在想,一年就这样过来,万物又开始复苏了。

  不是妈妈对春天感,而是,无论在谁的眼里,都是个希望的字眼。民间风俗,一向甚重节分,从古时沿袭的习俗里,总是将立当作是一年的伊始之。立了,冬日的天空仿佛褪去了阴郁,把明媚的光将撒大地,在寒冷中依稀透出了一丝淡淡的暖意,让人似乎摸到了的面颊。阴冷的冬天要结束了,在早的寒风中,的律动与娇媚已在不远处招着手,人们的心,已跟着立的到来走进了春天。

  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雁先还。(辛弃疾《汉宫》)。真的来了,此时,不想起了这首诗。

  春天悄悄地来了,只是人们在忙碌的时光中没有察觉到。春天就是这样,并不是在那花草萌发的时刻萌发,而是在萧寒谢落中凝聚,在万物的复苏里绽发。所以,春天不仅仅是鸟语花香,不仅仅是阳光明媚,更多的是醒悟,是成长,是变幻。早,尽管有些寒冷,单调的,不易被察觉,来得不,却是最可贵的。因为早是孕育,是播洒,是希望,所有的美丽都是从这里起程的,春天是心情,在内心里发生。所以春天不仅是万物的梦醒,也是心灵的醒悟。如果没有心的觉醒,永远感觉不到春天来临。

  “立”又称“芒神节”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它标志着春天从这一天开始。过了立,万物开始复苏,大地生机萌动,草木开始萌芽,为接春天的到来,我国各地有许多“”的风俗习惯。据《礼记•月令篇》记载;周代,立春日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至东郊,并祭太皓、芒神,祈求农业丰收。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作为季的开始。立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温暖,鸟语花香;是生长,耕耘播种。时至立,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照、降雨,这是一年中的转折点,一年四季从此开始。农人也开始了耕种的准备,因为,农业是民生的主业,农业有很强的季节,春天是播种希望的时节。有“农谚更有“宁舍一锭金,不舍一年”强调了春天的重要。等待“春风吹又生”人们在立到来时,他们将用勤劳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立的到来,也就是由寒冬向署夏过渡的季节,立之季昼夜温差大,也是容易患感冒等疾病的季节。所以,此季节要注意保暖防病,安度早。在民间除了在立酒,吃饼,打牛。还有“咬”的习俗,就是吃个生萝卜消食防病。我们的先民们早就知道了萝卜有理气助消化的功能。而且萝卜它还可以祛痰、通气、止咳、解毒、补脾胃、御风寒。由此可见,吃萝卜表面看来仅是一种风俗,实际上它是古人早就积累了,在冬交接时健身、祛病的经验,知道萝卜是蔬菜中最有益者。

  民间风俗,一向甚重节分,总是将立当作是一年的伊始之。古老的立春日有很多的风俗。记得小时候,姥姥说要在打时间之前起。为的就是图吉利,一年都顺顺当当的,有个气神。所以,如果打的时间在半夜,姥姥都要把我们叫起来.一年之计在于嘛.每逢立,姥姥都会安传统习俗给我们是烙吃饼,把炕上的小方桌摆的各种菜,有姥姥自己做的熏,自己养的老母,蘑菇木耳。炸的豆腐干,白萝卜丝,白菜心,炒鸡蛋,大葱和腊八蒜瓣儿,姥姥自己做的豆瓣酱比现在买的甜面酱好吃多了。一家人坐在一起,把那掺着少量玉米面的饼,几张重叠在一起,摊开放平,然后就是拿你尽管挑你爱吃的菜往饼子上摊,然后把饼子卷筒状,吃的甭提多高兴了。除了饼,姥姥一定会包上两盖帘饺子,一定要是南瓜陷的,说是吃了能去疾防病。捞啊咯总是等到最后才吃,慈眉善目的看着我们狂吃胡,姥姥也会叨唠的几句话:“打六九头”打就是春天来了,又该备耕了,也不知道今年春天有雨吗…?

  是呀,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这也可能是人们为什么把春天作为一年开始的原因吧。经过一冬的蛰伏,当又重新见到生机的世界时,我们在欣赏大自然复苏吐绿的同时,自己也会欣、雀跃。立了,我的心是装了希望。春天是用心感觉的。我也许能在这万物复苏的世界里,感知品味一些人生的真谛。能感受到大自然替的美,能让灵魂享受和品味大自然给予的一切,如果说冬天是个总结的季节,春天就是个计划的季节,春天的绿色将袭上心头,又是一个春天的来临,心头的喜悦挂在了脸上。生活是美好的,生活是平静的,生活是快乐的,生活就是点点滴滴的淌,在来临时,清净内心的尘垢,把自己交给大自然,让自己不断地往前走,走向一个充新希望的季节,用好的心情,用美好的希望,走进春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