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安晓玲文集 > 五谈文言文国学振兴不了中国(上)

五谈文言文国学振兴不了中国(上)

目录

  在“长沙晚报”(2007。8。16。C2)登出一篇报道:“传统文化热了,‘国学班’火了”大势鼓吹“国学”的威力,大有可以振兴中华民族之势。

  一。是不是假新闻?请报社澄清

  在此报道的第三节《日本大企业成功运用东方智慧》中说:“曾经有人问松下企业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成功诀窍,他回答说:就是一手拿着算盘,一手拿着《论语》。如果二者选其一,他则取《论语》。”

  既然这位鼎鼎大名的日本企业家如此推崇《论语》,那么在他的语录中,必然经常引用《论语》中的话;在他平对人讲他的创业和企业成功经验时,一定会大讲孔子怎么怎么说。可是,并没有这种情况。祝亭写的《商战圣手——松下幸之助传奇》[3]、长达28万字的书中,并没有找到上面有关“算盘和论语”的话;而且,在“祝书”中所录的、松下幸之助的85条语录中,竟然没有“论语”这两个字!

  在日本战败,全国陷入低落的时期,松下幸之助发起PHP(透过繁荣来追求和平和幸福)运动;要他的职员探讨的十个PHP研究课题中,没有一个与中国的儒学有关,更未提《论语》二字。他创办PHP杂志,每三天要演讲一次,宣传的都不是《论语》。这些,哪里能够看出,他是一个不要“算盘”专取《论语》的崇拜和热心分子呢?

  在“祝书”第十七章中,倒提到松下幸之助取我国儒家的倡导。松下幸之助曾经到日本“天理教”参观。天理教是根据宋朝大儒朱熹所倡导的“存天理,灭人”主张建立的。看见教徒们被天理教的教义洗脑后,自动向教主奉献,无偿为修建教堂干活,忙忙碌碌,又脏又累,但却无怨无悔;深切感到比他在自己企业中采取的、提高员工积极的办法要强的多。他感叹道:“宗教的力量真伟大啊!”于是,他创立了带宗教色彩的精神训练法,经过几十年的充实,被今天的日本学者称之为“松下教”这也说明:资本家就是以金钱为核心的人物,成不了革命家!

  现在的问题是:松下幸之助并没有像上述报道那样、痴于“论语”说过“论语”是他创业和成功的保证;为什么在“长沙晚报”上会出现上述报道呢?令人不得不怀疑是属于虚假新闻,希望报社向读者澄清。因为松下幸之助在1989年就死了,现在有谁能够去采访他呢?

  二。《论语》中有“仁爱”吗?

  上述“报道”还说:“日本松下企业形成的就是一种儒家文化核心的提倡“仁爱”的企业文化”

  众所周知,在儒家文化中,提倡的是“仁”而不是“仁爱”;“仁”是儒家道德的最高原则,它“统率着忠、恕、孝、悌、宽、恭、信、、惠、智、勇、刚、毅等诸多道德规范。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1]。在《论语》中,“仁”字的确出现过109次,但没有“仁爱”二字。可以说成“仁政”但决不是“仁爱”“仁爱”怎么就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了呢?

  “仁爱”在基督教的神父嘴里,倒是口头禅,经常说;怎能张冠李戴,变成儒家的专利品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