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安晓玲文集 > 五谈文言文国学振兴不了中国(下)

五谈文言文国学振兴不了中国(下)

目录

  在“长沙晚报”(2007。8。16。C2)登出一篇报道:“传统文化热了,‘国学班’火了”大势鼓吹“国学”的威力,大有可以振兴中华民族之势。

  一。“国学”的威力

  报道中,极力吹嘘“国学”的神威,从下列四个方面,证明“国学”成为企业家灸手可热、趋之若鹜的学习课程,已经成为近代企业的管理和发展的动力。

  1)经营企业→企业精英热捧国学;

  2)管理之道→从国学领悟领导智慧;

  3)突破之需→日本大企业成功运用东方智慧;

  4)领导艺术→读原典有助思考人生。

  把国学吹的,比西方的MBA和EMBA好,国学能“帮助自己冷静思考企业今后的走向”;“非常值得学习。国学的学习收获与学怎样做营销和打品牌的实用课程不能比拟的”;“一个缺乏文化力的企业,可能是一台短暂的赚钱机器,却永远不会踏上企业长青之路”;“企业主的思想改变可以进而影响整个企业的文化和长远战略”;“国学管理是大智慧,是管理的最高境界”;“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开始(请注意“开始”二字)热衷于从中国国学经典中参悟经营管理之道”;在这种“影响下,他们(指中国企业家)自然希望从传统国学文化中寻”;“国学是继MBA和EMBA之后,企业家还能继续充电的学科”

  二。“国学”真能振兴中国企业吗?

  回答这个问题,历史是最好的证明。从公元前25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家”开始,中华大地一直是儒家思想统治。完全可以说,在上层领域,国学被儒家文人发挥得淋漓尽致。可是,两千余年的实践充分证实: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国学,没有振兴中国,而是使中华民族原本领先于世界的优势,转变成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西方列强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打得我们手无还击力;只好任由外国佬在各处横行,陷入半殖民地的悲惨下场!这、铁的事实表明:国学不像这篇报道鼓吹的那么好,完全是在做广告,为国学学习班吸引学员!

  儒家文人从来就瞧不起作坊主和商人,他们的学说,岂能用于企业?不过是一些儒家文人,打着掀起“国学热”来争夺他们已经失去的地位,和趁机捞取开办学习班的钱财。

  在报道中,所列举的内容,不一定是出自国学。例如:

  1.企业管理中的“务实,和平”;经营企业时,“脑中不宜存在过多的偏见”;“换位思维”;“心智和思维模式的修炼”;“预测和决策”;“思考人生,更为大度地处理事情”等等,从国学中所获得的这些宝贵髓,在其它书籍中不是都有,甚至谈得更具体和深入吗?无需把一句“国学”引深,再艰难地得出这些所谓的“国学的经营管理之道”

  2.报道中提出:“国学的髓就在于它强调的是变化和变化规律,它从动态的管理过程来指导解决企业面临的层出无穷的困惑”试问:这是国学的髓吗?儒家思想主张和强调的是“天道不变论”因此,儒家文人把我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成是:不是前进,而是后退,极力恢复“周礼”实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道统。怎么竟然变成“强调的是变化和变化规律”了呢?这是在宣扬国学,还是在随意篡改国学?

  3.上面笔者特别强调“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开始热衷于从中国国学经典中参悟经营管理之道”这篇报道具体是指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一手拿算盘,一手拿《论语》”一事。在本文的上篇[1]中,已经指出,这条新闻不实,属虚假新闻。因为在8月29笔者将该篇文章寄给了“长沙晚报”C2版编辑,至今没有答复,说明此条新闻来路不明。现在,就假定这个日本大企业家对《论语》情有独钟,那也是18年前的事情,因为他在1989年已经魂归天国[3],怎么能说成是现在“开始热衷于从中国国学经典中参悟经营管理之道”呢?

  三。“易经”真的那么神?

  在报道中末尾,又把“易经”鼓吹一番。提出三个原理:1)“自强-奉献”原理,由此得出:要不断增强自身和企业的生命力,负重奉献;群众顺从领导,个人顺从组织,职工要遵纪守法,顺从企业的规章制度;默默奉献等等。2)“沟通-融洽”原理,由此得出:在信息上沟通,感情上沟通,是企业上下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3)“损益原理”得出:优先照顾下层职工的利益,…多得实惠;上层领导少拿点报酬,老板少得点利润…使职工群众的向心力大大增加,自觉信服领导,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与上面的分析相同,这些经验和说教只能从“易经”中得出来吗?而且,从易经中,引出这些东西,不觉得太牵合附会了吗?

  周易包括:易经、易传和易学。“易经”成书于周文王以前,属于巫书、算命书,是古代的自然科学书籍。认为存在于万物之中,的对立统一运动决定着一切事物的发生、变化和发展。但是,在实际运用上,主要是占卜,预测未来。在近代自然科学未诞生以前,人类在大自然面前,茫然不知,无能为力,只能听任宰割。因此在四五前千前,我们的祖先能提出如何预测未来的凶吉,避难消灾,的确是领先于世界。后来,“易经”完全变成卜卦、解梦、掐算、看相和观察风水等带迷信和欺骗色彩的活动。进一步的分析请看下篇文章:《谈易经(1):易经是不少枭雄的精神支柱》。

  在易经中,根本没有涉及如何经营和管理企业。现在,大量近代管理职工和经营企业的经验和原则,竟然都来自“易经”;这难道不是东拉西扯、牵强附会吗?

  我们民族最大的通病就是喜欢夸老祖宗,以祖宗为荣,好像什么都起源于我们的祖先。这不是爱国,而是懒惰和低能。只有以子孙为荣,中国才有希望!何况我们祖先发明的东西,并没有被他的子孙很好的发展。上面提到的火药,几千年来,我们热衷于制造烟火,不搞武器研究;是外国人发扬和光大了我们祖先的成果,并用它来轰得我们不亦悲惨乎!如果我们的祖先还活着的话,他们会气得自动上吊!

  呜呼!这种精神胜利法和思维早该结束啦,希望不要再搞“近代阿Q精神”!多做点事实,让我们中华民族真正做出超越国际水平的成果来,才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

  相关资料(在互联网检索)

  [1]五谈文言文——“国学”振兴不了中国(上)

  [2]我国富强不是依靠文言文;

  [3]祝亭:商战圣手——松下幸之助,广州出版社,1995年

  [4]文坛的刀光剑影——评残雪

  [5]不为五斗米弯(www。yahoo。com;www。baidu。com;www。163。com)

  [6]也谈文人的尴尬(www。xyyz。cc);

  [7]人类不是劳动创造的(wwww。xyyz。cc);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