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安晓玲文集 > 网坛需要辩论不是辩护

网坛需要辩论不是辩护

目录

  自从笔者发表了对王蒙先生新著“不奴隶、毋宁死”的评论[1、2]后,赞成与反对的都有。下面对两篇批评文章[2、3]作如下的回复,供大家鉴别。

  一、王蒙新著的基本错误

  雪里烧先生在文章[1]中列举的、反对笔者观点的证据是:

  1)贾家的规矩是:“年高伺侯过父母的家人比年轻的主子还有体面”;这样的奴隶也就是贾府的高等奴隶。

  2)这样的奴隶…在物质生活上和身份地位上比一般人家的小姐还强,这样的奴隶当然要当下去,被撵出去就会失去这样的地位和生活待遇,还有生活作风不好的历史问题,这样对于一个女奴来说当然是天塌了一样。

  雪里烧先生还举出实例说明在贾府当奴隶地位比较高,是“高级奴隶”这些论点不是反驳、而是恰好证实了笔者的观点:王蒙先生“混绕了不同时代的人际关系”“处在封建社会末期的清朝的主子和奴仆之间的人际关系岂能与两千多年前奴隶社会的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人际关系相提并论?”

  既然贾府的奴仆“在物质生活上和身份地位上比一般人家的小姐还强”是“高级奴隶”当然就不能与奴隶社会的奴隶同而语。

  “奴隶”这个概念有明确的定义,“辞海”说:“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力,被奴隶主当作‘会说话的工具’和私有财产,任意买卖、屠杀…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这些,王蒙先生不会不知道吧?那么王先生在书中却非要耸人听闻,把贾府的奴仆说成是两千五百年前的奴隶,是不是故意混绕视听?难道不是别有用心,哗众取宠,愚惑民众,以谋求得到更多的名利吗?为了名利双收,不顾事实,把几千年前后的事情搅合在一起,随心所的艺术升华,歪曲事实真相,胡说八道一气,能怪大家起来反对吗?指出他的毛病,澄清事实,又有什么错?

  何况金钏和晴雯的死因根本就不是当不上贾府奴隶造成的呢(请看拙文[2、4])。雪里烧先生分析金钏死因是:第一点,“这样的奴隶…在物质生活上和身份地位上比一般人家的小姐还强,这样的奴隶当然要当下去,被撵出去就会失去这样的地位和生活待遇”等论点,站不住脚。失去优厚待遇的工作,谁都会心疼;从而认为他就会跳井自尽,是不是太牵合附会了?谁能那么蠢哩?!动辄就以死明志,这是文学语言,在现实生活极少出现。地位高和生活好的地方和岗位多的是,试问有几条命去死?谁也不会把自己的命看得如此之低。何况由贾府放出和开除的奴仆不少,前者如赖大家、袭人、许多小戏子;后者如司棋、周嫂子、贾芸等,他们并没有傻到都自杀呀?足见,金钏和晴雯的自戕,完全是另有原因,不是当不上奴隶引起的。这种肆意掩盖事实真相,指鹿为马的思维方法和做法,实在令人不寒而栗!难道王先生为了名利,真的只在自己的著作中,胡编瞎写;不会在他的工作中,为了升官而主观武断地搞吗?

  二、我国文学与诺贝尔奖无缘主要不是西方人的错

  遗帕红云先生在文章[4]中说:“中国文学无缘诺贝尔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东西方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而不巧的是决定诺贝尔奖得主的又都是西方人。他们何尝真正的了解中国文学的博大深了。”这种观点缺乏准确,因为印度和日本等国也是属于东方人,但是印度人泰戈尔、日本人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这不“不攻自破”了吗?在分析我国文学得不到诺贝尔奖时,不少人都认为是外国人的错,而忽视主要从自身寻找毛病。只要不带有眼镜,文学是没有国界的。我国的人口是日本十余倍,他们却有两个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绝对不能认为是中国人民的思想、精神、行为和生活缺乏“深度、广度和厚度”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我国文人在提炼和描写上出现问题,未能真实地反映出国人生活所造成;热衷于搞离实际的艺术升华,创作“虚假文学”在各自象牙塔的虚拟世界中陶醉。不改变这种背离国人真实生活的文学虚构,是很难与世界文学接轨的。

  遗帕红云先生认为本人发表对我国文学与诺贝尔奖无缘的分析是自吹自己是“真文学真文艺,只有您才是真正统”等,实在过奖了。作品不是自吹出来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要鼓吹,得雇一些吹鼓手在报纸杂志上鼓噪才能奏效;在近代,还要请一帮子人在互联网上搞点击、投票和摇旗呐喊!当今国人的不少作品不是依靠名人、权威出来抬轿子才红极一时吗?这是成功的诀窍!名人之所以在我国享有特殊的地位,就在于此。得罪了他们,提职称、评奖、申请科研费、取得推荐书和良好评语、出版作品等等,难度将猛增!

  三、辩论与辩护

  在学术界,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辩论”对事不对人;“辩护”则相反,对人不对事。自问在写文章时,从来不管对象是贩夫走卒、还是达官贵人,只要有毛病和错误,就发文章议论一通。对与不对,读者心知肚明,笔者自己也很清楚。

  对学术问题,最忌讳的是“辩护”这也是我国学术问题争论不休的原因之一。属于自己的派别、或者偶像,不管对错,都要维护,没完没了的笔墨官司打下去,无休无止。雪里烧先生在文章[3]中说:“这里的‘不奴隶,毋宁死’,应理解为高等奴隶”等等就是“辩护”

  恕我直言,我不知道先生就是王蒙呢,还是他的代言人?如果两者都不是的话,说“这里的‘不奴隶,毋宁死’,应理解为高等奴隶”就是太袒护了!王先生的书名明明白白写的是“不奴隶,毋宁死”前后没有注解;您凭借什么说:他的“奴隶”是指“高级奴隶”?恐怕连王先生也不会买您的账,尽管您是为他辩护,但他会认为您篡改了他的意图!

  站在公正的立场,按照书名“不奴隶,毋宁死”就只能得出两点:1)心甘情愿当奴隶;2)当不成奴隶就宁愿死。他在书中认为:在贾府当差的下人都是奴隶,地位与两千五百年以前的“奴隶”一样;金钏、晴雯等的死因是当不上奴隶所造成。辩论应该围绕以上两点展开,而不能额外生枝,人为的加上许多解释。

  至于文章[4]中最后提出:“感觉您有些太愤了,不是批驳观点,而成了批驳名人了。”笔者认为:这一点读者们自会作出评判。在这里只强调一点:“崇拜偶像,不崇拜真理”是盲从和愚昧的表现。凡是名人和权威,维持自己威信的唯一途经是:对科学和学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尽量不要出错;别人有权发表不同的看法,指出其错误。不能因为是名人和权威而享受特权,不能批评!不许或者不敢批评名人、权威和偶像的错误,那才是我国学术界的悲哀和末路!

  最后,笔者希望,我国的文坛和网坛,像江湖那样,出现一大批“行侠仗义”的志士,形成一股强大的维护正义,批评、打击和炮火恶势力的正气。敢于挑战名人和权威者,只要不是人身攻击,他就有发言的权利,切不可袒护和包庇某个人;可以发表辩论的见解,但不能嘲、阻止和攻击人家的发言。不应该在21世纪了,还推行“人的等级制”搞“刑不罚大夫”何时能够在我国的文坛和网坛建立起这种自由、畅所言的辩论空气,才能使国人的学术研究走向不断进步、推陈出新、欣欣向荣的境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