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安晓玲文集 > 再谈人类不是劳动创造的

再谈人类不是劳动创造的

目录

  下面从两个方面,可以进一步阐明“劳动”创造不了人类:

  一.会劳动的动物

  除了上篇文章曾经提到的蜜蜂外,许多动物都会劳动。例如:狮、虎、豹等食动物都会狩猎,而且几只和十几只野狗知道集体围攻大型猎物,把他咬死。蜘蛛采取编织蜘蛛网捕捉昆虫。所有飞鸟都知道含草做窝。为了防水,海獭会筑堤。猩猩知道采用树叶制造遮雨帽;雨天,他们可以把自己的窝,建造成不漏雨的屋顶;成年的猩猩会教幼小猩猩使用工具寻觅食物;知道扔石头攻击天敌。叶猴的五指与人类相同,可完成许多同人相似的动作,很快学会使用不少工具;但大脑很不发达。许多动物掏的技术很高,兔子会将自己的设立几个出口,以便逃跑等等。

  二.遗传学否定了“劳动创造人类”

  遗传学中有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1.器官的出现取决于基因:

  任何生物在胚胎时期的发育,以及幼仔和成年生物的器官生长和细胞的更新换代,都是依靠基因来提供模板。各种器官的成长和再现,都是由该器官的基因决定的。外界环境对器官的作用,必须通过改变基因来实现对物种的影响;不改变基因,就不可能引起器官的外形、肌和骨骼产生可重现的变化。即不改变基因所出现的器官外形变化,不具备重现。劳动无法改变基因的结构,顶多只能提高基因的活,而且这种提高也是有限的。例如,高强度的器械运动,由于刺和增大了素(如生长素等)的分泌,而引起人体增高、变结实、肌比不锻炼的人多(这种变化不会遗传给第二代);但是,要像职业健美运动员那样肌块迭迭,则需要服用与酮类似的类固醇等素。能够有效改变基因结构的只有:线、化学物质等,劳动无法引起基因结构发生变化;因此,由于劳动或者机械损伤所导致的器官外形的改变没有遗传

  2.只有生殖细胞的基因才具有遗传

  不是任何器官的基因活变大和结构出现变异都具有遗传,唯有生殖细胞中,染体上基因的改变方能产生遗传的效果。对男子,只有母细胞中的基因发生改变,才具备遗传。而且这种遗传唯有在子和卵子结合,形成胚胎时,才能发挥出来。因此,改变物种,必须在胚胎的形成和发育时期,改变基因,才可能使基因的改变具有遗传;因为胚胎期都是全功能细胞(各细胞的染体上、可运作的所有基因全部打开了。这时,如果改变基因,可使所有细胞,含生殖细胞,都产生基因改变)。一旦胎儿发育完全,长出驱体、四肢和内脏后,绝大部分细胞,变成了专功能细胞(例如,手臂内的细胞只能合成手臂生长和其中各种细胞更新换代、所需要的蛋白质和分泌。所有细胞的染体上的其它基因都封闭了,因而不能合成心脏等需要的蛋白质)。这时,改变基因所造成的遗传将越来越小。当婴儿出生后,除生殖细胞外,各器官的基因改变,已经不具有遗传。这就是为什么由于事故导致四肢残废的人,他生出的后代绝对是四肢完好无损的原因。这是因为工伤事故不能改变四肢的基因,即使改变了四肢的基因,也不具备遗传;因为它没有改变生殖细胞中的基因,从而不会具有遗传的效果。

  我国在二十世纪以前,女子以小脚为美。为了达到最高标准——三寸金莲,绝大部分女子从小就裹脚。采用很长的裹脚布把脚掌紧紧地捆绑起来,使脚掌的趾骨、蹠骨和跗骨活生生地弯曲(可见每个民族中的一些习俗和传统是何等的荒唐和无聊!)变成“粽子脚”疼痛难忍。但是,几千年的女子裹脚,并未导致我国新生出来的女婴是粽子脚,她们照样是普通的脚。其原因就是:人为的裹脚只能改变脚掌、甚至脚骨的外形,而不能改变它们的基因;更没有改变生殖细胞的基因,所以它不具备遗传。这一历时几千年的残酷试验无可辩驳地证明:只改变器官或者机体的外形,不改变生殖细胞的基因,是不能遗传的。同样,任何劳动,尽管可以改变某些器官的外形,以及因为遭受辐或者药物的作用,使机体的基因出现变化,但如果没有改变生殖细胞的基因,照样统统都没有遗传的效果,故此对物种不会造成任何作用。

  所以,爱因斯坦的儿子,如果不从小勤奋学习和进行刻苦的智能训练,成不了第二个爱因斯坦。职业健美运动员尽管注了许多类固醇,但是这种化学剂不改变遗传信息(DNA)的结构,主要是增多核糖核酸(RNA)的数量,使复制肌基因CSKI的模板大量增加,因而他们的儿子倘若不进行强化训练和继续注类固醇,照样长不出令人眼谗的肌来。

  今年3月22江西宜昌市一农妇生出一个“外星人”小孩:六稜形的头、金鱼眼外突、太阳处各长一个角、具有约2厘米长的尾巴。这是因为相应的基因出现突变所引起,充分表明:唯有改变基因,才能出现外形全面突变的婴儿。劳动是无能为力的。即使这样,也不一定就有遗传。如果因药物引起基因突变是发生在胚儿形成的后期,它只会生出局部器官畸形的婴儿,但不会遗传给下一代;如果药物导致的基因改变发生在胚胎形成期,这时才能使这个“外星人”的特征具有遗传,将来可生出异形的小孩。

  既然劳动不具备遗传的作用,它又岂能引起物种的改变,使黑猩猩变成人类呢?

  以上再次证实:尽管许多动物会劳动,但在漫长的岁月中,直到今天,他们仍然未能演化成高智商动物或者人猿,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物种的改变不是劳动造成的。高智能人类的形成完全是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由“生食”变成“食”的结果。详情请看文章:生物是“演化”而不是“进化”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