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安晓玲文集 > 《红楼梦》的重要新发现(8)《列藏本》

《红楼梦》的重要新发现(8)《列藏本》

目录

  一、各版本对秦钟死况的描写

  《庚辰本》回末的描写是:

  正闹着,那秦钟魂魄忽听见"宝玉来了"四字,便忙又央求道:"列位神差,略发慈悲,让我回去,和这一个好朋友说一句话就来的。"众鬼道:"又是什么好朋友?"秦钟道:"不瞒列位,就是荣国公的孙子,小名宝玉。"都判官听了,先就唬慌起来,忙喝骂鬼使道:"我说你们放了他回去走走罢,你们断不依我的话,如今只等他请出个运旺时盛的人来才罢。"众鬼见都判如此,也都忙了手脚,一面又报怨道:"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电雹(的),原来见不得‘宝玉‘二字。依我们愚见,他是,我们是,怕他们也无益于我们。"都判道:"放!俗语说的好,‘天下官管天下事‘,自古人鬼之道却是一般,并无二理。别管他也罢,也罢,还是把他放回没有错了的。"众鬼听说,只得将秦魂放回,哼了一声,微开双目,见宝玉在侧,乃勉强叹道:"(你)怎么不肯早来?再迟一步也不能见了。"宝玉忙携手垂泪道:"有什么话留下两句。"秦钟道:"并无别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说毕,便长叹一声,萧然长逝了。

  **:《甲戌本》、《己卯本》、《戚藏本》和《蒙府本》的文字与上相同。具有第16回的还有下列版本。

  《甲辰本》:

  正闹着,那秦钟魂魄忽听见"宝玉来了"四字,便忙又央求道:"列位神差,略慈悲,让我回去,和一个好朋友说一句话就来【了】。"众鬼道:"又是什么好朋友?"秦钟道:"不瞒列位,就是荣国公孙子,小名宝玉【的】。"都判官听了,先就【】慌起来,忙喝骂鬼使道:"我说你们放了他回去走走罢,你们断不依我的话,如今等【的】请出个运旺时盛的人来才罢。"众鬼见都判如此,也都忙了手脚,一面又报怨道:"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火炮】,原来见不得‘宝玉‘二字。依我们愚见,他是,我们是,怕他们也无益于我们。【毕竟秦钟死活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程乙本》:

  正闹着,那秦钟魂魄忽听见"宝玉来了"四字,便忙又央求道:"列位神差,略慈悲【慈悲)、】,让我回去,和一个好朋友说一句话就来了。"众鬼道:"又是什么好朋友?"秦钟道:"不瞒列位,就是荣国【的】公孙子,小名宝玉【的】。"【那】都判官听了,先就【唬的】慌【张】起来,忙喝骂【那些小】鬼道:"我说你们放了他回去走走罢,你们不依我的话,如今【闹】的请出个运旺时盛的人来【了怎么好?】。"众鬼见都判如此,也都忙了手脚,一面又【抱】怨道:"你老人家先是那【么】雷霆火炮,原来见不得‘宝玉‘二字。依我们【想来】,他是【间】,我们是【间】,怕他们【亦】无益。【那都判越发急,吆喝起来。毕竟秦钟死活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程甲本》:

  正闹着,那秦钟魂魄忽听见"宝玉来了"四字,便忙又央求道:"列位神差,略慈悲,让我回去,和一个好朋友说一句话就来了。"众鬼道:"又是什么好朋友?"秦钟道:"不瞒列位,就是荣国公孙子,小名宝玉的。"都判官听了,先就唬慌起来,忙喝骂鬼【使】道:"我说你们放了他回去走走罢,你们不依我的话,如今闹的请出个运旺时盛的人来了【才罢】?。"众鬼见都判如此,也【皆】忙了手脚,一面又抱怨道:"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火炮,原来见不得‘宝玉‘二字。依我们【愚见】,他是,我们是,怕他们【也】无益【于我们。毕竟秦钟死活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杨藏本》:

  正闹,那秦钟魂魄听见"宝玉来了"四字,便忙又央求道:"列位神差,略发慈悲,让我回去,【合】这一个好朋友说一句话就来的。"众鬼道:"又是什么好朋友?"秦钟道:"不瞒列位,就是荣国公的孙子,小名宝玉【儿】。"都判官听了,先就唬【的忙】起来,忙喝骂鬼使道:"我说你们放了他回去走走罢,你们断不依我的话,如今只等他请出个运旺时盛的人来才罢。"众鬼见都判如此,也都忙了手脚,一面又怨道:"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电雹,原来见不得‘宝玉‘二字。依我们愚见,他是,我们是,怕他也无益。【不如拿了秦钟一走了事。都判闻听,连喝:“不可!”于是将秦钟的魂魄放回。苏醒过来,睁眼看见宝玉在旁,无奈痰堵喉咙,不能出语,只翻眼睛,将宝玉看了一看,头摇一摇,喉咙内哼了一声,阖然而逝】。且听下回分解。

  《列藏本》:

  正闹着,那秦钟魂魄忽听见"宝玉来了"四字,便忙又央求道:"列位神差,略发慈悲,让我回去,【合】这一个好朋友说一句话就来的。"众鬼道:"又是什么好朋友?"秦钟道:"不瞒列位【说】,就是荣国公的孙子,小名宝玉【的】。"都判官听了,先就唬慌【了】起来,忙喝骂鬼使道:"我说你们放了他回去走走你们断不依我的话,如今只等他请出个运旺时盛的人来才罢。"众鬼见都判如此,也都忙了手脚,一面又报怨道:"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电雹,原来见不得‘宝玉‘二字。依我们【的】见【识】,他是,我们是,怕他也无益【[注]:[此章无非笑趋势之人],人岂能将势府么?然判官虽肯,众鬼使不依,这也无法。秦钟不能醒转了。再讲连叫数声不应,又等了一会,此时天色将及晚了,李贵、茗烟再三催促回家,宝玉无奈,只得出来上车回去。】不知后面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舒序本》:

  正闹着,那秦钟魂魄忽听见"宝玉来了"四字,便忙又央求道:"列位神差,略发慈悲,让我回去,和这一个好朋友说一句话就来的。"众鬼道:"又是什么好朋友?"秦钟道:"不瞒列位,就是荣国公的孙子,小名宝玉。"都判官听了,先就唬慌起来,忙喝骂鬼使道:"我说你们放了他回去走走罢,你们断不依我的话,如今只等他请出个运旺时盛的人来才罢。"众鬼见都判如此,也都忙了手脚,一面又报怨道:"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电雹【的】,原来见不得‘宝玉‘二字。依我们愚见,他是,我们是,怕他也无益【此章无非笑趋势之人。间岂能将势利府么?然判官虽肯,众鬼使不依,这也无法。秦钟不能醒转了。再讲连叫数声不应,【【定眼细看。只见他如秋,气若游丝,眼往上翻。有所言,已是口内说不出来了。只听得喉内痰响,若上若下。忽把嘴张了一张,便身归那世了。宝玉见此光景,又是害怕,又是伤感,不觉放声大哭了一场。看着装裹完毕,又到前哭一场。】】又等了一会,此时天色将晚了,李贵、茗烟再三催促回家,宝玉无奈,只得出来上车回去】。不知后面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具有第16回的11个版本中,除了《甲戌本》、《己卯本》、《戚藏本》和《蒙府本》对秦钟的死况描写与《丙子本》完全相同外,其余版本都不同。其中《甲辰本》似乎有缺失,文字未完。但这些版本的描写内容均存在差异,上面采用双方括号【】标出。特别值得注意到是:《列藏本》和《舒序本》两者的描写手法相同,只是《列藏本》比《舒序本》少了一段文字:【【定眼细看。只见他如秋,气若游丝,眼往上翻。有所言,已是口内说不出来了。只听得喉内痰响,若上若下。忽把嘴张了一张,便身归那世了。宝玉见此光景,又是害怕,又是伤感,不觉放声大哭了一场。看着装裹完毕,又到前哭一场。】】其余完全一样,这说明两者都抄自同一个版本,只是《列藏本》为了制造差异,少抄了一段文字。考虑到《舒序本》对秦钟的死况描写最细腻,而且其内容又在《列藏本》中得到了印证,充分表明:这段文字是曹家所写;同时,它还是所有版本中的最高水平。可惜在现存的古本(除《列藏本》)中都没有它所描述的文字,因此笔者认为两者在伪造时,都是抄自《120回红楼梦定本》。

  二、《列藏本》和《舒序本》的第16回完全相同

  当全面核对《列藏本》和《舒序本》的第16回时,令人称奇的是:;两者除了个别文字的差异外,竟然差不多一样。下面列出《列藏本》第16回回前的文字。因《舒序本》与它们基本相同,不再抄出。方括号【】代表它们同《蒙府本》的差别。

  话说宝玉见收拾了外书房,约定与秦钟读夜书。偏那秦钟的秉赋最弱,因在郊外受了些风霜,又与智能儿偷期绻缱,未免失于调养,回来时便咳嗽伤风,懒进饮食,大有不胜之态,遂不敢出门,只在家中养息。宝玉便扫了兴,只得付于无可奈何,且自侯静【养待】大愈时再约。

  那凤姐已是得了云光的回信,俱已妥协。老尼达知张家,果然那守备忍气声的受了前聘之物。谁知那张家父母如此爱势贪财,却养了一个知义多情的女儿,闻得父母退了前夫,他便将一条麻绳悄悄的自缢了。那守备之子闻得金哥自缢,他也是个极多情的,遂也投河而死,不负义。张李两家没趣,真是人财两空。这里凤姐坐享了三千两,王夫人等连一点消息也不知道。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也不消多记。

  一正是贾政的生辰,宁荣二处人丁都齐集庆贺,热闹非常。忽有门吏忙忙进来,至席前报说:"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唬得贾赦贾政等一干人不知是何消息,忙止了戏文,撤【去】酒席,摆了香案,启中门跪接。早见六宫都太监夏守忠乘马而至,前后左右又有许多内监跟从。那夏守忠也不曾负诏捧敕,至檐前下马,面笑容,走至厅上,面南而立,口内说:"特旨: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说毕,也不及吃茶,便乘马去了。贾赦等不知是何兆头。只得急忙更衣入朝。

  贾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的使人飞马来【回】报信。有【约计】两个时辰工夫,忽见赖大等三四个管家吁吁跑进仪门报喜,又说"奉老爷【之】命,速请老太太带领太太等进朝谢恩"等语。那时贾母正心神不定,在大堂廊下【伫】立,邢夫人、王夫人、尤氏、李纨、凤姐、姊妹以及薛姨妈等皆在一处,听如此说,贾母便【命人】唤进赖大来细问端的。赖大禀道:"小的们只在临敬门外伺候,里头的信息一概不知。后还是夏太监出来【说道】: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来老爷出来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贾母等听了方心神安定,不免又都洋洋喜气盈腮。于是都按品级大妆起来。贾母带领邢夫人、王夫人、尤氏,一共四乘大轿入朝。贾赦、贾珍亦换了朝服,带领贾蓉、贾蔷奉侍贾母大轿前往。于是宁荣两处上下【内】外,莫不欣然踊跃,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

  谁知近馒头庵的智能【游】进城,找至秦钟家下看视秦钟,不意被秦业知觉,将智能逐出,将秦钟打了一顿,自己气的老病发作,三五光景鸣呼死了。秦钟本自【虚】弱,又带病未愈,受了笞杖,今见老父气死,此时悔痛无及,更又添了许多【的】症候。因此宝玉心中怅然如有所失,【如何是好】。虽闻得元晋封之事,亦未解【的】愁闷。贾母如何谢恩,如何回家,亲朋如何来庆贺,宁荣两处近如何热闹,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个皆视有如无,毫不曾介意。因此众人嘲他越发呆了。

  且喜贾琏与黛玉回来,先遣人来报信,明就可到家,宝玉听了,方略有些喜意。细问原由,方知贾雨村亦进京陛见,皆由王子腾累上保本,此来【侯补】京缺,与贾琏是同宗弟兄,又与黛玉有师(徒)之谊,故同路作伴而来。林如海已葬入祖坟了,诸事停妥,贾琏【才】进京的。本该出月到家,因闻元喜信,遂昼夜兼程而【进】,一路俱各平安。宝玉只闻得黛玉"平安"二字,余者也就不在意了

  为了说明问题,将《蒙府本》的这部分描写抄出,以资对比。

  《蒙府本》:

  话说宝玉见收拾了外书房,约定与秦钟读夜书。偏那秦钟的秉赋最弱,因在郊外受了些风霜,又与智能儿偷期绻缱,未免失于调养,回来时便咳嗽伤风,懒进饮食,大有不胜之态,遂不敢出门,只在家中养息。宝玉便扫了兴,只得付于无可奈何,且自静候大愈时再约。

  那凤姐已是得了云光的回信,俱已妥协。老尼达知张家,果然那守备忍气声的受了前聘之物。谁知那张家父母如此爱势贪财,却养了一个知义多情的女儿,闻得父母退了前夫,他便将一条麻绳悄悄的自缢了。那守备之子闻得金哥自缢,他也是个极多情的,遂也投河而死,不负义。张李两家没趣,真是人财两空。这里凤姐却坐享了三千两,王夫人等连一点消息也不知道。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也不消多记。

  一正是贾政的生辰,宁荣二处人丁都齐集庆贺,热闹非常。忽有门吏忙忙进来,至席前报说:"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唬得贾赦贾政等一干人不知是何消息,忙止了戏文,撤【开】酒席,摆了香案,启中门跪接。早见六宫都太监夏守忠乘马而至,前后左右又有许多内监跟从。那夏守忠也不曾负诏捧敕,至檐前下马,面笑容,走至厅上,面南而立,口内说:"特旨: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说毕,也不及吃茶,便乘马去了。贾赦等不知是何兆头。只得急忙更衣入朝。

  贾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的使人飞马来【往】报信。有两个时辰工夫,忽见赖大等三四个管家吁吁跑进仪门报喜,又说"奉老爷命,速请老太太带领太太等进朝谢恩"等语。那时贾母正心神不定,在大堂廊下【侍】立,邢夫人、王夫人、尤氏、李纨、凤姐、姊妹以及薛姨妈等皆在一处,听【信见】如此说,贾母便唤进赖大来细问端的。赖大禀道:"小的们只在临敬门外伺候,里头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后来还是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来老爷出来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贾母等听了方心神安定,不免又都洋洋喜气盈腮。于是都按品级大妆起来【了】。贾母带领邢夫人、王夫人、尤氏,一共四乘大轿入朝。贾赦、贾珍亦换了朝服,带领贾蓉、贾蔷奉侍贾母大轿前往。于是宁荣两处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踊跃,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

  谁知近水月庵的智能【私逃】进城,找至秦钟家下看视秦钟,不意被秦业知觉,将智能逐出,将秦钟打了一顿,自己气的老病发作,三五光景鸣呼死了。秦钟本自【怯】弱,又带病未愈,受了笞杖,今见老父气死【了】,此时悔痛无及,更又添了许多症候。因此宝玉心中怅然如有所失。虽闻得元晋封之事,亦未解【得】愁闷。贾母等如何谢恩,如何回家,亲朋如何来庆贺,宁荣两处近如何热闹,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个皆视有如无,毫不曾介意。因此众人嘲他越发呆了。

  且喜贾琏与黛玉回来,先遣人来报信,明就可到家,宝玉听了,方略有些喜意。细问原由,方知贾雨村亦进京陛见,皆由王子腾累上保本,此来【补侯】京缺,与贾琏是同宗弟兄,又与黛玉有师【从】之谊,故同路作伴而来。林如海已葬入祖坟了,诸事停妥,贾琏【方】进京的。本该出月到家,因闻元喜信,遂昼夜兼程而(来),一路俱各平安。宝玉只闻得黛玉"平安"二字,余者也就不在意了

  **:它与《列藏本》和《舒序本》存在明显差别,如:《列藏本》和《舒序本》是馒头庵,而《蒙府本》为“水月庵”此外,《列藏本》和《舒序本》比《蒙府本》多:【养待】,【约计】,【命人】,【说道】【如何是好】等;其余的差异见上面的方括号【】。

  这就是说:《列藏本》和《舒序本》不是仅仅将回末“秦钟死况”的描写全文抄下来,而且两者照抄了《120回红楼梦定本》的第16回整个回目。

  这一结果铁证了《120回红楼梦定本》的确存在过。它的“后40回”被《蒙府本》照抄下来,而“前80回”的回目也被其它版本抄写了一些章回。经过查实:除了《舒序本》和《列藏本》照抄了第16回外,《列藏本》还照抄了《120回红楼梦定本》的第24和25回。在《杨藏本》中也有《120回定本》的回目稿页,如第三回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