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安晓玲文集 > 大雁有爱情吗

大雁有爱情吗

目录

  安晓玲

  (本文可以自由转载)

  笔者在互联网上发表了“《长生殿》是朵毒花”和“《毒花长恨歌》”两篇文章后,有网友提出:“连禽雁都有真爱存在,难道万物之灵的人类之间,就没有了吗?”

  首先要明确,鄙人没有说“万物之灵的人类之间”没有爱!在“《长生殿》是朵毒花”一文中写道:“男女之间没有现在广泛流行的“爱情”只有“赤的爱”以实现精神生理需要[3]。青年女子追求精神,男子绝大部分都追求

  本文专门分析动物有没有“爱情”?

  一、动物的集体行动是属于“基因行为”

  在几亿年的漫长生物演化过程中,各种生物的演化成果都以基因的形式保存在细胞核的染体中。凡是生物的集体行为,都是由基因决定的,往往与思想和道德无关。大脑高度进化的人类,常常会出现一些学究,自以为是,非把生物的“基因行为”纳入自己的思想范畴,进行褒贬,变成自欺欺人的说,害苦了芸芸众生!

  例如,鱼类在繁殖期,有些要回游。九至十二岁的欧洲鳗鱼在繁殖季节会从欧洲江河横渡大西洋,达到马尾藻海产卵和,然后成年鱼都死去。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幼鱼一出世便顺而下,游向大海;三至四年后,在太平洋中长大成四五斤的大鱼;在‘头鱼’的带领下,跋涉五六千公里,回游到黑龙江等河的上游,找到自己的出生地,产卵和。人类年老后,都想返回自己的出生地,称“落叶归”只是人类这种基因已经退化,不太强烈;而有些鱼类,这种“返乡基因”则异常发达。它们历尽千辛万苦,回到出生地后,雌鱼产卵,雄鱼将在上面。因为一路是淡水食物,它们不吃任何东西,不眠不休,逆水而上;等达到终点时,一个个已是骨瘦如柴,筋疲力尽。一旦排卵和,便呕心沥血而死。这种事,若发生在人类,作家和政治家们必然会大做文章,说它们的思想如何伟大、精神如何神圣、情如何高尚,大势进行讴歌、吹捧和弘扬,鼓励大家学习和效仿。但实际上,它们并不是思想、精神和情等近代人类搞出来的东西所引起的,而是基因促使它们这么做。除了洗脑或者强制推行外,在人间永远不会自发的发生或者不会长久;一旦有了选择的自由,这些没有强烈“返乡基因”支撑的行动会迅速消失。

  生物界的基因作用是决定每个物种集体行为的最主要因素。可笑自以为是最高等的动物,万物之灵的人类,却愚蠢到用他们之中某些人提出的学说和理论去硬栽在动物头上,将符合自己观点和道德标准的行为定为高尚和上,而不符合的行为视为无和下。非要弘扬和讴歌动物中的“单偶配”行为,如大雁等鸟类的“恋偶”现象,而将自己的“多偶配”基因行为则骂得一塌糊涂;硬要人为地将人类的多偶配基因改换成单偶配,从而产生无穷无尽的烦恼、痛苦、和悲剧。你们想想,这是不是画地自困,无聊透顶吗?是不是愚蠢到家?”

  通过观察,以前曾经确定:鸟类是单偶配。文章[1]写道:

  “动物学家拉克对鸟类的婚配做过一个统计,在全球现存的9000多种鸟类中,有91。6%为单偶制,6%为混配制,一雄多雌或一雌多雄的种类仅占2%和0。4%。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鸟类生物学家检测鸟儿后代的基因(DNA),结果发现,在一夫一制的鸟儿夫中,30%的后代与雄鸟没有血缘关系。这说明雌鸟与雄鸟都是互相欺骗,在婚外寻找“福”和另外孕育子女的。”

  可见,包括大雁在内,对动物的深入研究和观察,将会揭开它们之中的内在秘密。至少大雁不是都像创作著名词“雁丘处”的金人“元好问”所描写的,失去配偶的大雁就会自动殉情[2]。在大雁群中,也有失去配偶的独身大雁[3]。如果大多数大雁自动为死去的伴侣殉情的话,那么可以肯定,这是基因行为,就像鱼类回游一样,不是思想和感情所引起,而是按照基因规定的程序自发行动。这就是说,指挥“殉情”这一行动的神经受谁的控制呢?它不是由思想和感情操纵的,而是由相关的基因控制。所以称之为“基因行为”至于具体的过程,尚有待对大雁开展深入的研究。

  必须强调的是:“基因”和“基因行为”是不能用思想、学说、行政命令等手段,人为改变的!最突出的例子是我国曾经进行了长达几千年的试验:女子裹脚。由于以“三寸金莲”为美,女孩子很小就用长长的裹脚布捆绑双脚,使骨头畸形发育,变成“粽子脚”年年岁岁,一代又一代,几千年过去,新出生的女孩依然是普通脚,而不是“粽子脚”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脚的形状和骨骼是由基因决定的,不改变基因,一切努力不过是徒劳而已!

  请那些鼓吹“爱情”宣扬“单偶婚姻”的人,好好取这个教训,从一厢情愿的妄想在清醒过来。不要自己糊涂,对大自然现象的歪曲理解,去毒害青少年,甚至整个人类。几千年来,人类依旧未能从各种宗教的洗脑中解出来,希望从事净化人类灵魂的文学文艺工作者,尤其是文化名人,不要再去锢和误导芸芸众生!

  二、人类是属于“多偶婚姻”

  笔者在小说《祝英台告状》中,对这个问题早有明白的叙述,现转录如下:

  “判官,你将祝英台状告胡钟情的罪行扼要地讲述一遍。”阎王下指示后,判官宣读声一落,胡钟情就喊冤。

  “你有何冤枉,讲!”阎王一脸森严地道。

  “老生的的确确不知道蝴蝶不搞一夫一制,不知道它们时兴搞雌雄关系。”

  “大人,他撒谎!”祝英台立即搭腔,“他是大文豪,大知识分子,以知识渊博著称。哪有不会知道蝴蝶世界是一个‘解放’的世界。”

  “不!祝英台,你错了。”判官言道,“蝴蝶历来就未限制过,而且一直鼓励尾。蝴民们以尾为毕生的义务,所以根本就不需要‘解放’;准确地说是‘’。”

  “大人,我哪知道什么‘解放’,‘’。”胡钟情连忙分辩道,“四书五经里,连这两个专门名词都没有,又哪里有关于蝴蝶的生活的描述。”

  “那,你为什么不向专家咨询?”祝英台立刻追问。

  “我曾到‘时空超前部门’去查询过,请他们找一位在几百年后才出现的昆虫硕士或博导来,好向他们请教蝴蝶的。硕士说:‘我们也不清楚。’我说:‘你们老师没讲?’他说:‘贯彻少而,昆虫繁殖内容减掉了,自己看。’我问:‘教材怎么说?’他答:‘教材上的内容很简单。柑桔蝶分型和夏型两种。型第一代蝴蝶成虫在五和六月份出蛹,雄蝶和雌蝶尾后,当天或第二天产卵。夏型的第二代成虫在七和八月出蛹,第三代成虫在九和十月出蛹。’我又问:‘它们的如何?’他答:‘只知道这些。’我最后问:‘教材为何写的如此简单?’他说:‘他问过老师,老师说:写动物的行为有伤风化,有损我华夏源远长的优秀文化;绅士们会联名告状,作者会坐牢的’。”

  “大人,胡钟情不老实,仍在胡编瞎说。”

  “祝小姐,你别老盯着我好不好。我哪点不老实呐?”胡钟情反驳。

  “你实说,你知不知道有从一而终的动物?”

  “我知道有。如信天翁、斑头雁等等。”

  “你为什么不将我和梁山伯变成高尚、纯洁的信天翁和班头雁?偏偏要咱俩变成卑鄙、下、专搞和污秽的蝴蝶?”

  “本王一句。”阎王发了言,“祝小姐在提法上欠妥。动物与人类不一样,它们不听某个人或几个人的,各按各自的习行事;既没有什么伟大的主义,也不信奉儒家学说。决不能说约占百分之九十的鸟类都实行一夫一,不、一雌一雄制,就是思想和品德高尚,爱情坚贞不渝;而蝴蝶等动物不实行一雌一雄制就是不忠于伟大、神圣的爱情,道德低下。因为爱情、贞节等都是人类自己搞出来、束缚自己的东西,在动物界中根本就不存在,因此也就不能说:谁就纯洁、高尚和伟大,谁就龌龊、卑鄙和下。他们的是由各类动物的本决定的。你们年轻文人总喜欢清道理,追究底。本王今天不妨向你们漏一点天机。在几百年后,生物学将获得很大的发展,最后确定:各种生物配习不是由礼教,或某个人的观点和言行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基因和基因钟。基因钟不同于生物钟,它像电脑操纵各程序一样,是指挥中心。人类的行为本来也是取决于基因钟,可是一大帮子文学家、政治和宗教人士非要把它拉入自己想要弘扬的思想范畴,令它们的面目全非,众所纷纭。所以,祝小姐不要对蝴蝶的行为产生过分偏激的陈见和进行无情的抨击。再说,你再怎么谩骂、诅咒也没有,它们照样按照本族的基因钟行事。”

  “请问阎王大人,人类的行为基因是什么呢?”祝英台毕竟是知识女,求知强烈。

  “简单来说,是两点:第一,人类没有明显的发情期。不像动物界,只有在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每月的几天才大量分泌素,发情,进行配繁殖;在不发情期内,成年雌雄在一起就像儿童一样,没有要求。但是人类则不同,人类只要有异,就兴奋,随时随地都可以合。第二,属于多偶配基因,任何生理正常的男女都可以相互媾。即:可以多偶;就像皇帝可以有三千佳丽,男人可以三四妾,女可以多夫一样。

  整个动物界的雌雄关系分为两大类:单偶配和多偶配。在这里没有什么思想或道德问题。大部分鸟类实行单偶配,严守一雌一雄制,并不是它们品德高尚,信奉伟大、神圣和崇高的爱情;同样,不少动物盛行多偶配,搞一雌多雄或一雄多雌或滥,并不是他们品德低下、秽和无。蜂王同几只雄蜂媾,决不能说,它就是妇、人尽可夫、卑劣下。人和家禽家畜:、鸭、狗、猫、羊、猪、牛、马一样,都属于多偶配,决非他们思想、肮脏,而是他们基因决定的,也就是本如此。人类在一万多年以前的几百万年中,都是按本,即基因进行滥、杂和群的。在母权制氏族以前,不仅同辈:亲兄弟姐妹;而且不同辈:父子、母子都可以乐。只是在近几千年,人类越发展越自找烦恼和痛苦,听几个老头、低能者、甚至同恋者的胡诌,弘扬起爱情的专一。为追求一个可心的男人或女人,争风吃醋、大打出手,甚至兵戎相见、生死相拼;产生无穷无尽的悲伤、泪水和失落,白白浪费了可贵的青春和许多时间,甚至有人终生一撅不起。其实,这个问题很易解决。抛弃现有的锢和枷锁,实行群即可。几个女人喜欢、追求一个男人,就一夫多;几个男人热恋和穷追一个女人,就一多夫,一切不都刃而解了吗?”

  “阎王大人,小女子有点想不通。咱人类基因的确是搞,进行多偶配。但是,近几千年实行单偶婚姻,搞单偶配,应该算一种进步吧?”

  “否!刚才说了,单偶和多偶配没有低级和高级、下和文明、进步和落后之分,都是由大自然、或基因决定的行为。不改变基因,推行与自己基因不匹配的配是逆本而行。只要有条件,就会出现反弹,按本或基因行事,而且还会变本加利。你们放眼看看,大人物们三四妾还不足,一有机会,就要去民女或者手下的老婆。皇帝后宫三千美女仍嫌不够,还要借微服私访之名,到民间见美女就爱,不到手就寝食难安。他们以一人之力,根本就吃不消,但仍然要利用手中的权利搞,为什么?这就是反弹。越限制,人们就越想干,越去追求。一旦有条件,就会无休止地搞。对待多偶配,即对集体行为和本、就像治水一样,光靠堵是行不通的。大禹以前的头领们治不了水,包括他的父亲,都被砍了头;惟有大禹采取以疏导为主,堵截为辅才治理好洪水。对男女这个自然现象,也只能采取以疏为主,让大家有的地方;管理为辅。只堵截和压制,是行不通的。在成年人之间,就让他们顺其自然;只要不强迫,就由他们随意搞去,不就结啦!可以省去多少思念、烦恼、哀伤和争斗。完全没有必要采用爱情的贞节和伟大等冠冕堂皇的词藻来糊民众,自欺欺人!实际上,除了你们青少年以外,成年人中没几个相信这一套的。男人没有钱时,高呼只爱一个,挥动爱情伟大、贞节的旗子、唱终生不渝的高调;一旦有了钱、当上官,立马就变成妾成群。还要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为什么?这是基因决定的,这叫本难移!”

  “不过,世界上还有坚持坚贞爱情的人啊。”

  “不错,世上是有一帮蠢货在克制自己的本,信奉坚贞的爱情。但是你看看,是哪些人在坚持?除了没钱多娶老婆的穷鬼,就是你们这些未见过世面,又爱自以为是的青少年。每天都有青少年为坚贞不渝的爱情殉情。年纪轻轻,父母含辛茹苦将你们养大,你们还没作一点回报呢,就跑到这里来报到;为一个以前不认识、毫不相干的人舍命。其中,没有一个中年和老年人?你们自己看看、找找!”

  在大殿左右和前面的长凳子上坐着或站立的人们都四处张望,阎王趁机大喝茶水,接着道:

  “有没有老头老太太?没有嘛。有没有大人物、帝王权贵?更没有嘛!这说明什么?这就是说:主张、相信、并竭力奉行坚贞爱情的人只是你们这些未见过世面,又爱自以为是、尚未成为人物的人。皇帝不信,大人物不信,中老年人不信,就连专写爱情小说的文人墨客也不信。因为他们写小说发财后,立马娶小妾。那么,你们年轻人为什么要信呢?而且还为根本就不存在、违反人类本即基因的“坚贞爱情”而痛苦、忧伤、颓废和自戕,值不值得呀?年轻人!”

  三、“文学”不能违背“科学”

  “文学”不是“政治”它的宗旨是弃恶扬善,净化人类的灵魂;歌颂人间和大自然中美好的东西,揭丑恶、虚伪和落后的现象、行为和内幕,追求真理,宣扬科学。由于文学是属于意识形态和感情的领域,往往容易陷入多愁善感和虚拟幻想的境界而不能自拔。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害怕房内挂着一轴“美人像”寂寞,“须得我去望慰他一回。”(第19回);风筝断线掉了,“若落在荒郊野外无人烟处,我替他寂寞”(第70回);动不动就大哭,为丫鬟哭、为了姐妹哭、为落花哭;因想到庄子的话,感到人生在世难免风云散、虚无飘渺,也不大哭起来(第113回)。对竹流泪(第56回),要别人泪葬自己(第36回)、“随风化了”(第36回),“化作一股灰、再化作一股烟”(第57回);和林黛玉一起埋葬落花(第23和27回)等等,常常回给读者带来消极颓废的不良影响。

  尤其是需要提出的是:以文学来源于生活、应高于生活为由,漫无边际的搞超越和艺术升华,以致坠入无视,甚至掩盖事实真相,粉饰现实、捏造证据、骗己骗人的泥坑;成为十足的唯心主义者,大量制造属于虚假文学的欺骗作品。例如,蝴蝶在尾后,雄蝶就死去,雌蝶在产卵后也毙命;寿命一般只有几天,最长也只有三月。但是,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却鼓吹“化蝶”可以实现长相厮守,永不分离。《长恨歌》和《长生殿》中对贪恋美,抢夺儿媳为妃、为保自己在“马嵬兵变”中下令处死杨玉环的李隆基进行包庇,用华丽感人的词藻来弘扬帝王的“爱情”掩盖事实真相。电视剧“绝代双骄”和“皇后进宫”都公开宣扬明朝武宗皇帝(朱寿)年纪轻轻,却对美女芊芊说:“朕只爱你一个人,将后宫三千佳丽的爱集中于你一人之身!”而武宗每次出游都令太监强抢民女乐,完全背叛历史等等,类似的虚假文学的实例不胜枚举,结成一个糊观众和读者的欺骗团伙。

  文学要想摆欺骗的骂名,起码要严守下面两点:

  1)文学既要“高于生活”更要“忠于生活”不能背离生活,异想天开的搞自我感觉、超越和升华,背叛事实真相、违背生活实际。

  2)虽然可以采用鬼神、拟人等手段演绎故事,但是作品的宗旨不能反科学,宣扬谬误、愚昧、鬼神和宿命。因此,文学工作者要学习科学,在创作过程中,经常到互联网查阅或向专家请教,自己打算弘扬的宗旨是否背离了科学规律。

  相关资料(检索互联网)

  [1]什么动物是一一夫的是12生肖里的。百度知道,民族传统,文化艺术,2008-4-2

  [2]水莲:人类爱情为何不如一只大雁?,易缘,2010-01-25

  [3]渡云雁:大雁的爱情(转自西祠胡同),,百度贴吧,浏览帖子,2007-1-2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