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安晓玲文集 > 新探红楼(37)离奇的第六十七回

新探红楼(37)离奇的第六十七回

目录

  《红楼梦》现有各种版本之间存在内容很大的差异,大家都注意到了,并且都认为是有人(尤其是高鹗)以及《红楼梦》手抄者各自修改所造成。总的说来,各种版本在内容上出现的异文,都未超过一页稿纸。但是,第67回则显著不同,目前的可以查阅的10种抄本和印本中,在内容上分属于两种类型:一种是异文的篇幅不超过半页纸;另外一种不仅章回的题目不同,而且整个章回的大部分内容(共约16页,其中9页)完全不一样,属于毫不相干的两种写法。第67回就是这种特异的章回。

  因第67回中,不同的内容太多,下面只取出“回末”一段,进行对比。

  《甲辰本》是:

  平儿看此光景越说越气,劝道:“也煞一煞气,事从缓来,等二爷回来慢慢的再商量就是了。”凤姐听了此言,便从鼻孔内啐了两声,冷笑道:“好罢咧,等二爷回来可就迟了!”平儿就跪在地下,再三苦劝,安慰一会子,凤姐才略消了些气恼,喝了口茶,息了良久,便要了拐枕,歪在上,闭着眼睛打主意。平儿见凤姐儿躺着,方退出去。偏有不懂眼的几起子回事的人来,都被丰儿撵出去了。又有贾母处着玛瑙来问:“二为什么不吃饭?老太太不放心,着我瞧来了。”凤姐知是贾母处打发人来,遂勉强起来,说:“我白有些头疼,并没别的病,请老太太放心。我已经躺了一躺儿,好了。”言毕,打发来人去后,却自己一个人将前事从头至尾细细的盘算多时,得了一个“一计害二贤”的狠主意出来。自己暗想:须得如此如此方妥。主意已定,也不告诉平儿,反而作出嘻笑自若,无事的光景,并不出恼恨嫉妒之意。

  于是叫丫头传了旺儿来吩咐,令他明传唤匠役等,收拾东厢房,裱糊铺设等语。平儿与众人皆不知为何缘故。要知端的,且看下回分解。

  而《程乙本》是:

  凤姐指着兴儿说道:“你这个猴儿崽子就该打死,这有什么瞒着我的?你想着瞒了我,就在你那糊涂爷跟前讨了好儿了,你新好疼你。我不看你刚才还有点怕惧儿,不敢撒谎,我把你的腿不给你砸折了呢。”说着喝声“起去。”兴儿磕了个头,才爬起来,退到外间门口,不敢就走。凤姐道:“过来,我还有话呢。”兴儿赶忙垂手敬听,凤姐道:“你忙什么,新等着赏你什么呢?”兴儿也不敢抬头,凤姐道:“你从今不许过去。我什么时候叫,你什么时候到。迟一步儿,你试试!出去罢。”兴儿忙答应几个“是”退出门来。凤姐又叫道:“兴儿!”兴儿赶忙答应回来。凤姐道:“快出去告诉你二爷去,是不是啊?”兴儿回道:“奴才不敢。”凤姐道:“你出去提一个字儿,提防你的皮!”兴儿连忙答应着才出去了。凤姐又叫:“旺儿呢?”旺儿连忙答应着过来。凤姐把眼直瞪瞪的瞅了两三句话的工夫,才说道:“好旺儿,很好,去罢!外头有人提一个字儿,全在你身上。”旺儿答应着也出去了。

  凤姐便叫倒茶。小丫头子们会意,都出去了。这里凤姐才和平儿说:“你都听见了?这才好呢。”平儿也不敢答言,只好陪笑儿。凤姐越想越气,歪在枕上只是出神,忽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便叫:“平儿来。”平儿连忙答应过来。凤姐道:“我想这件事竟该这么着才好。也不必等你二爷回来再商量了。”未知凤姐如何办理,下回分解。

  当将各种版本同《梦稿本》相应部分对照时发现:《梦稿本》的第67回是誊清稿,并作了较多的修改。与其修改内容完全相同的有:蒙府本、程甲本、程乙本、红楼梦(俞平伯校)。而甲辰本、列藏本、戚序本、红楼梦(蔡义江校)和脂本石头(郑庆山校)等第67回后部的大部分内容,则与它截然不同;不仅不同于《梦稿本》上的修改内容,也不同于它的未修改的内容。《庚辰本》缺失这一回。

  可以肯定,以上是两种不同的《红楼梦》版本,从所对应的手抄本看,甲辰本出现的时间比蒙府本和程乙本要早,因此可以确定甲辰本等手抄本是出自原稿版本或者第一次修改版本,而程乙本和蒙府本等是按照《梦稿本》上的修改稿抄写和排印的,属于第二次修改版本。

  从所写的内容看,也可说明上面的分析。甲辰本等主要描写凤姐得知丈夫贾琏在外娶了二尤二姐后,她的气愤心情和抱怨男子的喜新厌旧,唾骂支持丈夫娶二的周边人。虽显示出凤姐的泼辣,但缺乏智慧,是一般妇女的反应。《程乙本》等本子重点从拷问贾琏身边的兴儿入手,写出凤姐追查丈夫娶二的全部过程和受谁的唆使,如何采取对策,显示出她的干和狠毒。

  通过对第67回的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曹雪芹不仅在原稿的基础上,对《红楼梦》进行了不断的删减,而且甚至对部分内容采取重新写作的方式进行改写。因而,绝对不能将目前各手抄本在内容上的显著差异视为另外有人在篡改。既然别人可以修改《红楼梦》,为什么曹雪芹本人就不能改动自己的作品呢?上面的描写,是针对凤姐得知丈夫娶二的主题,采取了完全不同的两种描写方式;另外一个人会干吗?他为什么要将同一个主题重新改写一遍,他的动机何在?不留姓名,专门对别人的作品重新改写,是不是神经有毛病?因此以上的两种表达方式,只可能是作者本人才愿意干和需要干,其他人决无这种可能

  至今,红学界的一种不良倾向是:认定曹雪芹的《红楼梦》只有一个版本,目前各手抄本在内容上出现的异文都是别人造成的,认为[13]:“世上流行的《红楼梦》早已不再是曹雪芹的原文真句,被人妄改篡偷删硬加的回、字、句,无计其数”以致把曹雪芹各个时期修改出的版本抨击得一塌糊涂;都说改坏了,只有少数人认为改的好。

  在出版《红楼梦》这部巨著时,过去采取前80回以《庚辰本》[4]和《戚序本》[5]为底本进行校点,近来有人采取分析各种手抄本的优劣,“在纷争的异文中,择其善者而从之。”[2],出版了新的《红楼梦》[1、3]。笔者认为,这不是解决办法,因为好坏的标准因人而异,谁也代表不了曹雪芹的意见,唯一有发言权的只能是作者曹雪芹;所以只有分析现有各手抄本的每个回目生成的先后,找出曹雪芹的最晚修改本,才能真正代表曹雪芹的本意,才是曹雪芹的原著。

  可见,有重大意义的《红楼梦》版本是:曹雪芹的最终定稿版本,其次是他的最初原稿版本。关于这两种版本的寻找方法,请看拙文[6、7]。

  参考资料(检索互联网)

  [1]曹雪芹:红楼梦(蔡义江校点),2003

  [2]周汝昌:简评蔡义江评的《红楼梦》,上书的附录

  [3]曹雪芹,高鹗:脂本汇校石头记(郑庆山校),2003。

  [4]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5]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俞平伯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13]曹雪芹:红楼梦(周汝昌校订),海燕出版社,2004年,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