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武则天的复出
这消息在武则天没来的及封锁之前就传了出去,一时间让所有朝臣的心都提了起来,所有知道此消息的人都清楚,接下来朝中又将起大波澜了。
武则天暴跳如雷,她实在不能接受,在李治驾崩后不到两个月,自己最小的儿子李旦也因病去逝。她也不相信李旦是因病去逝的,在第一时间把陈易召了过去,恶狠狠地盘问了一番。
“陈易,你告诉本宫,相王的死与你有没有关系?是不是你派人下的手?”武则天的眼中闪现着陈易从来不曾看到过的寒光,似能透人心度!
陈易并没意外武则天会如此问询,在听到李旦死的时候就料到武则天会如此问询他,心里早已经有了准备,当下着武则天的狠毒目光而视,一点都不慌张地回答道:“回娘娘,这件事与臣没有任何的关系,相王的病情臣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告诉了太后,让你做好最坏的打算,其实那时候臣就觉得不太妙了!相王起病急,病症凶险,要不是臣提供的那些特效药物,可能早就已经不治了…娘娘,相王如今这样,臣只能表示遗憾了!疾病治疗的事上,很多时候非人力可以为的!”
李旦的死亡确实是疾病的原因,这一点陈易敢对天发毒誓。
如今李旦因病重而不治身亡,却被武则天怀疑是他做的手脚,他手下加以毒害,陈易自然是心委屈,当面和武则天说了许多李旦病中的表现,表示他和太医一道,尽心尽力救治相王了,只不过是相王这几个月来太过于操劳,原本体质又不好,一病不起,遭受多重感染,用了那些最好的药物也不见效,才导致最终结果是这样的。
“好吧,本宫相信你所说的!”武则天口气淡淡地说道,但眼神中透出无比的冷漠。
陈易依然不避让地与武则天对视着,没有一点畏惧地说道:“娘娘,在这件事上臣可以对于起誓,臣没有对相王做出任何手段,相王真的是病重不治而亡的,如果娘娘不相信,可以让人解剖相王的遗体,看看他体内的脏器情况是中毒还是功能衰竭的!”
陈易的这话让武则天恼怒的同时也让她有了触动,但也似乎在刹那间相信了陈易所说,没再追问什么,只是口气淡淡地说道:“子应,本宫并不是不相信你,只是伤心于旦儿的突然病亡,心里生出一些疑惑,想召你来问询一下而已,你既然这样说,本宫相信你所说的就是了!”
陈易还想再解释什么,但武则天挥挥手让他退下了。陈易知道武则天丧子后心里肯定不舒服,无论她对自己的儿子态度怎么样都会如此的,当下也不再争辩,在央请了武则天节哀顺便的时候,也就退了出去。回去后,他也吩咐了手下人严防准备,时刻监视长安城内的一举一动,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告诉他。同时将原先自己的那些手下,还有从慕容诺曷钵和弘化公主那里接收过来的大部人都派遣出去,以免生的时候自己猝不及防。
要真是出现了非常情况,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受到了威胁,陈易觉得他很可能会采取非常手段,做出一些逆天的事来!
武则天当然不完全相信陈易所说的,李治、李弘、李贤的情况已经足够说明要是陈易想下手做什么坏事,是让人看不出端倪的,让一个人死亡,也不会有太多的痕迹的,她马上派人调查李旦的病因。因为清楚陈易施药的方法和手段,武则天亲自指示调查李旦死因的人该如何查。
不过调查的结果却是让武则天很无奈,李旦真的是因为病重不治而身亡的,没有其他方面的异况。
他死亡的原因当然与李弘、李贤不同,他是因为病毒累及心脏而导致出现全身多处器官的重度衰竭而死的。这是武则天亲自挑选多位调查官员查探结果后得出的结论,结果是这样,她也不得不接受,但心里依然梗着一刺,总是怀疑陈易在其中做了手脚,因李旦的死,两人间的隔阂进一步加深。
不过因为那些有特殊功效的药物作用,武则天在情感上还是比较依赖陈易的,至少两人单独相待时候,武则天能抛除一切顾虑,投身入怀。只不过因为年岁的增长,武则天的身体免不了衰老,对陈易的吸引力大降,再加上这两年两人生出的隔阂,两人即使有情的行为,投入程度也完全不能和前几年相比。当然主要是陈易没办法完全投入了,武则天因为没有其他的情人,唯一能解身体玉望的只有陈易,在两人偷偷好时候,还是尽情地索取的。
李旦的死,最终是处死了多名为其诊治疾病的太医,杖毙了多位相王府中的侍候下人而画上了个句号。不过许多人明白,这件事的余波依然未了,以后肯定还会有一些人因为这件事而牵扯出来的。
------
李治的丧期过了三个月后,宫中就除丧了。
因为乾陵和昭陵一样,是起山为陵,掏空梁山而修建,工程浩大,修建要耗费数年的时光,因此早在几年前李治身体不好时候不开始秘密修建,李治驾崩,刚好可以入殓下葬。
李治的遗体下葬后,宫中随之除丧。而此时李旦也已经下葬,陪葬在自己的父亲身边,梁山附近。
武则天为自己这个最小儿子也给予了厚葬,墓地修建的十分宏伟,甚至有名上墓,实是陵的味道,朝廷给予李旦的追封也是“懿德太子”
不过这“懿德太子”的追封赠号却是皇帝李显自己提出来的,武则天对此也没有任何的异议。
也可以说,李显在即位为皇后,唯一自己做决定拍板的就是给自己弟弟追赠的这件事上。
这件事他做的还是英明的,至少得到了大多朝臣们的认可。当然在这件事上做出这样的主意,并不是李显自己一个人的决定,有好几个人的影响他才敢下此决定的。
李旦的病逝,消除了李显心头最大的一个负担,他心里的担心不了大半,在与自己的皇后商量事的时候,口气都不一样了,甚至被刻意压抑的诸多冲动也都重新被提起,他有点蠢蠢动了。
李旦的死让韦氏的心情也不知道轻松了几倍,不过这个女人心境比李显明显要沉稳了许多,她也时不时劝李显,什么事都力求稳当,不要急躁,一切都慢慢来,免得再遇到挫折。
李显暂时听从了韦氏的主意,继续隐忍。
宫中除丧了,武则天也从守丧的状态中解出来。
不出陈易的意外,武则天在宫中除丧后,马上就有了雷厉风行的举动表示,她表示如今的皇帝不熟悉朝事,她要亲自指导李显处理朝事。如何指导呢?那就是所有的奏本都由她批阅,李显在一边看,每批阅完一本奏本,她就交给李显看,并详细说明为什么这样处理。
李显当然只能在一边唯唯诺诺地答应,表示会认真学习如何处理朝事,但依然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李显没有自己的意见,更加不敢完全独立批阅奏本,对朝臣们的意见给予独立的回复,武则天也顺理成章地代李显处理起所有的朝事起来。
六位辅政大臣手中的权力被大大消除了,可以说,朝中的情况又恢复到了李治驾崩前,与之没太多的区别了。唯一不同的就是在朝堂上坐朝的是李显,而不是帘后的武则天了了。
因为李显即位为帝,武则天再没有名份在帘后听朝,至少现在她没有理由这样去做。
武则天正式理政后,也马上宣布了一些自己拟定的措施,当然这些措施是通过皇帝李显的诏令向天下颁布的。朝廷下发的诏令中宣布:以泽州刺史李元嘉、梁州都督李元婴等宗室诸王地位尊崇,加三公以慰,其他宗室王也有不同级别的封赏。
在宣慰了宗室子弟后,朝廷又遣左威卫将军王果、左监门外将军令孤智通、右武卫将军杨玄俭、右千牛卫将军郭齐宗分赴并州、益州、荆州、扬州四大都督府,与府司共同镇守,新编的那些精锐新军也都处于最高戒备状态,以免先皇驾崩、新皇即位后出现事。
各地驻守处于最高戒备状态是在李治驾崩后就开始了,武则天再次手朝事后,只不过将警备级别提高了一点,并同时对宗室王加以抚慰而已。
此时的宗室子弟众多,计有:韩王李元嘉、滕王李元婴、霍王李元轨、鲁王李灵蘷、越王李贞、虢王李风等一大堆,总计有近二十个,无论是李世民或者李治即位为皇时候,宗室子弟都有不轨的举动的,武则天自然牢记着以前的教训,为了避免天下起,先对这些人施以安慰,并准备逐步消减他们手中的实权,让他们只任有名无实的闲职。
这是他听从了陈易的劝告,再加上自己心里原本就有这样的担忧而采取的。
不过还没等武则天松口气,朝臣们也还没从武则天再次手朝政而带来的迷茫的状态中恢复过来,又一件大事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