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肖像刻画
袁友冲面无表情,双手抱着装有热茶的玻璃杯,思索了一会儿后,微微颔首:“你继续说。”
“你想啊。”于辰便毫无保留的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从元凶的作案手法与栽赃手法来看,很明显,多少具备一些反侦查意识。”
“那个行李箱中,存在有大量的指纹,但一一鉴定后发现,除了拉杆箱上的两枚之外,其余指纹,都是快递小哥、网点工作人员与分拣、安检人员留下的,元凶在触碰行李箱的时候,显然始终都戴着手套。”
“以他的能耐,按理说,不应该想不到,自己如此特殊的处理死婴尸体的手法,很可能会导致自己暴,进而尽量避免才对。”
“所以,我疑惑的点就在这儿了,凶手为什么要烘干死尸?会否另有隐情呢?”
袁友冲抿口茶,轻笑道:“所以说,老于,你犯了以往我经常犯的一个错误——把凶手想的太理智、太聪明了。”
“噢?”
“你想想看吧,凶手处理尸体,需要一到两周,将尸体烘干,到放入行李箱中栽赃嫁祸给戴晟,又需要一到两周。这时间加起来,可以说相当长了。”
“这么长时间,足以让一个人的想法产生变化,进而更改乃至直接推翻自己先前所定下的计划。”
“咱们从头到尾,捋一下这桩案子的脉络,实际上,就不难猜出凶手的心理历程。首先,是抱走、杀害婴儿——主观动机什么的,咱们暂时先不考虑,就从凶手的客观行为进行分析,推测他在作案过程中的主观想法。”
“杀害婴儿、侵犯尸体之后,凶手无疑面临两个选择,要么投案自首,要么试图罪。很显然,凶手选择了后者,妄想逃脱法律的制裁。”
“那么,他接下来要做的事儿,无疑便是处理尸体,清理现场了。清理现场姑且不说,处理尸体方面,他选择的是剖出内脏、烘干尸体。”
“咱们姑且先猜测,凶手这时候还没有栽赃嫁祸的念头吧。毕竟这时候,戴晟都还在外边旅游,他想嫁祸他,也找不到对象。因此,他的行为,咱们就理解为单纯的毁尸灭迹好了。”
“而你刚刚也说了,想要毁尸灭迹,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无非三种,分别是抛尸、碎尸与焚尸。且不论这三种方法的可行、隐秘到底有多大,反正按照以往按理总结,大多不离这三大类。”
“可凶手却一种都没选择,反而选的是烘干尸体…”于辰若有所思,接话说:“不论烘干尸体是否是他的第一反应,都足以说明,在他潜意识里,这么做,比抛尸、碎尸与焚尸要来的靠谱些。”
“说到点上了。”袁友冲打个响指,随后将杯子放下,继续说:“而且,还能进一步说明,对于他而言,食品烘干机的使用频率相当高,否则,一个放在家里吃灰的家具,可未必能第一时间便想起来。”
“再接着,尸体烘干完了,又等了一小段时间,戴晟旅游归来。这时,凶手才可能起了栽赃嫁祸的想法,并更进一步,购置行李箱,监视、监听戴晟,并趁机将他的行李箱给换掉。”
“这一环节,我想补充几句。”于辰忽然想到件事儿,说:“戴晟用行李箱装着单反设备,并寄给段争这事儿,凶手或许还能想办法知道,但戴晟到楼下,随后将行李箱放着,自己去一边买烟,只不过是临时起意的想法罢了。”
“这种临时起意的想法,凶手怎么可能摸得那么准,并抓住这么短短两三分钟的机会把行李箱给换了?而若果,戴晟没有去买烟,他又要如何将行李箱给置换掉?”
袁友冲眯了眯眼睛,再次抿了口茶。
片刻后,他哈口气,点点头说:“你说的对,我也有些想当然了。凶手能成功置换掉戴晟的行李箱,本就是个巧合。”
“或许,咱们整个方向都想岔了,”于辰补充说:“凶手根本就无意栽赃嫁祸,只是在拖着行李箱出门,打算将它清理掉的时候,意外发现,门口还放着个与自己同款同颜色的行李箱,临时起意,将其置换。”
“嗯。”袁友冲颔首,接着又说:“但,凶手早就计划着栽赃嫁祸的可能也同样存在,只不过,他没料到戴晟是直接打算将行李箱连带着内里的东西给一块儿寄走,最终能成功,也有些侥幸因素。”
说着,他扣扣桌子,提议道:“这样,你再吩咐下去,戴晟所住的单元楼住户,也重点调查一二。”
于辰扶额:“工作计划改来改去补来补去,显得很不靠谱哎,咱们还是再好好斟酌斟酌,彻底确定了,我再一次通知吧。”
“也好,那么咱们言归正传,继续脉络分析。”袁友冲想了想,觉得也是这个道理,便点点头,接着说:“到凶手置换行李箱,实际上,案情到这儿为止,针对凶手作案方式这一块,就已经捋了一遍了。”
“以此为基础,咱们不难得出结论,凶手烘干冯康盈的尸体,并非是为了栽赃嫁祸,而是为了‘毁尸灭迹’。”
“再结合,他往尸体上涂抹了大量防腐剂这一行为来看,很显然,他在这个时候,动机其实相当单纯。我猜,他实际上,还没想好到底该怎么处理这具尸体,只想着走一步算一步。”
“但,拖延下去,他杀人一事暴的风险将大大增加,而风险的来源,就在于尸体腐烂产生的气味。所以,他所作所为,无非是阻止尸体腐烂的进程罢了。”
于辰又将他的话,从头到尾琢磨了一遍,终于点点头,说:“原来如此,我明白了,凶手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聪明,反侦查能力虽然有,但其实也并不强。”
“不仅如此,凶手的心理—社会肖像,咱们也刻画出来了。”袁友冲站起身,说:“咱俩刚探讨的内容,你整理下,就通知给下边的同事,让他们据此勘察吧。”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