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李碧华散文精选 > 灵异写真

灵异写真

目录

  看过一本《灵异写真大搜秘》,日本的平川一搜罗大批奇怪的照片,一一分析,证明人们周围有灵异现象之存在。

  相类的照片,欧美也有专家研究。拍到不应该出现的东西,像光体、透明体、各种形状的影子、已逝世的人、文字、数字、诡异的气氛

  …是手持相机的人事前不知道的。

  非刻意。非科学。非机械上的能。

  这样,冲洗出来才有惊诧(当然谈不上惊喜,除非自)。

  未知生,焉知死?——我们不了解的太多了。

  紫城,这是中国最大的天牢。宫中上下死人不少,都困囿出不来,所以也可以说这是中国最热闹的鬼域。其实这些写真,当时只信手所拍而已。也许世上确有灵异,不过,有时亦疑心生暗鬼,甚至愈看愈有,自己吓自己。

  珍妃井

  一个非常“小”的井,但相当恐怖。淹死是光绪皇第一眼看中的女人(当年秀女入宫。他十五,她十三)。光绪皇冷待慈禧的侄女(貌寝的隆裕皇后),宠爱珍妃令所有人妒忌。她同情并支持变法维新,成为老佛爷眼中钉。戊戌变法后,光绪皇被拘瀛台,珍妃打入冷宫(东北三所)。一九○○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在仓皇出逃之前,令二总管太监崔玉贵把她推入贞顺门井中。死时如花似玉廿五岁。一年后慈禧等人自西安回京,梦到冤魂索命,忙打捞上来(传说面貌如生),追封设灵安葬,还推卸在崔玉贵身上,逐他出宫顶罪。

  慈禧最恨珍妃,所以她遗物很少。仅有一帧遗照,十分人。

  井口小,不似得下一人。相信是在原处再模设的“道具”为免危险,还加一道铁柱挡住,外围铜栏。

  拍照时无法走近,举起相机Auto拍井的“内部”一帧没什么,另一帧不同角度,便出现了小巧的影儿(还有耳环)。珍妃被推进井中时,摘去了两边络子的“两把头”(很累赘)应已除掉了。

  那个恐怖的影儿是“水渍”吧?

  这个角度很正常

  影儿是水渍吗?

  仅存的珍妃遗照

  坤宁宫

  在干清宫后的坤宁宫,是皇后的住处。明末李自成闯关,崇祯皇帝的皇后在此吊死。

  康熙、同治、光绪等皇帝大婚,均在这“东暖阁”房。

  “干”属“坤”代表

  这张躺过好些不快乐的女人的,隔着玻璃无故重迭了一个妖娆的女人身影。她是参观的来客,不过也是

  坤宁宫的迭影

  乾隆花园

  原名宁寿宫花园。

  乾隆皇帝八十五岁时,在位已六十年,表面上让位给儿子嘉庆皇帝,但他仍把持政权,继续居于养心殿,直至八十九岁大去,从未在宁寿宫居住过。

  照片背景,不知如何,浮现了半个婴儿的头,和他上身。

  堆秀山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有人捉刀)中说:“如果我能都写下来,必定比一部《聊斋》还要厚。”——他是紫城“原住民”那么鬼神之说乃第一身经验了。

  在深秋寒冬之际,宫中常闻女鬼哭泣之声。有人解释:“因为御花园堆秀山的太湖石孔,风过而响。”

  但这堆秀山,活是骷髅集中营,随便一帧,都见脸面。

  重,帝后们“登高”留影。位位都穿戴隆重,木无表情,双手下垂,直僵立,一如殭尸。

  在他?她们“尸立”过的地方拍照,对比下不寒而栗。

  查看期,这批写真,刚好摄于十月廿五(农历九月初九)。

  张伯伯对不起

  倦勤斋由一位在紫城工作了十多廿年的老伯伯“镇守”他一定见闻广博,所以捉住他:“告诉我们一些宫中的鬼故事吧?”

  “哪有鬼?没碰上过。没有的。”他“尽忠职守”子不语。

  “有!”我往他身后一指,强调:“我『感觉』到。这里、那里都有。”

  “没有啦。”

  “我有灵异能力啊。”我说:“你不信?看牢我——你姓张,对不对?我一看你眼睛就知你姓张。”

  “哎唷!”

  阿伯目瞪口呆,十分惊愕:“你怎么知道的?你是什么人?”

  “嘿嘿嘿!”我冷冷地笑。

  张伯伯吓死了。怔住。

  ——于心不忍。

  真相是适才走过花园,听见清洁女工喊他:“张师傅,吃过饭啦?”他答:“您客气。吃过了。”

  我向张伯伯老人家赔不是。还鞠躬。

  哄他讲几个故事。自吓吓人——虽然路牌告示:“多少兴亡玄秘事,尽藏深宫不言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