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安德森文集 > 竹诗话

竹诗话

目录

  大地百草之最高非竹莫属,世界植物之最潇洒也惟有竹。竹在地深处为鞭,蔓延生长,无声无息,穿山越岭;竹虽为笋,雷一声,便可破土,乃有节;雨滋润,长大直入云霄,仍然节节虚心,玉树凌风。披一身翠叶,如梭如剑,随风飘逸,温软而美妙,君子之态也。竹与梅、兰、菊共称为,“四君子”世上高人之品相也。松、竹、梅共享“岁寒三友”之美誉,天地伟岸之风范也。为君子之追想,为君子之敬仰。因而,无不使得诗人为之歌,为之赋。

  古人曰:“庭院无竹便无景,世人不慕竹乃俗。”文人写文乃需“有成竹”说宋朝文同画竹闻名,苏轼在《文同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中,执笔视,乃见其所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同时期的晁补之也有诗云:“与可画竹时,中有成竹。”清人郑板桥也认为,画竹必须“有成竹”曰:“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影、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遂有画意。中之竹非眼中之竹也。”文同也有《咏竹诗》:“竹,竹。湘江滨,(舜帝死,二妃哭,成斑竹。斑竹一枝千滴泪,帝子乘风下翠薇。)渭水曲。(货殖传,千亩竹。)帷幔翠锦,(竹竿支帷帐)戈矛苍玉。(竹竿可为兵)心虚异众草,节劲逾凡木。化龙杖入仙陂,(东汉费长房,骑竹化青龙。)呼凤律鸣神谷。(黄帝命伶伦,采昆仑嶰谷之竹,成乐器以定五音。)月娥巾帔静苒苒,凤女笙竽清蔌蔌。(秦穆公之女玉,嫁萧史会凤鸣。)林间饮酒碎影摇樽,(竹林七贤会诗酒)石上围棋清覆局。屈大夫逐去徒悦椒兰,(屈原独赏香草)陶先生归来但寻松菊。(陶渊明归去来兮,三径犹荒,松竹犹存。)若论檀栾之无敌于君,(竹之秀美,行如君。乃有晋王徽之云:“何可一无此君。”)图潇洒之姿莫贤于仆。”

  竹为古乐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之一,唐。权德舆《八音诗》:“竹林谆贤人,酌无所苦。”南朝陈。沈烱也有《八音诗》:“竹烟生薄晚,花。”黄庭坚有诗《八音歌赠晁尧民》二首中云:“竹斋闻履声,乃是故人来。”“竹风摇永,思与不盘桓。”他在《古意赠郑彦能八音歌》“竹箭天与美,岂愿作嚆矢。”元朝的林清的《八音诗》:“丝竿钓月江头住,竹杖挑云岭上来。”历代诗人对竹也有很多名句,杜甫有:“新竹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将赴成都草堂途中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唐。皮休《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荷倾还惊鱼,竹滴复触鹤。”欧修在《戏答元珍》:“残雪枝犹有桔,冻雪惊筍芽。”陆游在《鹊桥仙》里:“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明。唐寅《花月效联珠体》》“扶筇月下寻花步,携酒花前待月尝。”明。谢榛有诗句:“竹院静禅灯,蛾影隔笼灯。”郑板桥画竹,见之于浓淡,确乎看得见他题画诗:“请看十月清霜后,一种苍苍笼碧烟。”都是写竹的。

  0212。6。12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