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安德森文集 > 蜜蜂赞

蜜蜂赞

目录

  暖花开,遍地五彩缤纷,天气和明,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田野上的鹅黄埋没了大地,极像是一张张不规则的黄地毯。柔和的阳光抚慰着它,秀绿的麦畦与它相辉映。我想,这花丛里必定有数也数不清的忙碌着的蜜蜂吧!于是,我快步走近那黄花丛,顿时,一缕缕清风中夹杂着辣鼻的香气,沁人心脾。我仔细地一瞧,“呀!”果真在我眼前有一只小蜜蜂,它正在花蕊上轻巧地采着花和花粉。我不地问这个“溶化的作家”是在博采众芳创作什么巨著呢?我抬头一望,远远近近还有来往着的蜜蜂。真可谓:“不论平地与尖山,无限风光尽被占。”

  蜜蜂确实是辛苦的。它们的一切都得靠自己白手起家,用自己的高超技艺修造六边形蜂巢。难怪人们称它们为,“精明的建筑师”它们酿造的对人类有极大的益处,然而,这些小生灵的生命却像蜉蝣一样短。工蜂最多能活上7-8个月;有许多更可怜仅活1-2月。根据西德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有关部门统计:蜜蜂酿造一公斤,必须进行相当于六次的环球飞行,时间为一年零三月,飞扑近七百万朵花。因此蜜蜂在最忙的花期,它们早晨3-4点就开始采,许多工蜂往往飞在中途就力竭而死了。真是,“蚕到死丝方尽”啊!甜蜜,居然是以生命为代价的。然而,令人悲哀的却是“采得百花成后,不知辛苦为谁甜。”更令人惋惜的是,人们仅懂得吃的甜蜜,不堪理解酿的辛苦。而养蜂人居然用它们的生命的全部价值去换取了金钱!

  蜜蜂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在《诗经。周颂。小瑟》中就有“莫于栟蜂,自求辛螫”的话,是说蜂能螫人。蜜蜂只是在它们误以为你要伤害它们时才螫人的,这一螫,就会耗尽它们的生命。它们对天敌的不屈不挠,勇于反抗的精神,尽管是以生命的牺牲为代价,也是可歌可敬的。在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用蜂作为纪念品了,以增进友谊,表示对幸福的祝愿。封建贵族间还以蜂作为礼品,可见,在当时蜂就被人们普遍视为珍品了。在美国的一些地区的婚礼庆祝仪式上也喝蜂酒,成为了一个传统的节日。古代的匈奴王—阿提拉就是痛饮酒死于结婚仪式上的。我国人工养蜂很早,最迟始于汉代。据晋皇甫谧的《高仕传》记载,东汉的延熹年间(公元158-167),有一个叫姜岐的隐士,以养蜂为生,积累了一套养蜂的管理经验,他的养蜂技艺一直被人们借鉴。据说那时有许多不相师的人从各地来向他请教,他也从不保守,而且诲人不倦地传授经验,他的这种态度也是可嘉的。我想,我们的时代也需要有千千万万个“当代姜岐”呢?

  蜂对人类有极大的益处。大约在公元一、二世纪蜂就于用治疗疾病。早在秦汉的《神农本草经》中说蜂“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老延年。”在1700年前人们已经用它来浸渍食物,《三国志孙亮传》就提到“渍梅,”早已是我国的特产。宋代有关资料记载“蜂而今酿新酒,胜似金丹万倍强”清代时逸人在《中国药物学》中说,蜂含有葡萄糖、蔗糖、果糖。有安五脏、益气、補诸虚不适、润肺肠、生津、解毒等功效。近代医学还查明,蜂不含脂肪,对心脏病、高血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蜂王浆还是一种抗癌素。被李时珍称为“十一税”的蜂,近年我国出口6万吨左右,换得外汇5000多万元,占世界蜂出口量总量的三分之一,超出蜂主要出口国—墨西哥和阿廷,跃居世界第一。时代需要工蜂,更需要工蜂的精神!

  在蜜蜂王国里,工蜂为数最多,它们整天忙碌,别无他求;雄蜂是“王国”里的雄公民,它们管配;蜂王则是所有“公民”的母亲。在“王国”里,工蜂之间有很强的合作精神;不管谁饿了,只要向同伴伸出“吻”来,对方就会慷慨地把自己囊里的分给它们,即使在遭到荒,它们也不相互争斗。但是,如果遇到外来入侵者,它们就团结一致毫不留情地斗争。我观察到它们把大胡蜂团团围住,把它刺死的情景,它们有勇有谋,自然加深了对蜜蜂的善良而不软弱的性格的理解。在花期,尽管它们周围有无数的同伴死去,它们还是来来往往,忙忙碌碌地继续完成它们的“甜蜜的事业”我觉得,它们并非对死去的同伴不悲恸,而是用自己的丰收来作为祭礼吧!正因为蜜蜂王国的每一个都有不辞辛苦为他人酿造甜蜜的思想境界,才有丰收的甜蜜。我想人乃宇宙之华,尚不如小小的蜂儿,且不居之下矣!

  我赞美蜜蜂,我更赞美工蜂,用自己的整个生命为它人酿造甜蜜。我多想继续在这田野里聆听蜜蜂唱起的春天之歌啊!

  1983。3。22

  

  

  

  

  

  

  上一章 安德森文集 下一章(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