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安晓玲文集 > 《红楼梦》号外5从批语中删除落款脂砚的真相

《红楼梦》号外5从批语中删除落款脂砚的真相

目录

  当将今本《丙子本》(庚)同《蒙府本》和《戚序本》对比时,一些人[1、2]发现:不仅正文的内容存在差异;而且特别明显的是,后两者的批语中,落款“脂砚斋”统统被删除,许多都用“也、耶、了、奈何、如见、妙甚、确妙、却极、却董窍”等词取而代之,因而提出一个设想,被认为是红学研究的一大成果:发现一个新版本,称之为“立松轩本”它是《蒙府本》和《戚序本》的母本。通过大量分析论证,证明“立松轩”不仅出现的时间早,而且很有特色。其特色主要有:书中的每一回,都有回前回后总批,这些总批显然是“立松轩”本人的批语,正文中也有一些有“立松轩”属名或有其语言特点的夹批[3]。是不是真的曾经有过《立松轩本》呢?

  本文专门探讨删去“脂砚斋”的人到底是谁?进一步证实《立松轩本》纯属“莫须有”的猜测!

  今本《戚序本》中的评语最多,回前批有65个回目;回末总评有73个回目。通过深入研究,笔者发现:在《120和红楼梦定本》上,曹頫没有写出这么多回目的回前回末批语。凡是深入分析该回目的创作思想、意图、手法、人物和情景的内在关系者,是曹頫所写,如文献[4]中提出的;否则都是后人编写或者伪造的。

  笔者在考证[2]中得出:存在一个至今尚未出现的《120回红楼梦定本》,它是《程乙本》在曹家专卖店出售后,曹頫花去几年的时间精心修改出来的。他主要做出下列改动:

  1)去掉全部不雅文字和删除部分少女怀的描写;

  2)修改了部分回目的不合理文字;

  3)新写出许多回目的回前和回末总评、改动了大量双行夹批以及删去了许多欠妥的批语,尤其是侧批,并且将批语中“脂砚斋”的落款剔除,同时也删去所有眉批的落款,但没有再使用其他词汇替换(实例见下)。

  因此,笔者得出一个十分新奇的结论:凡是在批语中删去“脂砚斋”的落款,又使用“也、耶、了、奈何、如见、妙甚、确妙、却极、却董窍”等词取代者,不但不是曹頫删去的,而且连“立松轩”也不是。因为,既然是“立松轩”剔除的,为什么不少“脂砚”清除后,不做出任何“标记“,而只有一部分“脂砚”被更换成“其它的词汇”呢?这种现象也是提倡《立松轩本》论者,无法解释的死结!笔者认为:凡是采用其它词汇取代“脂砚”的评语都是另外一个人所写;他把落款“脂砚斋”删去后,再更换成以上词汇。

  一、落款“脂砚斋”批语统计

  以第16回为例,对落款“脂砚斋”的评语进行统计,就可以看出删除落款的规律。

  1)【丙子本双行夹批:所谓“好事多魔”也。脂砚。】,【甲戌侧批:所谓“好事多魔”也。】,【【戚序本和蒙府本双行夹批:所谓“好事多魔”也。奈何】】。

  2)【丙子本双行夹批:一段收拾过阿凤心机胆量,真与雨村是一对世之雄。后文不必细写其事,则知其乎生之作为。回首时,无怪乎其惨痛之态,使天下痴心人同来一警,或可期共入于恬然自得之乡矣。脂砚。】,【甲戌双行夹批:一段收拾过阿凤心机胆量,真与雨村是一对世之雄。后文不必细写其事,则知其乎生之作为。回首时,无怪乎其惨痛之态,使天下痴心人同来一警,或可期共入于恬然自得之乡矣。脂砚。】,【【戚序本和蒙府本:一段收拾过阿凤心机胆量,真与雨村是一对世之雄。后文不必细写其事,则知其乎生之作为。回首时,无怪乎其惨痛之态,使天下痴心人同来一警,或可期共入于恬然自得之乡矣。】】

  3)【丙子本双行夹批:独这一句不假。脂砚。】,【甲戌侧批:独这一句不假。】,【【戚序本和蒙府本双行夹批:独这一句不假。】】。

  4)【丙子本双行夹批:垂涎如见,试问兄宁有不玷平儿乎?脂砚。】,【甲戌双行夹批:垂涎如见,试问兄宁有不玷平儿乎?】【【戚序本和蒙府本:垂涎如见,试问兄宁有不玷平儿乎。】】

  5)【丙子本双行夹批:补前文之未到,且并将香菱身分写出。脂砚。】,【甲戌侧批:补前文之未到,且并将香菱身分写。】,【【戚序本和蒙府本双行夹批:且并将香菱身分写出来矣。】】

  6)【丙子本双行夹批:问得珍重,可知是外方人意外之事。脂砚。】,【甲戌双行夹批:问得珍重,可知是外方人意外之事。】,【【戚序本和蒙府本:问得珍重,可知是外方人意外之事也。】】。

  7)【丙子本双行夹批:于闺阁中作此语,直与击壤同声。脂砚。】,【甲戌双行夹批:于闺阁中作此语,直与击壤同声。】,【【戚序本和蒙府本:于闺阁中作此语,直与击壤同声者也。】】

  8)【丙子本双行夹批:再不略让一步,正是阿凤一生短处。脂砚。】,【甲戌侧批:再不略让一步,正是阿凤一生短处。】,【【戚序本和蒙府本双行夹批:再不略让一步,正是阿凤一生绝断处。】】。

  9)【丙子本双行夹批:写贾蔷乖处。脂砚。】,【甲戌侧批:写贾蔷乖处。】,【【戚序本和蒙府本双行夹批:写贾蔷乖处。如见。】】。

  10)【丙子本双行夹批:人处如此。忽又写到利弊,真令人一叹。脂砚。】,【甲戌侧批:阿凤欺人处如此。忽又写到利弊,真令人一叹。】,【【戚序本和蒙府本双行夹批:阿凤欺人处如此。忽又写到利弊,真令人一叹也。】】。

  11)【丙子本侧批:园中诸景,最要紧是水,亦必写明方妙。余最鄙近之修造园亭者,徒以顽石土堆为佳,不知引泉一道。甚至丹青,唯知作山石树木,不知画泉之法,亦是恨事。脂砚斋。】,【甲戌侧批:余最鄙近之修造园亭者,徒以顽石土堆为佳,不知引泉一道。甚至丹青,唯知作山石树木,不知画泉之法,亦是恨事。】,【【蒙府本侧批:园中诸景,最要紧是水,亦必写明方妙。余最鄙近之修造园亭者,徒以顽石土堆为佳,不知引泉一道。甚至丹青,唯知作山石树木,不知画泉之法,亦是恨事。】】

  12)【丙子本双行夹批:调侃“宝玉”二字,极妙!脂砚。】,【甲戌本双行夹批:调侃“宝玉”二字,极妙!却极。】【【戚序本和蒙府本双行夹批:调侃“宝玉”二字,极妙!却极。】】。

  13)【庚辰双行夹批:更妙!愈不通愈妙,愈错会意愈奇。脂砚。】,【甲戌本双行夹批:更妙!愈不通愈妙,愈错会意愈奇。却董窍。】,【【戚序本和蒙府本双行夹批:更妙!愈不通愈妙,愈错会意愈奇。却董窍。】】。

  从上面可以清楚地看出:(1)第2、3、4、8和11条删去“脂砚斋”落款后,在《戚序本》和《蒙府本》的评语末尾不加任何词汇;(2)其余各条的末尾,则用一定的词汇标记;如奈何、来矣、者也、如见、也、却极、却董窍等。

  认为是“立松轩”删除了“脂砚斋”解释不通:既然都是他一人删除的,为什么将一部分的“脂砚斋”替换成其它词汇?合理的解释是:由两种人在进行落款“脂砚斋”的删除。笔者的推测请看下面。

  另外,从上面还可以看出一个现象:《甲戌本》的评语内容与《丙子本》(庚)相同,但表达的形式则不同。第1、3、5、8、9、10和11条在今本《丙子本》(庚)里,是双行夹批;但是,在《甲戌本》中则写成侧批。

  二、《戚蒙本》批语的来源

  许多在《丙子本》中带落款“脂砚斋”的评语在《戚序本》和《蒙府本》中都没有(如上面的第1、5、6、7、9、10、12、13条等),说明它们在《120回红楼梦定本中》已经被曹雪芹删除了;当石印《有正本》(即今本《戚序本》)时,由荻葆贤重新加进《戚序本》里。

  上海有正书局老板荻葆贤在石印《国初抄本原本红楼梦》(简称《有正本》)之前,曾经登报有赏征集《红楼梦》的批语。1911年11月25发行的上海《小说时报》第十四号上,刊载了有正本上集出版的广告。提出:“无论顶批、总批,只求意妙论,一俟再版即行加入。兹定酬例如下:一等每千字十元,二等每千字六元,三等每千字三元”

  他除了从中录用了选中的批语外,也从当时徐星署收藏的《丙子本》和胡星恒收藏的《甲戌本》中选取双行夹批、侧批和眉批。其中不少批语的末尾都带“脂砚斋”的落款。为了与《戚序本》中“批语”都是没有“脂砚斋”落款的做法保持一致,由他将“脂砚斋”或“脂砚”删去。好才荻葆贤还有点良知,凡是由他去除的落款,都采用另外一个词汇标记出来。这就是出现“奈何、如见、妙甚、确妙、却极、却董窍”等不知何意的标记的原因。

  笔者估计:《甲戌本》和《丙子本》的不少脂批很可能是由陶洙提供的,在他的手里有《甲戌本》的自抄本以及他可以从徐星署借到《丙子本》。用上面“也、耶、了、奈何、如见、妙甚、确妙、却极、却董窍”等词取代脂批中的“脂砚斋”也可能是陶洙的“杰作”这一猜想的根据是:陶洙在临死前,于1961年卖出的《蒙府本》里面,有《戚序本》(或《有正本》)的全部更换成上述词汇的脂批。由于是他提供的,因而他通通补写进《蒙府本》里。若不是他提供的,他岂能全文抄入由他收藏的《蒙府本》中?

  可见,之所以《蒙府本》同《戚序本》的回前回末批语存在一定的印证关系,完全是陶洙在《蒙府本》中选录了《戚序本》上的部分批语。如果说,《戚序本》集“伪脂批”的大乘,那么《蒙府本》则是集“伪脂批”的小乘。

  上述解释也存在有待确定的问题:上面许多“带尾巴”的评语都是双行夹批,这等于说,《蒙府本》是一部残缺本;由陶洙补纳齐全,将上述批语补抄进正文里。由于笔者看不到《蒙府本》的原本,无法鉴别真伪。只好等有条件的先生去研究。

  如果《蒙府本》不是由近代人补抄的话,那么补充脂批“带尾巴”的人就只有是古代伪造《戚序本》和《蒙府本》的人了。由于他采用的底本“转让80回《石头记》”(对《戚序本》)和“最早80回《石头记》”(对《蒙府本》),里面本来就具有与今本《丙子本》(庚)相同的评语;因此不必重新补加,只要按照《120回红楼梦定本》修改即可。凡是“底本”上有落款“脂砚斋”的脂批,而在《120回红楼梦定本》上又没有者(说明它们已经被曹頫删除了),伪造者便将该脂批的“落款”涂抹掉,并更换成其它词汇(如上)加以“标记”以示区别。这一规律的揭示:充分表明,古代人比近代人更尊重原著,不随意妄改或篡改!这一解释还有一个好处,即说明《戚序本》和《蒙府本》是同一个人伪造而成,因而两者的脂批替换词完全相同。

  总之,曹頫在定稿《120回红楼梦》时,去除了眉批、侧批和双行夹批中的落款,但未加入其它词;所以,凡在脂批的末尾出现落款者(包括“立松轩”)都不是原著;如果采用其它词取代“脂砚斋”如:了、也、矣、奈何、如见、却极、却董窍等者,则是后人删除了“脂砚斋”后所作出的标记。

  相关资料(检索互联网)

  [1]郑庆山《立松轩本石头记考辨》(节选),也是红楼梦里人,百年派,2009-1-7

  [2]安晓玲:九评土默热红学:“拙道人及其“立松轩本”在哪里?

  [3]土默热:再谈《红楼梦》版本源和著作权问题

  [4]安晓玲:《红楼梦》的新发现(7):找到了《蒙府本》回前回后总评的作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