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安晓玲文集 > 新探红楼(58)《红楼梦》作者的探讨

新探红楼(58)《红楼梦》作者的探讨

目录

  新探红楼(58):《红楼梦》作者的探讨

  安晓玲

  (本文可以自由转载)

  一、当前有关《红楼梦》作者的看法

  两百余年来,关于《红楼梦》的作者众说纷纭,争论没过完。总的说来,所提出的《红楼梦》作者,可以分成两类:

  1)曹姓人士:

  一些人提出,《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他的祖父曹寅[1],或者伯父曹顒[2],或者父亲曹頫[3]。

  主张《红楼梦》是曹雪芹的长辈所作,其理由主要是:曹家被抄时,曹雪芹才13岁,他不可能写出宫廷的气派,曹家的豪宅与大观园的气势和细节、衣冠穿戴、以及饮食器具、人际关系、贵族的习俗等等。这些钟鸣鼎食的繁华生活需要亲身经历和感受,才能像《红楼梦》那样写得细致入微,有如亲临其境。当然,有人不同意这种分析,认为作家可能通过阅读相关的资料和发挥想象的才能,描写自己未经历过的事情。

  笔者提出一些曹雪芹根本不可能想象到和写得出的内容是:贾宝玉同林黛玉、薛宝钗、袭人、晴雯、金钏、红玉、五儿等之间关系和纠葛的细节,尤其是宝玉同丫鬟之间蒜皮的琐碎关系;从大约4岁起就进入平民生活圈的曹雪芹完全不可能有许多美少女围着他转圈,任由他摆布。像林黛玉初进荣国府、贾妃省亲、刘姥姥进大观园、在大观园贾宝玉同“众多美少女和丫鬟的打闹和嬉戏等场面和活动”的记式追述,没有亲身经历是没法写的如此生动、具体和详尽的。而且,也没有这些记式记述方面的资料可供查阅和参考。这样一来,《红楼梦》的作者的确不是曹雪芹。

  2)非曹姓人士:

  主要是反清复明的人所推荐的。有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是清初大文豪洪升[5],甚至是崇祯帝朱由檢[6]。这些人主要从《红楼梦》中人物名称和个别事情做文章,牵强附会地引到所想象人的身上,而不管它们同大部分情节和《红楼梦》中的其他内容是何等的不符合。《红楼梦》就算是通过描写贾家由兴变衰,隐了清朝未来的衰败,又能怎么样?顶多是让反清复明人士出出气:我大明虽然亡了,你清朝也会灭亡等等,又有什么作用呢?何况广大读者,没有几个会特意对《红楼梦》咬文嚼字,采用《红楼梦》的特殊解读法(如寻找谐音字或拆字等)挖空心思去寻找反清复明的线索。所以,有关《红楼梦》作者是明朝遗老遗少的论述,只能令人产生对大明末日的哀叹,觉得这些人不过是在历史车轮前无力、悲哀地嘶喊而已!

  二、对《红楼梦》作者的分析

  如果采用没有风月繁华生活的深刻体念作为否定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话,那么利用同样的理由也可以否决曹雪芹的长辈是《红楼梦》的作者;因为《红楼梦》里,有大量的篇幅是刻画下层人物的。

  《红楼梦》小说的许多回目是关于下层人物的深入生动的描写;例如:同恋者(第7、9、28、47、58和75回等)、大闹学堂(第9回等)、倪二(第24回)、鲍二夫妇(第40、65回)、刘姥姥(第6、40回)、燕妈(第59回)、柳家的(第61回)、秋桐吵架(第69回)、蒋玉菡(第27、29回)、贾芸的钻营(第24回等)等等,没有同这些人物的接触,是无法写得如此生动细腻的。而曹寅、曹顒、曹頫三人出身于贵族,接触的都是达官贵人;曹寅还是康熙的伴读和侍卫,他们不可能深入到下层人物之中,观察、了解他们的习和言行。4岁的曹雪芹曾经在狱王庙附近和乞讨两年,迁居到北京,基本上是与平民打交道,在不富裕条件下长大,唯有他才能对下层人物进行入微的观察和惟妙惟肖的写作。这样一来,《红楼梦》的作者又不像是曹寅、曹顒、曹頫等贵族人物了。

  若采用笔者在拙文[7]中提出的观点,即可解决这些矛盾,圆地解释上述问题。由于曹寅写出《金陵十二金钗》,已经出家的曹顒完成了“一生回忆录”(即情僧录)的写作,曹頫把两者改写成《风月宝鉴》,而曹雪芹在《风月宝鉴》的基础上,增扩成《红楼梦》。有关上层人物和环境的写作是曹寅、曹顒和曹頫三人完成的,《红楼梦》中宝玉与黛玉的内容基本上取材于曹颙的“一生回忆录”;对下层人物及其生活的描述则是曹雪芹的手笔,因此在初期版本《庚辰本》中出现大量不洁文字和下层人物的生动语言。这些猥词和对话,贵族人物曹寅等是绝对不会说和自行编造出来的。

  笔者根据对《红楼梦》许多回目的正文分析,认为这部名著的作者应该是曹頫和曹雪芹(曹頫写作的内容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二)。《红楼梦》中许多矛盾和前后不一致,也是因为他父子二人先后进行创作所造成。首先是曹頫写出《风月宝鉴》、后来由曹雪芹在《风月宝鉴》手稿的基础上,扩大描写的范围,将《风月宝鉴》主要述说“女儿国”扩展成速写人生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且男女都写,同时把他曹家的兴衰过程和原因也公布于众。详情请看拙文[7~9]。

  至于《红楼梦》的作者是一批非曹姓人,纯粹是对清不的人们人为设想出来的。理由很简单,既然是一部政治小说,为何要点名提出由曹雪芹来“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为何《红楼梦》故事的发展与曹家的兴衰吻合,而且《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可以同曹家成员基本上对上号?(详情请看拙文[10])。为何大量篇幅尽写一些零狗碎的小事、吃喝玩乐、一群女子叽叽歪歪地怄气和打闹,拖沓、冗长、累赘、枯燥乏味,以致很少人从头到尾细读的。如此阅读效果的政治书对政治还有什么作用?组织一大批大文人集体编写出这样一部政治小说[5]值得吗?!

  相关资料(检索互联网)

  [1]刘一心:再谈曹寅(雪樵)与《红楼梦》(4),红楼艺苑,学术研究,2006-10-27

  [2]春风化雨:找回逝去的作者,还原真实的红楼--曹顒说,艺苑论坛,石头记,学术研究,20006-2-20

  [3]张登儒:《红楼梦》真正作者是谁?,红楼艺苑,学术研究,2008-6-21

  [4]阎肃林:《红楼》内幕及曹雪芹、孔梅溪生平概论,红楼艺苑,学术研究,2007-12-10

  [5]土默热:业余研究者解密《红楼梦》称作者非曹雪芹,搜狐网站,搜狐文化,2006-12-04

  [6]温外姓:温外姓挖出《红楼梦》真正作者朱由檢,红楼品茗,红楼文库,2008-03-09

  [7]安晓玲:新探红楼(42):大小贾宝玉的产生

  [8]安晓玲:新探红楼(43):谁是石头和神瑛侍者

  [9]安晓玲:新探红楼(45):《红楼梦》人物年龄的矛盾

  [10]安晓玲:新探红楼(69):贾家与曹家成员的对应关系(待发表)

  

  

  

  

  

  

  上一章 安晓玲文集 下一章(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