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安晓玲文集 > 洗脑(3)古代守城的洗脑

洗脑(3)古代守城的洗脑

目录

  每个县城,都是采用城墙包围。在城墙顶部的外侧,都清一地修砌雉堞。从古至今,雉堞的下半部为女墙,女墙上建城垛(也称垛墙),城垛与城垛之间形成垛口,排列如齿状。“垛口”供守城人员探出身子,攻击敌军。因城外敌军的弓箭手,往往伤处在垛口的守城人员或者敌军依靠云梯从垛口冲进雉堞之内,而使守城失败。

  敌我双方在垛口的争夺战,往往非常惨烈,惨不忍睹!

  直到上世纪初,这种古老的守城战术沿用了五六千年,没有改变。笔者在小说《换魂Ⅱ》中,提出一种崭新的城墙雉堞结构,可以令守城人员打击入侵者,保证城墙牢不可破。请看下面的描述:

  第二天,副帅伊莫宁进大营请示:

  “主帅大人,今天要不要出战!”

  “怎么不出战?不搞什么他妈的‘兵对兵、将对将”了。从四个城门发起进攻,到城内烧杀抢,充分吊起官兵的胃口。由你去指挥,快去!”

  浩浩的攻城铁军,带着近千架云梯,冲向南城门,伊莫宁想集中兵力突破一点。可惜,当把云梯架在城墙的外墙壁上时,才发现:此城墙的结构特殊,除了比一般城墙高一米余外,还带一个墙檐,向外伸出约半米。墙檐上面是70度的斜坡,下面是50度斜坡,由整块石头雕凿而成。在墙檐下大约一米处,有两排长方形孔,平行于墙檐;相互成“品字形”错,使从城墙内伸出的刀和羊角叉没有死角。

  所有云梯最高只能达到长方形窥视孔的下面。士兵们纷纷涌向云梯,一个接一个往上爬,都想首先进城内享受抢劫的待遇。可是爬在最上面的士兵,因为外凸墙檐的阻挡,无法进入城墙内。相反,从长方形孔伸出的刀,把他们砍伤或戳穿身体,带着惨绝人寰的叫声摔了下去。

  因位于云梯最上面的士兵一批批掉向地面,使士兵们再也不敢把头伸到城墙上的窥视孔。个别体力大、轻功好的士兵,纵身到墙檐的上方。由于墙檐上面是成70度角的斜面,根本无法站稳,而活活摔了下来。同时,在这些斜面之后,有守城铁军手持长柄大刀站在那里等着。

  良久,进攻铁军想出了进城的方法,把外凸的墙檐推掉和捣毁。位于云梯顶部的5名士兵,捆麻绳,把上的绳子连在云梯杆上。5人合拿一,顶端顶住墙檐,高喝一声,合力顶向墙檐。这时他们才明白过来,为何墙檐下方也是倾斜的平面。大部分力不是推向墙檐,而是被倾斜面推力分成大部分的拉力,将他们5人拉向离开城墙;同时,军的着力点也不断移动,奔向墙檐的边缘。几番努力,都不能撼动墙檐分毫,差点把整个云梯拉开,离城墙壁。

  大部分“推顶”墙檐的军,被从窥视孔伸出的羊角叉叉住,推出墙檐;得士兵只好放弃军,以免跟着离开城墙。

  伊莫宁只好下令,停止云梯攻城,等以后加长云梯后再说。

  *****

  经过数天紧张地制造和改装云梯后,惨烈的云梯攻城战开始了。大约一千五百架云梯,架在城墙的墙檐上。在南城门两边,几乎是一个接一个的云梯并排而立。云梯旁站了铁军,等侯攻城的命令。当伊莫宁发出“攻城开始”的命令后,士兵们纷纷地往上爬。

  守城铁军从长方形窥视孔看到云梯上爬着士兵后,就伸出结实的羊角叉,叉住一云梯杆,由两名铁军士兵合力向前推;两羊角叉把一架云梯推向他们的后方;向后倒去,连人带云梯摔向地面。

  从窥视孔伸出的羊角叉实际上是一很长的木,顶端装着铁尖锥,尖锐锃亮。下面绑着一五寸长、带刀刃的垂直铁。既可叉住云梯杆,向外推;又可作武器,杀伤敌军;还可以割断攻城软梯的绳索

  一架接一架的云梯倒了下去;云梯摔断,死伤无数。

  在云梯大部分倒向地面时,几十名进攻的铁军推出两座巨型的进攻堡垒。三面铁皮包裹,高度超过城墙。8个木伦将进攻堡垒缓缓推到城墙的前面。“进攻堡垒”向城墙的一面,立着两架大木梯,长数丈。当它停止移动后,两架木梯放下来,头部搭在城墙的墙檐顶上。这时许多士兵一个接一个冲进堡垒,沿梯子爬到顶层;再从进攻堡垒走出,踏着木梯上面的木板,奔向城墙。

  这时进攻战几乎全部停止,大家都伸脖子观看自己一方的士兵从天桥冲进敌城,直羡慕他们首先享受发财和玩女人的鸿福。令人高兴的是,守城官兵居然没有反应,毫无对策;乐坏了走在天桥上面的士兵。当最前面的士兵踏到城墙边缘时,只见城墙上,每个木梯两旁各站着十几名守城的铁军,双手紧握长长的羊角叉,指向自己;还来不及反应,五六把羊角叉把他的双腿刺成血模糊,发着惨叫声倒向城墙外的地面。

  他后面的士兵一纵身,想躲过前面的羊角叉;当他落向城墙顶部的地面时,被七把羊角叉捅进躯体,当即毙命。天桥上看见死去士兵的惨状,无不心惊胆颤;其中几人自己向城墙外地面倒去,以免断气前,双足疼痛。

  走在天桥上的进攻士兵,无一例外,都被站在城墙上的守城士兵用羊角叉刺伤或砍断腿,一个接一个地摔成饼。

  伊莫宁越看越丧气,心里佩服马哈诺迪总督的智慧。当二百余名士兵摔死后,他下令停止士兵奔向天桥,退出进攻堡垒;继续利用云梯攻城。

  随着时间的推移,架在城墙上的云梯越来越少,最后绝迹。伊莫宁在沮丧、称佩的同时,又感到马哈诺迪总督的仁慈,没有派出军队出城,追杀惨败的平叛军。

  拉提大元帅在主帅帐篷里召集全体武将开会,谈论如何攻城。大家一致公认,这是一座攻不破的铁城,只会使士兵死亡增多。拉提最后无法可想,只好下令撤兵。

  ****

  从上面可以看出,只要对城墙的“雉堞”作出改进,就可令城墙坚不可摧。可以,几千来的争战,就是没有一个古代人改进城墙雉堞的结构。由此可见,“洗脑”多么可怕,其威力何等巨大!它可以封闭五六千年人们的思想和智慧,对古老的雉堞结构及其弊端无人提出质疑,设法改进。最初的雉堞结构一直沿用下来,直到今天!

  也许有人会提出采取火药攻城。黑色火药是我国在公元808年以前就发明的,直至10世纪才用于军事。因黑色火药爆炸时的威力和猛度不够大,而城墙很厚;且内部是夯土,韧大,因而造成的破坏效果小。守城人员采用强力弩箭,就可以将城外发火炮的敌兵杀;对重镇城市,城墙很高和极厚,在角墙的平台上设置火炮,即可摧毁敌兵的攻城火炮。所以,大部分的攻城战术仍旧是云梯和软梯,一直沿用到在几千年后的近代大炮诞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