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爱玥儿文集 > 品砚

品砚

目录

  有一方老砚作为案头清供,莫不是件雅事了。

  握得一方古砚,和古人做一段时空的对话,虽不能悟得兰因,亦能清心雅,得一丝禅意吧。试想,一个安静清秀的女子,十指青葱,兰花指轻握一枚素墨,在一方老砚上细细地磨着,墨沉烟水起,屋飘着墨的芳香,室散发着雅的韵致,真有说不出的古意。窗外是月朗星稀,室内有温馨的暖意,光就在你我的身边,就在这细细的研磨中逝去,真是一件又雅致又美妙的事情。古老的中华文化就在这一方古砚中记载,传递,那底蕴,那排场,那沉静,是释卷抒怀的一种洒

  砚,多以石制,也有木砚、瓷砚、玉砚、竹砚、铁砚…而最多的要数石砚。这一方方砚,有自然的灵气,具山水的钟秀。落在文人的手中,用做文房里的排场,就更添了几分玩味。

  它古朴、清寒,却又透着一种高贵。真正上品的砚,不见得多花俏,造型简单却又刚劲有力,发墨良好,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细腻温润,仿佛手握笔在泛黄的宣纸上书写着的男子,那繁花似锦只在心中,这份怀,这份坦,亦是难得的。

  端石砚、澄泥砚、洮河砚、歙砚、红丝砚…这些名字多稳妥,透着文化的气息。这些砚虽产地不同,品质不同,却各具风,或儒雅或妖娆,或清俊或朗逸,这种美是厚重而又令人陶醉的。还有一种“墨写朱批两不误”的双履砚,一砚两池,一边是墨水,一边是朱砂,这种巧妙的结合也是匠心独运。

  这些砚,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挥作用,是一种欢喜,能够在漫长的岁月中被保存,被发扬,又是一种欢喜。对于一个收藏爱好者或者是文人,如能寻得一、二,即是最大的足。

  砚所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古朴,简拙,似乎除了文化韵味外,没有可欣赏的地方,其实,这一块块砚中,也隐藏着许多玄机。有的砚上刻着禅味深远的文字,读后让人深思。有的砚不着一字,随形而喜,也尽得风。更雅致的砚正面或者背面都雕刻着纹饰或图案,就更有一层意思了。一首小诗或一句禅意深远的话,或者是一朵牡丹,一池清荷,一瓶老梅,真是雅致之极,心静时细细玩味亦不失为一种妙趣。

  在研究古砚的一篇文字中读得这样一句话:“夫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惟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这砚上的文字如古砚一样清高与孤绝。使得一点素心,褪尽了人间烟火。

  苏东坡说:“我生无田,食破砚。”古人把自己的一方砚,看做一块田,用笔耕耘,用墨灌溉,用纸来承载,结出来的当然是雅之又雅的文字之花。从这一方方砚里淌出了唐诗、宋词、元曲,也淌出了四大名著、诗经、楚辞…那青灯黄卷、素墨古砚,还有那孜孜不倦认真书写的人,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现如今,很少有人再用砚了,除非是专修书法或者收藏的大家,否则连笔也很少用了,这真是一件遗憾的事情。我没有砚田,却总是喜欢着,在眼中,在心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