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阿斌呢喃文集 > 游杨岐山

游杨岐山

目录

  杨岐山位于萍乡市上栗县境内,距城区25公里,杨岐山古称翁陵山、漉山,海拔约1000米。杨岐山层峦叠翠,山势嵯峨,四时秀,气候宜人。

  相传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杨朱到此,因山大路杂,面临岐途,失方向,凄怆泪下,后人因此而将此山名为杨岐山。不过这种说法有无根据,现在已经无从查考了。但它以峰峦之旎,溪涧之蜿蜒,岩石之突兀,云雾之绕,岚光之掩映,成为古今游人的慕游之处。是一个以优美的自然景观为外延,以丰厚的人文景观为内涵,构成融自然风光和宗教文化为一体的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从山下远望杨歧山,这几年有不下百次了,每次想去游览,可是又没有时间,真感到有点遗憾。

  去年暑假,终于有了时间。于是,我和几位朋友约定去登杨歧山。是,偏偏天公不作美,早上下起了细雨。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天是灰的,心是沉的。但是,我们还是没有改变时间,仍约好清晨出发,人齐了,我们冒雨朝杨歧山出发。

  一路上,是雨是雾,我们辨别不清,只见灰濛濛的一片,把老大的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杨歧山越发显得神秘了。雨越下越大时,我们就停下避雨,雨小了,我们又冒雨前行。这样,人朝上走,水往下进山沟,又进山脚下的水库。这时,我们不时向身后山下眺望,又是骄傲,又是耽心;骄傲,我们已经来到半山,耽心,我们走不了另一半的山路。

  云薄了,雾又上来了。我们走走歇歇,歇歇走走,路一直是比较宽整的,只有探出身子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站在深不可测的山沟边,明明有水,却听不到水声。

  过了仙人桥,攀登杨歧山的S形盘道,杨歧寺离我们比较近了。由于山峡迂回曲折,反而望不见它。路旁野花野草,什么形状都有,什么颜色也有,挨挨挤挤,我特别喜爱兰花,于是摘了几朵,好象小孩子似的,直到会朵全焉了,才带着抱歉的心情,丢进山沟里,随水漂去。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艰难行走,终于在12点钟左右,到达杨歧寺。

  心还在跳,脚还在抖,人到底还是上来了。我站在寺门口,轻松愉快,思绪万分,正如朱自清所说:“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一个自由人”走进寺内,一眼看见的是一尊大佛像,这是观音菩萨,菩萨两旁立着两个小童,菩萨、小童,形象栩栩如生,实在是少见的佳神之作。一般庙宇的佛像,往往不是平常,就是怪诞,造型偶尔美的,又不象是中国人,比不上她的真,亲切。正面当中的横匾上写着几个刚劲有力的行书字———“名扬天下”无名的书法家有很深的造诣,字体才会如此藏苍劲有力,又娇柔秀气。不是同学提醒我的话,我还会欣赏下去的。接着去参观了“油盐塔”鉴真和尚的徒弟乘广法师和惠能法师的墓地,墓顶是圆形的,塔碑是两个用石头凿成的,据北京建设局的一位工程师说,这样的建筑在我国也是少有的,这说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接着有参观了“文廷式”墓、“方竹林”、“唐柏”、“唐碑”等等。

  看着,走者,欣赏着,品位着,评论着,感叹着,不知不觉中,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了,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要离开了杨歧寺了,不是明天还要上班的话,我们还会待下去的。在回家的路上,朋友们个个谈笑风生,个个都感到格外的兴趣盎然。

  

  

  

  

  

  

  上一章 阿斌呢喃文集 下一章(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