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阿刊布文集 > 家乡小吃

家乡小吃

目录

  豆饼

  湖北豆饼是有名的美食,可惜现在知道、好吃的都不多。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老陶珠路豆饼,四、五十岁的老宜昌人大都刻骨铭心。那时美食不多,鲜美脆的豆饼就成了珍馐佳肴,要想吃上一回、还得诚心发愿,因为排队的人多,从早到晚络绎不绝。以前民主路9号有一对老年夫妇做的豆饼非常好,味道脆泽金黄。令人垂涎滴,可惜后来搬家、再难一尝美味。现在陶珠路靠解放电影院一侧的小巷中,新开一家绿豆饼专号,吃起来鲜香酥脆,也算可以寄托旧念了。

  制作:选用上好的大米、绿豆、黄豆浸泡两,再细心研磨成浆,然后摊成面皮,也可在面皮中加入一枚鸡蛋,然后在面皮中裹入糯米,肥瘦相间的丁,拌上盐、姜、蒜、辣椒,包成四方形状,在平地锅上煎制烹即可。口感外焦内软,酥香滑。

  凉虾

  说到凉虾,先想到的却是齐白石的虾画,微微波澜、淡然自在,很有闲趣。凉虾也有此意旨,它虽不能裹腹,却衬心解渴。端在手上,望着在清水中做碧波漾的凉虾,似若白玉翩然翻舞,沁沁凉爽,微微甜蜜,即可赏心悦目又能品茗玩味,真是驻足小憩的衬心之乐。致祥路有一家“郑信记”是凉虾较有特色的去处,在桌前笼一排盛放凉虾的器皿,像很大的酒杯。一溜是色彩缤纷的品种:金黄的玉米、乌亮的黑米、晶莹的白米,还有柠檬、橙汁儿、葡萄味的凉粉,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制作:凉虾本是云南小吃,不知何时传到内地,会做的大有人在,只是做法稍繁、高手无多。其制法是用大米磨成米浆,在锅内清水烧开,将米浆徐徐淋入,边淋边搅,后注入清石灰水,改微火煮至糊状,再将米糊趁热放入漏勺,进冷水中即成。因形似虾状,因此命名。

  萝卜饺子

  宜昌小吃大多是“舶来品”只有萝卜饺子是独一无二的本地特产,外地人都不知道萝卜还能炸制成小吃。萝卜饺子虽好,也得看季节。逢着萝卜上市,那多半不久,街边、市场、小巷的路口就有一准香的萝卜饺子馋人,叫外地的游客觑见,总是非常希罕。不过吃萝卜饺子还有经验,那就是价格高的,自然要比一般好,原因简单,一般人只怕贵了卖不出去,但高手只怕别人吃了还再来,自己忙不赢。

  制作:萝卜饺子好吃,做也不难。它的主要原料是大米、黄豆和红萝卜,用90%的大米和10%的黄豆浸泡5小时再磨成浆;萝卜切丝拌盐、蒜葱、辣椒粉等,有香菜更佳。油炸时,先在弯月状铁勺中放入底浆,再放上萝卜丝作馅,盖上浆,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即可。有心人大可一试,不妨看作是生活的闲情与浪漫。

  顶顶糕

  如果给食物加上一种定型,那么凉虾是属于夏天的,而顶顶糕就是冬天的景致。夜晚时,黄昏中,一个人在街上踽踽独行,或者和爱人、朋友结伴而行,遇到这样一个推着走的买顶顶糕的小车,不用费时,稍停片刻,就能在寒风中感受到一种圆润甜美的温暖。顶顶糕小巧,秀气,晶莹如玉,最上面一层温润桂花糖温柔暖心,热气飘渺,轻轻在你眼前袅娜飞翔,和眼前的凛冽形成那样强烈对比,使人觉得虽然冷,但生活亦然温馨。一种惬意、安然,俱在此时浮上心头。或相视一笑,或会心颜,这都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美好时光。

  制法:顶顶糕以大米粉、糯米粉为原料,放入特制的小木格内,加上一点红糖桂花,放在滚水的瓶口利用那浓浓的蒸汽,只需两三分钟,一块块小白糕就做成了。其特点是松软带糯,味清香甜正,最受老人和小孩的喜爱。

  赤花籽

  透明,细碎,斑斓多彩的果冻最是孩子们喜爱的零食。每当看到那些果冻,在我脑海里浮现的总是自然的赤花籽。那时候环境差、条件少,也没有这么多丰富多样的零食小吃,赤花籽就成了渡夏的小吃精品。那时都是家里自己做的,每每怀着急切的心情在旁边看着,等着,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总要被大人取笑嗔怪。好容易做好,急急放进碗中、拌上糖,吃在嘴里,甜甜蜜,清凉滑,比起果冻更加柔有趣。现在想起来,那一幅亲密娱的图像依然就在眼前。

  制作:将买回来的赤花籽用细纱布包裹起来,放在凉水盆里轻轻,要领是在水下,要讲赤花籽里的黏从纱布中渗透出来,融入到凉水中。同时把上好的石灰,放到一个白瓷碗里澄净,当赤花籽到合适的浓度,把白瓷碗里的清凉石灰水小心倒入盆中,碗底的石灰舍弃不要。这时轻轻搅动均匀,然后等上十几分钟,就可以食用了。

  烧麦

  记得第一次吃烧麦,还是在解放路的一家烧麦铺,现在是百货大楼旁的街心泉。吃的时候要排队,人多地方小,供应不过来,可惜以后,那家铺子搬走了。后来再吃就是草埠湖的小吃店,早上上学,过早都是它。现在那里也成了一家发廊。再后来就很少吃到正宗、味美的烧麦了。烧麦其实是外埠小吃,清朝光绪年间,方城县马玉亮(回族)始创。最初不叫“烧麦”叫“撮子包”后因其边像麦穗,遂改名“烧麦”

  制作:选大个水凌萝卜洗净切片,在锅内煮烂,用白布包好将水挤干剁碎;选较肥羊肋,剁碎成沫;大葱去皮、除叶,切成薄片,加入调料搅拌成馅。选细面粉用温水搅拌反复轧作剂,旋成饺子皮状,边薄有折纹,包馅装在面皮内,撮成上如石榴花下如灯笼的“烧麦”上笼蒸20分钟即成。吃时,从“烧麦”面的花口,加入适量蒜汁、清香油,香味美,清香扑鼻。

  凉面

  以前吃凉面都是在外,心里面吃着,但是老大不很放心。吃东西最要紧的就是卫生、干净,只是近来曝光出来的太多事情,都使人担心我们身边的饮食卫生。我是极喜欢吃凉面的,好在爱人贤惠,会这样的手艺,所以每每朵硕大开之际,就会好言央她辛苦为我操劳一番。其时,一家人围坐在餐桌边,虽然简简单单,热热闹闹,但手中的凉面,却是最称心干净的美味佳肴了。

  制作:凉面的品种很多,但都体现在佐料上,开始的步骤基本相同。首先用把碱水挂面,在水里煮第一道开就要捞起来,放在凉水里浸一下,沥干水分后盛到食用簸箕中摊开,用电扇吹凉,同时加入少量食用油拌匀,以防黏成坨。食用时直接加上做了,调拌即可,若是想吃热干面,可以盛在漏勺里,在热水里过一下就可以了。关键佐料是香油、芝麻酱、醋和蒜泥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