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阿刊布文集 > 父亲,是石头上的草

父亲,是石头上的草

目录

  记得中学的课本,有朱自清的《荷塘月》和《背影》,都是喜欢的。特别是《荷塘月》,还特意背诵。不过现在,喜欢内敛的《背影》。读过《背影》,就知道朱自清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对他父亲的感恩和怀念,汩汩而出,在一些细节上面,感觉的不是动作,而是心的颤栗,很有张力。

  但是,很少人知道,朱自清对待自己儿女,曾经非常残忍,因为他要创作和不耐儿女的打扰。比如两岁大的阿九,因为爱哭和认生,结果被朱先生按在地上打了一顿,周岁的阿菜,因为喜欢纠母亲,惹烦了他,又被生生的强按在墙角,足足三四分钟,后来更因此生了病。

  我想,那时倘有合适的避孕措施,朱先生大抵没有这么多子女,即使他完全养得起。朱先生后来忏悔说,那时年轻,锋芒太锐。都知道朱自清是饿死的,然而他并不是没有钱,只是发过誓不吃美国的面粉,临老了,锋芒依然。所以这不是锋芒的事,而是父爱的仁慈还没有展开。等到他年岁大了,慈爱盈,就体会到父爱的细致。

  爱人老家有个远亲,驼背,家穷,勉强供他读书到护校,毕业后又要深造,因为这样才有一点优势谋生。其时,家里已经空空如也,家徒四壁。老家的人,大多没有变通办法,因为思维和交通的因素,总是贫穷。之前,因为读书已经负债累累,每每旧帐未去,新帐又来,应急时哪里还借得到?而学费又不能等着慢慢去缴。他的父亲想来想去都无计可施,于是拿过一草绳,横过房梁撒手而去。那时,我和子说起此事,总觉得这人愚笨,因为死,并不能解决问题,剩下儿子和懦弱的母亲,不是更加艰难?不过后来,他却进了学校。原来,人们见他孤儿寡母,都动了恻隐之心,以前的旧帐也没人说起,还凑了钱让他缴学费。这才知道他父亲的死,其实是深有用意。倘不是时间紧迫,大约他也不致如此,有谁不愿意活着,可是知道生命的可贵,还要锐身赴难,就是父爱的真髄。

  以前读过一篇文字,说草看上去柔弱,然而,竟能在石头中生长出来。等我当了父亲,这样的感觉就多了。好像只是一之隔,见到和孩子有关的事,那种柔爱,就像深入骨髓的细胞,抓住我,再不会走开。一个父亲,我突然想到,自己的柔弱,都来自这个位置。

  柔弱,但不是懦弱,这是不同的。柔弱的意思是像水一样,平坦低下,在自己的儿女面前,多大的架子都可以放下来。但,一旦需要,他们又可以像洪一样,势如破竹摧枯拉朽,直到达到目的。前年的奥斯卡名片《美丽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代表。即使父子俩深陷囹圄,被困犹太集中营,父亲却在一片黑色的恐怖中,为儿子营造出一个美好的童年。最后,即使面对死亡,仍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走向刑场。这样的父亲即使柔弱,也是顽强和坚忍不拔。

  父爱,这种从所未有的感情,紧紧抓住我,使我可以爱更多的人。曾经以为,爱人总是很累,负着生活的要求,为了希望和憧憬的名目,每一种付出都需要时间和精力。但是,作为父亲,我酝酿很久,从知道她的生机开始,每天都在憧憬。把她的母亲送到医院时,正是凌晨,我一脸兴奋,等着见她。等来等去,总是别人的孩子先出来。等到见到她,心已经平静。我看着护士手上的小生命,紧闭着眼睛,苍白的脸上没有一丝血,一缕乌黑的头发油光水滑的搭在眉间,我上前,只是淡淡地问:男孩、女孩,有多重?

  等小家伙被抱走,我才感到自己的内心,开始充盈起来,是什么,一时没有体会,只是拿出手机,对着天空拨号。一个两个,三个,不一会儿,所有的朋友都通知到了。我靠在墙壁上,透着玻璃望向远处的桥索,想着朋友的祝福,想着朵朵的将来。旁边是我们的父母,里面,子还在手术台上。时间开始变得缓慢起来,一分一秒。我突然想去看那个小东西,一种不可抑制的念头像水般汹涌翻腾。大约就是从当上父亲开始,一切都开始发生了变化,自觉身上的担子,也与往时不同,我觉得自己变得柔和耐心了。

  父爱是伟岸的,像石头上的草,像草的茎,只要生发芽了,总要想方设法,见到广阔的土地和温暖的阳光。看似柔弱,其实,它的底蕴却是顽强和坚硬的,甚至更加甚于它们。

  

  

  

  

  

  

  上一章 阿刊布文集 下一章(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