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傲岸文集 > 结婚

结婚

目录

  L四十已愈——说实话,L对自己的年龄不曾象现在这样感。她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落魄,等她把结婚一事一再延迟的时候,已经发现自己不算年轻了。四十岁未结婚——她小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这将会成为她这辈子认为的最恐惧的事情。当然,她也不曾担心过自己将来会象现在这般境遇。实际上,过半的人曾经认为她会是最早结婚的,而她自己当然对此丝毫没有怀疑过。

  原来结婚失败也与骄傲有关,现在她认为从前能够谦虚一点嫁个难看点的也将就算结过婚了。但毕竟自尊怎么也不会允许,甚至,到现在当她想到(一如她的小女孩时代的幻想)自己将会有无比美妙的爱情生活时,也感到随便结个婚是非常不可取的了。

  她觉得自己并非内心冷酷,或者不愿轻易接纳。从小学开始,她已经思想早地宣称自己唯一的梦想就是有一个英俊的丈夫和完的家庭。这种梦想似乎在事业有成的中年妇女中才会普遍,而且多属后者(英俊与否估计是一般人不会轻易奢望的,因为算是比较难以实现的事情)。

  L当年在自己的房间里贴了屋子的男人肖像,虽然都是已经作古的伟大男人,比如拿破仑以及李白。屋子都是,那是年轻时候的伟大梦想。希望娶一个集这些伟大男人优点于一身的男人。她甚至到现在还没有思考这种梦想实现几率多少的问题,而是为曾经拥有这样的梦想而感到骄傲,并且那个时候,总是会以为这样的男人就要来了。

  L现在的房间的肖像都已经残旧不堪,L也几年未曾整理。很明显她已经对原来天真的错误幻想有着觉悟的意识。但她终究难以忘记当初一张一张贴上这些肖像的激动。

  L躺在上,这曾经是年轻享受孤独最美妙的地方,那时她不曾对打扰宽容过。她一边享受着独立的生活,一边期盼的爱情的到来。或许她也没有意识到她曾处在一个这样的悖论之中,而很可能的是这个悖论导致了她的婚姻失败。

  回忆起来,L还是一个孤僻的人。尽管对爱情这方面的东西还是大胆设想并公开的。她仍然被看作是异类。她至今仍然记得,她现在已经不享受那一种被排斥的感觉了。毕竟她自己也承认自己年纪不小。

  是这样的,她一直到高中的时候,仍然在不厌其烦地幻想的未来丈夫。对于这么的一个人,人们开始会以为她是一个搞笑的家伙,到后来甚至让人感到了可怕和恐慌。L是个异类。从那时候起,L虽然从来不介意别人对她的看法,但她确实感到自己是需要一些陪伴的人了,于是她开始设想在自己的房间里贴图画。于是那时起她就既可以享受不与人交往的孤独,又可以有尽情幻想的狂

  那么多的肖像,那么多的男人,她一个一个地为他们安排了序号,第一任丈夫,第二任丈夫,第三任丈夫…她开始选定了一个男人,比如说是李斯特,为她的第一任丈夫,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她感到李斯特令她厌烦了,或者说,找个更为贴切的理由:她听《匈牙利进行曲》听厌了,或是听出了它的瑕疵,她就决定抛弃李斯特,于是任雪莱为她的第二任丈夫,后来觉得《西风颂》写得很不好,或者是雪莱的性格太革命,与她不符,于是叔本华继任,然而这时听了李斯特的《钟》觉得豁然开朗,就把李斯特要回来。她高中到大学的时期,一直沉醉在这样的幻想之中,她过了几年自得其乐的生活。到了现在,她忽然搞不懂自己什么时候把这种幻想丢掉了,那些肖像只是一直在墙上变烂。

  整个屋子的肖像,那该有多少张啊。惊人的是,她曾经对这些男人都热烈地爱过,先不论她的胃口,就学识来说,知这么多人是一件相当了不起的事情。况且她并不仅象研究鲁迅专家那样把连那两个枣树都分析得一清二楚,简直让人觉得这样的研究可怕得不知所终——L不止于此,她对如此之多的伟大男人还有着强烈的爱慕情感,相信这种情感要比仅仅知(甚至烂)一个人要强,因为她是毫不费劲地进入了对方的内心,用灵魂来爱着对方的作品,甚至是心灵相通。

  L清楚这样的幸福不再。但拥有L这样的学识,确实是少见的。L读哲学系的时候,开始感到自己谈恋爱的机会居然少了。后来她发现她甚至是一见到男的就不知所措,到后来连门都不敢出的地步。L以为自己始终会克服这样的弱点,然后就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但她终于也承认这种弱点居然不是阶段的,而是——从读哲学开始,已经愈来愈深,甚至贯穿了她整个年轻时代。而她却一直抱着乐观态度。

  后来她不经意回忆到自己的高中时候。尽管不断地在标榜自己的未来丈夫是如此完美,似乎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已经开始神经过敏——L开始集中精力思考这个问题:让她困惑了整个年轻时代的心理障碍是否源于高中。但她怎么也无法相信,因为毕竟印象中她的高中是对爱情充幻想的,那时的她不太可能已经会对男孩产生恐慌。但毕竟现在毕竟也事过境迁,她丝毫不能回忆当时的确切心理。她倒是记着母亲的惶恐眼神,甚至是这样的话语:“学生时代千万不能谈恋爱。”然而她觉得这句话没有研究点,每个长辈都是这么说,虽然这句话在母亲嘴里显得是一句口头禅了,而且伴着惶恐的眼神——然而,L终究对此看不出什么不对劲,而且她也最终厌倦了思考这个问题。结婚作为她一生的远大梦想,似乎实现也是不应该的了。她终于还是要过这样的生活,然而她显然是不屑于此的,于是她还要努力工作,并且与从前一样幻想爱情。是的,她打扫了她的房间,重新把那些伟大男人的照片好好儿的贴上去,重新完成她的构想。她要结婚,那是当然的,选定一个男人,今晚便与他举行婚礼,她必须叫搞电脑的人一张大的肖像,比如说,仍然是李斯特,要把他得大一些,这样与他举行婚礼就明朗许多。用李斯特的《安慰》伴奏?要是懒得去找这个音乐,还放门德尔松的那首也不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