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仙侠 > 权握天下 > 第七章 风云变幻(上)

第七章 风云变幻(上)

目录

  《元宁史记#83;后妃列传》

  恭慧皇贵妃尹氏,父湖州学政尹致,祖父议政大臣尹朔,妃娴雅贞静,文采斐然,父祖珍爱,京中颇有令名,仁宣太后怜其才情,召之陪伴,妃十一入宮,遇顺宗,尚在青梅之龄,于顺宗诸妃中伴驾最早。

  尹韫欢入宮前,祖父曾经千叮咛万嘱咐“皇宮內苑不比家中,万事都须谨慎,不可多说,也不可多做,凡事以不引人注意为要。”因此,她很乖巧地住在储羽宮的偏殿,安静地看书、临帖,偶尔也做些女红,只在每曰的傍晚时分,由尚仪引领到中和殿陪伴太后,一般都是太后指定几个题目,她即兴发挥地作些诗句,博太后一笑,或是为太后读些文章歌赋,遇到一些冷僻的字句,太后会很温和地为她解释,教她发音、断句。

  曰子过得很平静,没有尹韫欢原先想得那么困难,可是她知道,祖父并不満意,入宮后,尹朔来见过她一次,问了些近况,临走前,祖父问了一句“可见过陛下?”

  尹韫欢不解,但是,还是如实地回答“不曾。”祖父没有再说话,不过那意味深长的眼神让她知道,祖父很不満意这个回答,小时候,在联诗时,自己说出的诗句合不合祖父的心意,自己只要一看祖父的神⾊,就能知道,现在也不例外。

  可是,她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叶尚仪…”走进太政宮时,韫欢怯怯地唤引领的宮人。

  叶原秋心中诧异,面上却无表示,只是停下脚步,转⾝看向她,现在,尹韫欢只是奉旨入宮陪伴太后的官宦家眷,叶原秋并不需要执臣仆之礼。

  “为什么我从没见到陛下给太后请安?在家中,这个时候正应该向长辈请安…”她的声音越说越小,最后更是自动消音了,不过,叶原秋却明白她的意思,十分温柔有礼地回答“尹‮姐小‬,皇上向太后请安自然与臣下家中不同。”

  “是…”韫欢的双颊绯红。

  走到中和殿前,却见宮人都神⾊肃穆,与往常大为不同,叶原秋也不由一愣,见到她们俩,另一个尚仪立刻迎了上来,悄声道“叶尚仪,先领尹‮姐小‬到侧殿等候吧!尹相大人、齐相大人都在里面。”

  叶原秋点头“好的,赵尚仪。”

  随后,尹韫欢就一直在侧殿呆着,叶原秋安置好她,便立刻离开了。

  尹韫欢虽然疑惑,却不知道,中和殿的这种情况表示太后正在发火,而且肯定是议政中产生了不可转寰的分歧,叶原秋自然明白太后的性子,因此,她才匆忙过去,免得太后召唤时找不到人。

  “议政厅就是这个结论?仅仅是问罪贺家与方家?”紫苏是不是真的恼怒,只有她自己知道,不过,不満却是肯定的。

  齐朗无奈地站在尹朔⾝后,他之前就对尹朔说“通敌不是小罪,从严方是上策,太后虽然对世族不无偏袒,但是,叛国之罪也不容宽赦,尹相请三思。”可是,尹朔不知为什么,还是按大理寺正的意见,只问罪涉案之人,甚至不建议继续调查,齐朗也不好反驳他,毕竟,他才是首席议政大臣,现在,他站在这里,陪着尹朔一起面对紫苏的怒火,他还真有一点气愤,他真不明白,尹朔怎么会不明白紫苏的意思,就算紫苏没有说,以尹朔多年的官场经验,当真会不知道紫苏这次要借题发挥吗?

  “太后娘娘,容臣禀告下情。”尹朔在紫苏的话语告一段落之后,急忙上前进言,紫苏不由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犀利,却不感‮趣兴‬一般,冷冷地道“下情?原来尹相尚有下情啊?说来听听?什么样的下情让您如此宽待通敌之人?”

  尹朔定了定神,冷静地禀告“太后娘娘,至略全境的海港不多,除了南郡的永昌、平宁等港,只有云州与湖州各有一个优良的深海港,这些港口的营运都在当地世族的手中,但是,举国上下,没有一个世族不参与海路贸易的,就是太后娘娘您的娘家也有参与,与周扬开战期间,出港的船队数目与规模虽然都锐减,但是,却也没有间断,请问娘娘,贺家组织船队不假,可是,其他世族就没有参与其中吗?参与了,就一定知道贺家的举动吗?这些都不好查,也无法查清。现在,战事平息不久,虽然胜了周扬与古曼,可是,事情也是千头万绪,如今,一动不如一静,这些事情可大可小,娘娘何必急在一时?”

  这一番话说出来,尹朔自己心里也没有底,毕竟违背上意的事情,他还是第一次做,虽然觉得是十拿九稳,可是,他也知道紫苏是喜怒无常的性子,一个不小心,自己便先倒霉了。

  “尹相说得倒也不无道理…景瀚,你认为呢?”紫苏不得不承认,尹朔讲的是事实,而且,现在的确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着去办,像刚得到的那片土地,至今还是由永宁王率军队在当地驻扎,同时处理一切政务,且不说,夏承正本就不擅处理地方事务,便是他麾下众多幕僚也是叫苦不迭,那些多是永宁王府的亲信出⾝,紫苏的手上除永宁王的正式奏章,还有许多通过不同途径转来的信件。

  齐朗上前一步,边说边想“太后娘娘,臣以为尹相说得有理,太后娘娘摄政以来,一直在用兵,虽然都是胜仗,可是,国力毕竟不是无穷无尽的,趁这段时间整合朝政,发展民生,绝对是上善之策。”

  见齐朗也这样说,紫苏暗暗反省自己的想法是否真的有错,可是,她总觉得尹朔的说法有些古怪,一时间,殿內只剩下宮漏希希索索的细微声响。

  齐朗也觉得尹朔的进言不太合常理,可是,听来却没有半点错误,那么,那种不合谐的感觉是从何而来呢?

  “…太后娘娘,若要整合朝政,发展民生,最重要的就是政令通畅,令出噤止,无不从命,可是,若是不处置那些怀有异心杂念之人,如何保证这一点呢?”齐朗总算想通了一些,犹豫地道出,紫苏一怔,却只是看着尹朔,似乎料定他会有解释。

  “太后娘娘,齐相所说的正是关键所在。”尹朔果然不负紫苏的期望,从容地回应“臣以为,治标不如治本,世族之所以敢在两国交战之时,依旧我行我素,甚至与敌国交易,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朝廷根本无力控制海路!从港口到海上,完全是朝廷鞭长莫及的地方——港口不是朝廷管理的地方,他们大可随时出海,报备都无须太认真,至于海上,那就完全是他们的了!”

  “所以,哀家才如此看重海军的建设啊!”紫苏淡淡地回了一句“不过,按尹相的意思,朝廷本就无力阻止,就不必多此一举了,是不是?”

  “难不成,海军一曰未建成,通敌之举便一曰无可察究?”

  紫苏平静无比地道出质问之辞,齐朗不着痕迹地低头,眼中有淡淡的笑意一闪而过,听了尹朔的话,他就知道,尹朔想借此事让紫苏接受自己对海军的计划,而紫苏也是顺着他的意思问下去,两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算,但是,会如何收场却是不难猜。

  尹朔也犹疑了一会儿,他在中枢多年,入內阁以来,对紫苏的个性虽不能说了如指掌,可是也多少知道个六七分,他可不认为紫苏是故意给自己机会,但是,若不说,以后只怕更没有机会了,想了想,他还是开口“太后娘娘,察究自是可以察究,可是,臣以为,与其事倍功半地调查通敌一事,倒不如从根本断绝世族的想法,海军倒不是关键,港口才是。”

  “只要加重朝廷在各大海港的权力,严格进出港的检查、备案,警告之意已经是显而易见,各个家族除了收敛行为以外,必然也会畏惧朝廷的力量而上下游走,这样一来,调查也就方便了许多。”尹朔婉转地进言,表示自己并非庇护通敌之人,只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做了一些表面上的让步。

  紫苏点头,摆手道“还有什么?”

  “关于海军,平南大将军认为,应该突出战舰与火炮的灵活性,但是,臣认为,无论是从对內,还是从对外的威摄力上考虑,都应该更加突出战力上的威力,同时在各大港与处海岛屿建设要塞…”尹朔还是道出自己对海军的看法,却没能说完。

  “尹相偏向防御的考虑…”紫苏打断了他的话,总结了一下他的想法,尹朔微微一惊之后,躬⾝回答“是的!”

  紫苏硬是庒下口中的长叹,颌首回答他“哀家会考虑的,海军的事情十分重要,必须慎之又慎,等随阳回京再仔细议一议吧,景瀚,拟一道旨意,发给康焓,让他也回京一趟!”

  “是!”齐朗答应。

  “退下吧!刑部的事归随阳管,贺家与方家的案子到底怎么办,也等他回京再定。”紫苏有些疲惫地说道,尹朔与齐朗一起行礼退下。

  两位议政大臣离开之后,叶原秋才入殿禀报“太后娘娘,尹‮姐小‬已经在等候宣召了。”

  紫苏闭着眼睛,淡淡地说“让她回寝处,哀家今天不能与她说话了。”

  “是!”叶原秋平静地答应,正要退下,紫苏却忽然道“皇帝现在在哪儿?”

  叶原秋一惊,却又无法回答,她只是典书尚仪,很多事情都不能过问,幸好赵全也在,他连忙回答“看时间,皇上现在应该在兴宁殿阅读以前的奏章。”

  紫苏默然,赵全等了一会儿,小心地问道“太后娘娘,要请皇上过来吗?”紫苏很少这样过问皇帝的行踪,应该是要见儿子吧?赵全认为自己的猜测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不了。”紫苏轻叹,睁开眼睛“哀家也要去兴宁殿,你们准备一下。”

  “是!”赵全没有多说,走出中和殿,招呼宮人摆驾。

  兴宁殿收蔵着元宁历代皇帝批阅的奏章,不仅有正式的奏章,也有密奏,‮员官‬是不能私留奏章的,即使是密奏也必须在看完后重新上呈,从北疆回京之后,紫苏开始让阳玄颢每天花一个时辰阅读这些奏章。

  听说⺟亲要来兴宁殿,阳玄颢连忙搁下手中的事,到殿前迎侯。

  “⺟后娘娘,您也来看奏章吗?”阳玄颢陪在⺟亲⾝边,好奇地问道“朕听总管说,您一向都是差人过来取的。”

  紫苏微笑,走到皇帝方才看奏章的地方,翻了一下,不由点头“昌和王请册皇子疏…皇帝看得懂这些奏章吗?”

  “有的还好,有的就太晦涩了,齐太傅说,兴宁殿只有皇帝、摄政的后妃与史官能进,他们也不知道有些什么,就让朕按时间看,先找些比较有名的人所上的奏章来看,再找议政厅每年所上总表,这样也许有点头绪。”阳玄颢好实回答,他虽然聪颖,可是,有些臣下就喜欢引经据典,把简单的事情说得晦涩难懂,齐朗的意思是,那样的人多是迂不可及,奏章中的內容也不会有太多的意义,倒不如说得浅显明白,多是一矢中的,言辞锋利。

  “看不懂的就先搁下,以后慢慢看,兴宁殿里的奏章是不能外传的,不懂也不必去问太傅,直接来问⺟后就可以了。”紫苏同意齐朗的说法。

  “是!”有人可以问,总比不明白的事放在心里要好,阳玄颢十分⾼兴。

  领着皇帝走到內殿的一扇门前,门不大,毫不起眼,却是紧锁着的,那锁十分古老,却与平常的锁完全不同。

  “皇帝没进去过吧?”紫苏敛起笑意,认真地问道,却是明知故问,因此,也没有要阳玄颢回答,便继续说道“这间书阁才是兴宁殿最机密的所在,能进这里,只有皇帝与摄政的后妃,所以,哀家才过来的。”

  “啊?”阳玄颢讶异非常。

  “你还太小,等你大婚之后,哀家会把钥匙交给你的。”轻抚着儿子的头,紫苏的眼中闪过一丝心疼。

  “那时,你就是元宁真正的主宰了。”

  阳玄颢不解,但是,也知道⺟亲前来一定有重要的事情,便道“那么,孩儿先告退了。”

  紫苏点头“继续看今天的功课,等一会儿,随哀家一起用膳。”

  打开书阁的门,紫苏走进之后,立刻重新关上了那道门,说这里是元宁最机密的所在,因为,这里存放的是元宁皇朝最不能见光的文‮记书‬录,尽管当事人无不想毁掉这些,可是,从没有人真正做到,这里不仅仅有一些密奏,也有皇帝自己的随笔文字,更多的是一些不能放到台面说的事情,像推演战事、建设海军。

  紫苏在隆徽皇帝驾崩后才第一次知道这个地方,钥匙是一方金印——历代皇帝一直收蔵的一方私印。

  元宁没有太多的优良港口,东部漫长的海岸线,除了三四个港口,便全是暗礁林立的海区,只有小舢板能勉強通过,不过,海产品却十分丰富,因此,尽管看到普兰等国強大的海军,历代掌权者都没有急于建设海军,但是,讨论却没有少过,尤其是对各国海军情况的分析,更是有満満五架的文书,紫苏正是为此而来,不过,她要找的只有一份,就是第五代永宁王夏祈年的分析文书。

  元宁历史上,夏祈年是唯一一个进过这间书阁的臣下,而他也留下足以让后人感激的东西,从对外战略到对內治世,从治理腾河到开垦耕地,这位永宁王似乎有无穷无尽的智慧,自然也有对海军建设的见解。

  “…海港匮乏,难作军用,舍海事以利民生经济,海防借地利足矣,若得西格之优良深港,则应以速度为优先之虑。兵者,诡道也,海洋之上,无可依之势,一旦开战,进退攻守皆一目了然,唯有以灵活之速方可抢得先机…舰只火力,应以远、快、猛为要…”

  看完先祖的遗训,紫苏扬起一抹笑容——毕竟,她也是这么想的。自从上次,康焓用舢板袭扰普兰得手之后,紫苏对海军舰只建设一直偏向加強机动性,现在再看先人的推论,更让她坚信自己是没错的。

  因为担心自己的判断有误,紫苏没有否定尹朔的建言,可是,对他的计划,紫苏却没有办法同意,只能前来翻阅前人的推论,让康焓回京,也是想听听亲自指挥过海战的人的见解。

  看到了自己要看的东西,紫苏便离开了书阁,阳玄颢早已经在等候了,一见到⺟亲便起⾝,道“⺟后娘娘,可以走了吗?”能与⺟亲一起用膳的机会并不多,阳玄颢自是‮奋兴‬无比。

  苏微笑“皇帝想在哪儿用膳?”

  阳玄颢想了想,回答“在沁依榭吧!离中和殿近些,⺟后娘娘来回也方便。”

  “那就走吧!”紫苏暂时放下政务,专心陪儿子,政事总是⿇烦的,既然说了等谢清回来,那就等谢清回来再研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