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布局中原(6)
会议直开了一上午,苏焕、江子奇、姚子鱼、淡颜纷纷献策,经过众议,定下了逐鹿中原的方略“徐图进展,蚕食两翼,合纵连横,削弱诸侯,经济略侵,培育力量,待时而动,横扫天下。”
议事结束,君臣心情振奋,轻松恰意,兴致闲谈,凌云志吩咐设宴,与几位重臣欢宴,开宴之前,对茶品茗,江子奇大呼过瘾“荼竟能有此等清香不涩,闻所未闻。”
苏焕、姚子鱼、淡颜也非常喜爱茶的清慡甜香,赞声连连,除了窦章议事结束就匆匆离去外,其余四人离开王宮时都带走了一大包绿茶。
汉历5年,季月十七,汉国中原逐鹿议事结束五曰后,赵武灵王率二十万大军攻中山,中山朝野震动,上下大惧,群臣朝议,请汉国出军的朝议占了主流,中山王遂亲往汉国碧龙军团驻中山总部,密会碧龙军团军团长冷风。
迫于形势严峻,中山王同意了冷风的要求,整个碧龙军团全部开进中山,迎击赵军,所有后勤补给由中山负担,所有中山军队听从冷风统一调遣。战役结束后,碧龙军团长期驻扎中山各战略要地,负责保护中山,碧龙军团所缺兵员可由中山就地补充。
此次密议被后世史学家称为“中山碧龙协议”并给予了极⾼的评价,特别是碧龙军团可在中山就地补充兵员一条,备受推崇。
碧龙军团余部迅速开进中山,原驻扎中山的两个师团则在冷风的指挥下与中山军队快速开赴中山赵国边界。
铺天盖地的军队一路向西南急行军,五万余蓝⾊洪流夹杂在中山大军之中,格外地显眼。无论军容、军貌,还是军队表现出的士气,都远远地超出中山军队一大截,沿途百姓。人人侧目,心中大安,汉军国队兵強马壮,有如此军队帮助中山抗击赵军,中山无忧矣的典论成为了主流。
蓝⾊碧龙大旗迎风招展,旗下冷风全⾝铠甲,威风凛凛,舿下一匹黑⾊⾼头天马,此马比普通大马足足⾼出了一个头,令他可于马上纵观军队的行进。
副军团长骆虎和参赞军务陆荣相伴左右。四周则是一队兵強马壮地亲兵队簇拥前进。
冷风瞥了一眼相距不远、并行的中山将军浦筛,对参赞军务陆荣道:“此人如何?”
陆荣顺着军团长的目光望去,冷静介绍道:“此人乃中山军中砥柱。虽不擅长谋略,但此人豪慡过人,勇猛善战,在军中很有威望。不过,此人过于耿直。在中山朝中没太有人缘,因而话语权不大,若不是相邦司马朋维护。恐怕早已被人挤掉现在的位置。”
参赞军务陆荣一直跟随副军团长骆虎负责驻扎中山的两个师团,因而对中山军队、朝廷的情况了解得比较多。
一边的骆虎睁大了环眼,静静地听着,不时看向冷风,不知军团长为何对这中山将军来了趣兴。
冷风威目流露出一丝睿智,看了骆虎一眼,也不解释,继续问道:“其军中可有才能突出之将领?”
陆荣成竹在胸地回道:“不客气地说,中山军中的各级将领不用说与我军团中的将领相较。就是与我方派到其军中的军训官相比也多有不如,实际上这些军训官除了没有实际指挥权以外,其实已经成了中山各军队地头脑,在军中威望已经远超中山军将领。”说到这,他庒低声音继续道:“若大战一旦发生,我国的军训官们可以随时取代这些中山将领,接管指挥权,当然必须有一定的机遇。”
冷风冷笑了一下,低声道:“没有机遇,本将军可以帮忙创造一下。”说完,不再说话,目光悠远地望着前方前进地大军。
骆虎这下明白军团长意欲何为了,裂开大嘴,无声而笑。
陆荣在军团长提出问题时,就猜到了军团长心中所想,对中山军队的渗透本就是他跟随两个师团进驻中山的主要任务,此次赵军进袭,可以说为实现这一任务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即使军团长思不及此,他也一定会提醒的。
冷风头也没回地忽然问道:“胥能率领地三个师团行进到何地了?”
胥能因为擅自行动,被免职入进军事学院学习期満后,又被冷风要了回来,继续担任副军团长。
陆荣了如指掌地回道:“胥副军团长所率的三个师团距离我们只有不到一天的距离了,如果今天我军继续提早扎营,相信明天就可与我大军会合。”
几大军团参赞军务地手下除了配备了数名行军参谋外,还掌握着一个军情队,军情队接受参赞军务和总参谋部军情处双重导领,队里探马、密探、报情⾼手如云,不受军队编制限制,确保了军队消息的畅通。
冷风果断命令道:“命令胥能,放慢行军速度,拖延至与我们保持两天以上的路程。”
陆荣没有丝毫犹豫,马上吩咐下去。
军情队立刻将这一命令传达到了胥能不那里,胥能虽然不知军团长这么吩咐意欲何为,但仍然坚决予以了执行,他⼲脆命令军队就地休整两天,并督促中山地方机构尽快给他们补充后勤给养。
碧龙军团的三个师团忽然停留不前,别人不急,当地的老百姓可是焦急万分啊,纷纷打探汉军为何不前进了,不久,市井之间传出因中山后勤给养补充迟缓,影响汉军继续行军的消息。
老百姓闻听,顿时群情激愤,纷纷到当地衙门进行议抗。
当地衙门立刻将这一情况上报朝廷,并竭力安抚百姓情绪,表示立刻尽地方所能,先给汉军补充一部分给养,这才平息了老百姓的火火。
中山朝廷得到这一消息后,中山王大为震怒,当庭对负责供应后勤给养大臣进行了撤职查办,命令相邦司马朋亲自负责供应后勤给养。
相邦司马朋经过询问负责供应后勤给养大臣,才明白其中的原委,原来不是那位大臣懈怠贻误了供应,实因汉军胥能部入进中山以后行军速度太快,而中山的运输工具非常落后,结果形成后勤补给一路紧追,还是追不上汉军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