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七十二章贸易逆差
“前面的船停著。”“这位大人,请问有甚么事?”邱家的商船,在建业城附近被截住了。
“你不知道吗?何大人有令,现在要通过长江口岸,要缴交一半的过海费。
你不去建业城吗?”“这位大人,何大人没有说要封锁长江海口,我们当然是要通过这儿啦。”那名水军队长愕了一会,自从何定南颁下命令,提⾼过海费后,眼前的商船,倒是第一个愿意付出一半的过海税。
“那么,你就必须缴交进货价的一半,作为过海税了。”“噢,这没问题。
这位陈先生,是这批货物的买家。
这是买卖收据,请查看。”“什么?这么多货才进价十五万两银子?至少也值五十万两银子啦。
他们是不是逃税?”“这大人可不要冤枉小人了,你看,这儿有二十位公证人作证,我们没有作假的。
何况要是真的逃税,北海林大人和江南的上官大人会找我们⿇烦,不用大人操心了。”水兵队长看得満腹狐疑,但又拿他们没有办法。
商业交易属你情我愿,他又不懂得这些货物的成本是多少,按规矩,他只可以向那名商人,徵收七万五千两银子。
那些邱家商船回航时,又碰到那名队长。
“噢,又是大人你了。
这么辛苦大人了。”“嚼,不客气。
上次你的亏本生意如何?是不是蚀了很多钱啦。”那名队长回去后,打听一下那批货的成本是多少,结果令他很纳闷,为什么会有人作如此亏本生意?而且,在这个月里,相同的情况越来越多,大多都是从北海运货到江南的。
“咦,这么多丝绸茶叶才值八万两?在建业城怎么也要八十万两银子啦,你们邱家商会在搞什么鬼啦。”“这个嘛,大人,这些都是上头安排好的交易,小人只是负责运送而已。
小人也不很明白,你知道啦,我们这些下人,一向不过问老板的安排。”水兵队长越来越摸不著头脑,不过对方有那么多人作证,而且是耳熟能详,绝对公正的担保人,应该是不会作假的。
同时间,他发现,现在只有邱家商会和江南某些大商家,才会有如此奇怪的买卖。
其他小商人都去了建业城作交易,只有邱家商会和这些人才如此愚蠢,缴纳那么多的税款。
不管如何,他的职责只是收取过海税,在邱家商会交了四万两后,水兵队长只好带著疑问,让那些商船放行了。
“岳父,这儿都是我们水军的运输船,暂时交给你们了。”在三边贸易协议实行后,浪思就准备了所有的后备运输船交给邱家商会。
清梅曾经向浪思说过,现在是最关键时刻,邱家必须尽快从江南的商人手中,取得大量的丝绸,茶叶,陶器等等货品。
如果何定南又采取什么措施,封锁长江口岸的话,这次协议将会变成一道没有用的东西。
华北和西北的商人,他们愿意和邱家和江南商人合作,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利益没有受到多少伤害。
如果他们不可以从北海取得足够的货物,从而向江东的商人进货,那么他们就前功尽废了。
浪思对这些东西并不理解,其实他对邱家商会和自己妻子所做的事有点摸不著头脑,不过他还是主动将船交给邱家使用。
事实上,这次三边贸易协议,三个月之內最大的受害者,很明显是邱家商会。
华北商人没有受到多大损失,他们一样将特产运到北海,然后载货回家乡,赚到的利益差不多,只是暂时不能到江东作生意罢。
江南的商人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但对比起几个月前,他们的货物不能和江东的商人竞争好得多了。
现在他们最大的支出,就是过海税。
不过在推低货物售价后,只比原来所缴的,⾼出五倍左右,暂时还勉強可以生存。
而且由于邱家商会大幅进货,赚的钱相对起以前还差不多。
邱家商会有来自三方面的损失。
首先是买卖差价,货物的价格被联手推低,其中的差距自然少了很多。
本来北海的贸易中心,就是以货物的差价来钱赚的。
其次就是损失赔偿的保证金。
每年这方面的收入都达到二千万两银子,现在货物价格的偏低,令这方面的收入减少。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向何定南缴纳的过海税。
自三边贸易协议实行后三个月,邱家就已经向何定南缴纳一千五百万两的税款,江南的商人加起来也差不多。
浪思心中在想,我们不是要打击何定南吗?为什么还要向他缴纳那么多的税款?只是浪思很清楚,这些只是布置,自己的妻子肯定还有后著,他不需要为妻子顾虑。
倒是邱家商会目前的财政状况,令浪思不得不为它担心。
邱家在海峡建成时,已经没有多少财产了,顶多只有几百万两流动资金,可以说是外強中乾,浪思可以从妻子口中得知。
这几年来,邱家不断资助长浪军,徐州战争时,拿出战马之馀,还用了二千万两加強军队实力,幸好清梅从李情手中拿回了这些支出。
距离徐州战事已经一年多,全个邱家商会大概有五千多万两。
要和势力根深柢固的何定南硬碰,实在有点不明智。
清梅⾝体已经复完,便接手馀下来的商业战争。
清梅明白流动资金的重要性,于是她使用了最后的武器:邱家银号。
邱家银号本来是为了方便来往的商人,令他们免于携带那么多的银子,和避免盗贼洗劫得一无所有。
由于它的方便,它就成了一个让商人和平民存放银子的地方。
在船运兴起之际,有很多人都想借钱来做生意,清梅便将银号改成了款贷的地方,向这些借钱的人收取利息。
慢慢的,邱家银号接受商人们和平民百姓存放银子的地方,并向他们提供一年一分利的优厚条件。
同时,它又向前来款贷的人,收除一年三分利,并要求用一些土地或其他值钱的东西抵押,银号就赚取两者的利息差别。
这些年来,邱家银号赚到的不少钱,每年有几百万两罢。
同时它有一个特点,就是拥有大量的银子,这些银子都是商人和平民存放在银号的钱。
清梅计算过,有接近四千万两的银子,是可以暂时拿来作流动资金,无形中,清梅在和何定南对抗时,多了一些筹码了。
也多得了银号,邱家才能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邱家商会在三边贸易协议吃亏不少,不过,清梅却从另一个地方赚了回来,来填补损失的部份,也就是清梅在这条协议中,对何定南最大打击的地方。
参与协议的江南和华北商人,暂时只能向邱家买货或卖货,令邱家吃下了大批大批的货物。
特别是华北的特产,由于距离较近,而且没有受到何定南的影响,所以北海存有不少这样的货。
清梅便将这些货物,大批大量的倒卖给建业城的商人和百姓,吴郡和会稽也不时见到邱家的商船。
不论是什么东西,只要可以钱赚,清梅都毫不犹豫的运到建业城,尽量在那儿出售,刮光江东人的银子。
本来何定南初时见到这些邱家商船,还沾沾自喜,以为他已经击倒了邱家,令他们不得不在建业城买卖,很快,当他发现到建业城的商船,只剩下邱家商船时,就知道事情有点不对劲了。
自从提⾼过海税后,何定南确实大赚了一笔。
开始时有很多商船来建业城交易,从中赚从差价之馀,还令江东的货物十分畅销。
江东特产和江南特产大部份都相同,而且江东占有价格上的优势,自然成为抢手货。
几个月前,何定南收到报告,说北海邱家和江南的商船活动频繁,比起过往的来往数量多了不知多少倍。
报告还说,北海和江南的商人,将货物的价格大幅调低,令何定南摸不著头脑。
他猜不透对方有什么用意,手下也没有人知道。
在他看来,这些人是刻意调低价格来避税,不过也缴交了比以前更多的税款。
何定南忧心了几天,便不再将它放在心上。
另一方面,这几个月来,这些来往的商船,总共向他缴了三千多万两的税款,也令何定南放松了戒备心。
江东的商人和百姓,在初时因为贸易的繁华。
而富有起来,经济一片大好,令何定南对提⾼过海费的’英明决定’沾沾自喜。
很可惜,江东的百姓已经掉进了一个大陷阱,一个由清梅主导,江南和华北商人联手演变已成的圈套…。。邱老先生的影响力果然很大,他认识的人,过往商业夥伴的后辈,全都信守协议的约定。
他们现在只和邱家商会交易,对于前来售货和进货的江东商人,一律拒绝回应。
有些人告诉这些商人,在北海可以用极低的价钱进货。
江东的商人不信,去到北海查问,果然真有此事。
价格上不能和邱家竞争,他们只能奇怪为什么邱家愿意做蚀本生意。
自发现邱家和江南商船活跃后,何定南只看重眼前的利益。
他对于来往商船所缴纳的三千多万两欣喜若狂,不过,当他看到来自內务和商业的员官,交给他一份领地內的收益时感到非常震撼,而且明白自己掉进了一个万劫不复的情况。
过去四个月,何定南虽然从来往的商船中赚了三千多万两税款,但是贸易的逆差,却是惊人的五千万两支出。
这意味著,这四个月內,江东的货物没有出售过多少,而且还因为购买来其他商人的货物,而流失这么多钱。
看到这份报告时,再愚蠢的人都知道,各地的商人已经疏远著江东的商人,没有人向他们买货。
这几个月来前来建业的商船,全部都是来出售他们的产品,以赚取江东人的钱。
却没有人向江东商人进货。
正常来说,贸易的逆差不会出现如此跨张的数宇,很明显,各地的商人可能达成了一些协议了。
那些订下协议的北方商人,谨慎地执行著约定。
他们除了不向江东的商人买货卖货外。
他们更控制了那些小商人,以停止向小商人供货为要胁,要小商人不得向江东商人进货。
如此一来,那些江东的商人,很多都是到华北地方白走一趟。
“通过⻩河海口的商船,全部都以缴纳一半的税款作为过海费。
华北商人和跟丞相签下贸易协议的商人不在此限。”应浪思的要求,张超也颁下了这样的命令。
那些本来想到西北交易的江东商人,却受到这道命令的制肘。
他们如果要到西北买卖,自然会亏本不少了。
何定南的代表和张超理论,张超则很风趣的说。
“为什么何大人可以这样做,而我不可以呢?”如是者,江东的商人被各地封杀,他们不能卖出手上的货物,令江东存货越来越多。
在南北商人齐心协力下,何定南终于嚐到苦果了。
现在到建业城交易的商人,全部都是来卖货的,而且绝大部分是邱家的商船。
何定南又不能做些什么,难道他能阻止对方前来卖东西吗?江东的平民百姓给邱家商会菗走了那么多的银子,却又不能出售他们的货物钱赚,渐渐令活跃的经济崩溃。
本来开始富裕的人,却因大幅减少流动资金,而失去了往曰⾊彩。
很多纺丝工人和制茶工人业失,丝绸和茶叶因为滞销,价格大幅下跌,从而令其他商品也受到影响。
百姓间商业活动慢下来,江东逐渐失去了活力,影响民生之馀,也影响著何定南的税收。
按何定南手下的估计,全年总税收,将下降两千万两左右。
华北和北海没有多大改变,邱家由于这几个月的狂疯购买丝绸和茶叶,对华北的商业贸易没有做成影响。
北海现在有大批大批的货物,令华北的商人没有因为缺货而向江东进货,大家都很遵守商业守则,没有私下和江东商人秘密交易。
江南也因为大幅的贩卖,暂时仍然稳定。
现在真是偷鸡不著蚀把米,何定南从几个月前的风光,一下子打回原形,很明显,江东的经济会持续差下去,贸易逆差会持续扩大,到头来很可能引起民变。
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但何定南知道,邱家商会肯定和其他商人达成了什么协议,导致各地商人联手封杀江东的商人。
何定南不断的想办法去扭转,出派使者去游说。
但他早已经失去了商人们的心,他采取几近強硬的手段迫使商人到建业城买卖,令所有人都离弃他。
此刻,何定南才真真正正感受,商人的力量是多么的強大,联合起来的商人,完全可以抗衡任何不公平的偏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