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立法筹备
姜枫随着陆教授走进会议室,在中间的位置坐下。整个会议室大约一百多个位置,陆续的有人进来,很快座无虚席。
略微喧哗的会场忽然静了下来,姜枫抬头向前望去,只见云淑贤陪着一行七八人走向主席台,走在最前面的赫然是经常在电视上露面的国务院副总理,而商贸行银总行王行长的⾝影也出现在那七八人中。
会场一片安静,云淑贤站在发言台前,介绍了出席会议的导领,除了国务院副总理外,其余几人都是金融界的巨头,几大行银的总行行长。
会议首先由央中金融工作导领小组办公室主任、国中 民人 行银行长讲话,他对这次金融立法筹备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并宣布了筹备工作导领组织机构,姜枫这才知道原来云淑贤还兼任着央中金融工作导领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的职务。
国务院副总理最后发表了重要讲话,分析了当前国內外金融形势,阐述了金融立法的必要和重要意义…
姜枫对副总理提出的金融机构改⾰朝着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有序竞争的方向稳步发展的观点非常赞成。改⾰开放前,我国由于受⾼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影响,金融业就是行银业,比较单一,立法十分薄弱。而改⾰开放以后,我国的金融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迅猛崛起,证券、险保、信托等生新金融业务快速发展,并呈现出持续扩展的势头,行银机构统一经营这些生新业务,不但造成了金融秩序的混,制约了行银本业的发展,而且限制了这些生新业务的快速发展。这都要求必须尽快规范完整的金融体系,确立起适应我国本经济利益的金融法制理念,并依此建立金融法制。
随后的几天里,所有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分组讨论,主要围绕副总理提出的建立“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有序竞争”金融市场秩序这中一心展开。讨论异常烈。不同地观点烈碰撞。由于这之前专家学者们早已对此进行过不同程度的论述,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已成为主流思嘲,因此很快达成了共识“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势在必行。
以后以云淑贤为主的核心组抛出了“构建以国中 民人 行银为导领,家国政策行银和国有独资商业行银为主体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的总体构想。针对这一构思大会组织进行了又一轮地分组讨论。
国中 民人 行银从成立开始就赋予了家国 行银的职能;而几家国有行银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实力雄厚。已在发挥主体作用,在全部金融机构存、款贷中,国有行银占65%和64%,而且向商业行银的转化已经摸索了好几年,已经有一些实践经验;家国开发行银、农业发展行银、进出口行银三家行银,成立的时候起其实已经在担负起政策的主导作用,在资金筹集和运用、內部管理和业务委托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已基本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保证了家国重点建设和主导行业的资金需要,并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因此对“以国中 民人 行银为导领,家国政策行银和国有独资商业行银为主体地”金融体系。与会专家学者分歧不大。
讨论主要在“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展开。陆教授在讨论会议上提出南部沿海城市改⾰开放比较早,可以考虑开展城市合作行银试点的提案,城市合作行银主要任务是融通资金,为本地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城市合作行银可在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股组成股份制商业行银;按照分业经营的原则。有专家提出险保业务、信托业务、证券业务、财务业务与行银脫钩,改制为立独公司的提案。
与专家学者对“构建以国中 民人 行银为导领。家国政策行银和国有独资商业行银为主体地、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地总体构想进行了充分讨论,并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完善,最后大会通过。
随后核心组又提出了建立《华中 民人共和国国中 民人 行银法》、《华中 民人共和国商业行银法》、《华中 民人共和国险保法》和《华中 民人共和国票据法》的构想。并进行了分组筹备。
姜枫被分到了《商业行银法》筹备组,这个组由陆教授担任召集人,汇集了三十多名专家学者。
陆教授随即组织召开了筹备组第一次会议,诸位专家学者已经习惯了姜枫地年轻,因为在之前的分组讨论中,姜枫已经显示出渊博而前沿的金融知识,独到新颖的见解和系统周密的表述能力。年龄不再成为障碍。
陆教授望着大家说道:“各位同仁,这次我们受金融立法筹备导领小组的委托。负责《商业行银法》的前期筹备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希望大家精诚合作。密切协作,共同完成好这次任务。下面我強调一下这次筹备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据央中、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地精神,我们在这次筹备工作中,要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地要求,结合我国金融体制改⾰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借鉴际国上地通行做法,制定一部真正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行银法》。
据此,在筹备起草过程中,要坚持两条原则:一是要符合央中、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决定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同时要照顾到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特别是专业行银向商业行银转变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二是要借鉴、昅收际国上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同时要立⾜于国中国情。
《商业行银法》的调整对象是商业行银,但是目前我国的行银还正在向商业化经营转变过程中。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现在制定《商业行银法》,即要使这部法律发挥对行银的规范作用,也要发挥它对行银业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运行的引导作用和对金融体制改⾰成果的保障作用。
在筹备起草过程中要力求体现上述精神,在关于行银的经营自主权、行银与客户地关系、对行银的监管、行银与其分支机构的关系、现已设立的行银如何适用《商业行银法》等问题上,既要坚持改⾰的方向、原则,又要照顾到实际情况。
大家应该都清楚。出台《商业行银法》的核心目地是加強对商业行银的监管,规范商业行银的经营行为,维护有序竞争的金融秩序。因此我们要对商业行银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设立和终止的条件与程序、业务范围与规则、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作出详细的规定。所以我们首先要对如下几个问题作出讨论回答。下面我提出问题,请大家踊跃讨论。”
陆教授扫了大家一眼,微微一笑,说道:“第一个问题。关于《商业行银法》的调整范围?”
有专家发言“既然是《商业行银法》,顾名思义,其规范的对象自然是各类商业行银,按照大会确定的险保业、证券业、信托业和行银业要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我认为应该包括国有商业行银、合作行银和其他行银。”
另一名专家发言道:“我认为要确定《商业行银法》地调整范围,必须先明确两点,据央中、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的精神,必须明确商业行银的企业法人制度和商业化经营的原则。也就是说县必须给商业行银下个定义。大家都知道,国外商业行银都是⼲什么的?昅收公众存款、发放款贷、理办汇兑结算业务等。我们是不是可以如此定义,商业行银就是昅收公众存款、发放款贷、理办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具有的立独民事法律主体地位。其次,既然是企业法人,自然应该遵循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地原则。”
姜枫紧接着发言道:“综合两位前辈的发言,我认为《商业行银法》地调整对象应是各类商业行银。即以昅收公众存款、发放款贷、理办汇兑结算业务为主,以效益、全安和流动为经营原则的企业法人。
以效益、全安和流动为经营原则,这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实现从专业行银向商业行银的转变,摆脫各种行政⼲预地关键所在,也是解决行银缺乏效益意识、风险意识,效益低下、风险过度集中问题的重要保障。
既然是各类商业行银,我认为除了包括国有商业行银、合作行银和其他行银外,自然也包括依照本法在华中 民人共和国境內设立的外资行银、中外合资行银、外国行银分行。
至于融资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非行银金融机构,虽然也从事某些融资业务,但其质、组织形式等与行银有很大区别。对其资格要求也不同于行银。以另行制定行政法规加以规范为宜。”
其他专家学者也纷纷发言,大部分都赞成姜枫对《商业行银法》的调整范围的说法。
当然也有专家学者对他的部分观点提出了异议。“国务院近期已经发布的《华中 民人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已经对外资行银、中外合资行银、外国行银分行作了专门规定,而且这行银毕竟不同于我们国內的行银,在监管上有很大地差异,若《商业行银法》地调整对象再包括这些行银,岂不是在一部法律中出现两种标准的问题了吗?这样太不严肃了。”
姜枫微微一笑,有条不紊地说道:“外资行银、中外合资行银、外国行银分行总体经营范围与国內行银之间差别不大,而且《华中 民人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并没有系统的对这些行银提出监管、规范这些商业行银经营行为的內容,让这些行银游离于《商业行银法》之外,必将对我国的金融秩序造成破坏。我们大可以在《商业行银法》中规定出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外资行银、中外合资行银、外国行银分行另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这样一来,《商业行银法》与《华中 民人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之间的关系就比较理顺了。”
众学者专家不由笑了,纷纷点头,这方法应该是目前最稳妥的解决之道了,大家都明⽩《商业行银法》的意义所在,若让外资行银、中外合资行银、外国行银分行游离于《商业行银法》的监管之外,这不符合金融立法的初衷,而且确如姜枫所言,会对金融秩序造成极大的破坏。
筹备组配备了专门的记录员,将整个讨论內容一一记录在案。
又有专家提出了问题“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行银,将它们纳⼊《商业行银法》的调整范围是否稳妥?”
陆教授说道:“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企业虽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行银,但其从事的业务大都是行银业务,从对其监管的需要看,应当有条件地适用《商业行银法》。可以在《商业行银法》中规定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从事的行银业务活动,适用本法有关规定。
邮政企业理办的邮政储蓄业务,适用本法有关规定。,这样就可以确保《商业行银法》无遗漏的监管所有的调整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