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仙侠 > 大宋之安居乐业 > 第六卷第四十三章 划分郡县和千户制度

第六卷第四十三章 划分郡县和千户制度

目录

  碎叶城乃下,自此,东起辽东西至乌山(今外蒙境內的杭爱山)、南起长城北至广袤无边的大冰原(西伯利亚),方圆六千多里的土地,沙漠、草原、⾼山、湖泊、冻土等等,都被纳⼊大明朝的版图,除开大冰原西北的嘎斯人和遥远的阿尔泰山那边的乃蛮人,中原人常规意义上的大漠被大明朝全部收⼊囊中。

  这是強汉盛唐曾经做到过的事,所以汉朝被冠以“強汉”之名、唐朝被称之为“盛唐”今⽇的大明朝同样也做到了这一点。不过,虽然汉、唐两朝一度成为万里大漠的主人,但这两个王朝都没能在草原上呆多少年,等汉人和‮人唐‬退出大漠,草原,依然是草原人的草原。

  究其原因,中原人对草原上的土地不重视是一个原因,但主要原因却是汉唐两朝的制度不行,汉人和‮人唐‬在草原上推行的制度无法保证长治久安,更加无法同化草原上的野蛮人。

  那么今⽇的大明朝呢?准备推行什么样的制度?

  兰台的那些个大学士、尚书、少卿、中臣争吵了两个月,才大致拟定了一份计划,主要是以文、武两方面双管齐下来统治那些野蛮人,臣服的要从文化经济等方面同化他们,不愿意臣服的则坚决以武力镇庒,这就是所谓的胡萝卜加大的政策,大明对回跋人、⾼丽人和⽇本人都是这么做的,效果一向很好。

  林靖文批准了这项计划,不过也做了些补充。

  秦元1348年五月,大明天书布诏令,‮国全‬的行政编制改制。改府为郡,废州,也就是说,以后的行政编制只有郡、县二级。美岸州改为碧瑶郡,南方三州的兵马,也就是李恢地那六万人南下,奉命要攻下吕宋全境。以其地设北碧瑶、南吕宋二郡。琉球州改为琉球县,作为直辖县存在,而仁州则跟琉球一样。

  同时,废除里、镇、村等行政编制,县以下设万户、千户,顾名思义,以一千户口编为千户(实际上一个千户只有几百户,实际编制只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要预留下以后人口增长之后的编制空间,万户也是一样)。以一万户口编为万户。一个县统治若⼲个千户或者是若⼲个万户,数县为一郡。

  大明本土被分为十个郡外加奉天尹,即辽东郡、辽西郡、东郡(原鸭渌府以及鸭渌江女直、长⽩山女直地区,包括今⽇的辽宁吉林东部地区和朝鲜北部地区)、柳州郡(原兴中府)、吉林郡(原⻩龙府,包括今⽇的吉林大部和黑龙江省、內蒙一部)、山东郡(原临湟府)、河北郡(混同江以北黑龙江以南地区)、山南郡(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地区,山南室韦人的地盘)、河东郡(原率宾府,包括东海女直、阿里眉女直的地盘,包括今⽇俄罗斯的远东省还有库页岛,林靖文‮服征‬了⽇本。所以⽇本地北海道岛也被划⼊)。还有南方地夷州郡(原夷州府,也就是‮湾台‬岛)。还未攻下的大定府也被兰台安了个编制,叫长兴郡。

  至于新占领的大漠,则被分为八郡之地,包括乌古人和蒙古人游牧的三河郡、茶扎剌人和敌烈人游牧的静边郡、瀚海地区的瀚海郡、九部达达所在的北郡、鄂尔浑河流域被划为平原郡、汪古直人的地区被划为南方郡、黑车书室韦和山地区(也就是已被消灭地谟葛失人游牧的地方)划为赦勒川郡,原辽国大同府被改为云中郡,这八郡之地每一个郡可比大明本土地十个郡大多了,但人口却要少得多。

  划分了郡县,同样,林靖文在大漠上划分了若⼲个千户万户,废除原先地各个部族,将达达人、克烈人、乌古人、敌烈人、茶扎剌人、朗改人、汪古直人和塔塔尔人纳⼊千户万户编制,以部族名称为其姓氏,从此以后,大漠之上不再有部族之分,而是千户万户之分,统一的,这些原本的野蛮人都被称作明人。

  这是铁木真,也就是蒙古人的成吉思汗在一百年后的做法,铁木真统一了这些部族,他撤销了部族编制,同样将各个族群划为若⼲千户万户,依靠这种做法,数代人之后,大漠上没有了达达人,没有了汪古直人,没有了塔塔尔人…而只有蒙古人,林靖文觉得这种做法不错,照学了一遍,同样的,数代人之后,大漠上也只会有明人。

  本来林靖文是有两个选择的,一个是铁木真的千户制度,另一个是清朝的盟旗制度。若是论统治力,盟旗制度要強过千户制度,但论同化力,盟旗制度则差了千户制度老远。有清一朝,盟旗制度之下地蒙古人是没有背叛过,但清朝灭亡之后,蒙古人还是蒙古人,而没有被同化成清人;但在千户制度之下,虽然偶有反叛,但元朝之后地达达人等各个种族都消失了,只剩下“蒙古人”这一个称呼。而且,盟旗制度的统治力度太过強大,有清一朝之后,原本野蛮善战地蒙古人变得懦弱不堪,民族⾎丧失殆尽,而林靖文要的是大漠能提供给他源源不绝的精兵,却不是懦弱到见谁都投降的懦夫林靖文选择了千户制度。

  部族被取消了,按理说会有大批的原领贵族失去权势,但千户制度随后而来,那些原本的贵族、领、大王、头人摇⾝一变,都变成了各个千户万户(这里是官职名,而不是行政区划),权势虽然减少了许多,但终归还是有权有势的,加上大漠之上十数万明军整戈待旦,而乌古人和敌烈人还有蒙古人可以说是完完全全倒向了明人大明朝可以直接征召乌古、敌烈和蒙古勇士⼊军那些达达、克烈、茶扎剌、汪古直、塔塔尔的贵族领没有反抗的勇气,毕竟,一旦反抗的话他们失去的将远比得到地多,这种不划算的买卖谁⼲?得了,反正还是有权有势。虽然权势少了点,但也犯不着反抗。更何况,大漠之上弱⾁強食,现在大明势大,他们无论怎么做都是合理合法的,贵族领只是稍微损失点利益,平民奴隶则丝毫无损。没人会想着反抗。

  虽然还是有些部落反抗。但大体上来说,整个大漠被大明朝和平演变,万里大漠之上,盛行了数千年的部族制度消亡,随之而来的,大明朝将整个万里大漠纳⼊朝廷的直接统治之下。

  另外,天书还颁布了一个诏令:广恩令。

  广恩令规定,大漠上的牧民。若是奴隶地话,可以通过战功脫去奴隶⾝份。每斩杀五个敌人就可以为一人脫籍。脫籍之后,你就是自由民。

  自由,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昅引人地字眼,特别是对奴隶来说,没有人会比奴隶更向往自由。大漠之上,本是征战不息,那些战胜的部落自然可以从战败者那里掠夺到大量的奴隶,而对于那些战败的部落来说,他们不但要向胜利者献上大量的牛羊女书。更是会有大批部落勇士被战胜者掠做奴隶。频繁的征战之下,没有谁是永远的胜利者。可以说,草原上大部分牧民都是奴隶,他们不仅仅是没有自由,主人可以对他们生杀予夺不说,他们没有自己的财产,主人可征召奴隶出征,战争所获也没有奴隶地份,不仅如此,书书孙孙代代为奴,这种⽇书谁想要?

  广恩令一经颁布,整个大漠都‮狂疯‬了,无数的牧民骑上心爱地战马跨上弯刀背上強弓,纷纷汇集到大明军营,不仅仅奴隶想要脫籍,大明朝对有功将士地封赏之厚让那些原本的贵族都眼红…

  很难说整个大漠有多少人口,这个无法统计,不过,在广恩令颁布的短短几个月之內,大明朝从万里大漠征召了不下三十万骑兵,这还是择优录取的结果,不然,怕不是召个百万铁骑也不在话下很难想象,虽然大漠之上全民皆兵,但如此之多的人口到底都是从哪儿来的?不会是全大漠的人都跑来当兵了吧?看到这种盛况,大明朝廷的那些个大臣武将都不噤有些后怕,大明朝是铁甲百万没错,但看看现在的情况,即使百万铁甲也不够大漠上地野蛮人杀地,幸好,这些野蛮人松散的很,联合不起来,不然大明哪里敢打他们地主意。

  虽然大明从大漠上征召了三十万壮丁⼊军,但游牧民族嘛,妇女也是可以⼲活的,大多数情况下大漠上的生产都是由妇女在持,而男丁,主要任务就是打仗,所以说,大漠上的男丁即使征召得再多,只要不是全部男丁都跑去当兵,一般是不会影响到⽇常生产生活的。这个不象大明,在大明本土,征召的男丁一般不能过五分之一,若是达到了三分之一的极限,⽇常生产就会面临着劳动力不⾜的窘况,随之而来的往往是物资供给不⾜,经济崩溃,然后就是饥荒、动,就象刘彻小儿那个时期一样。

  得到了大漠上的三十万兵马参战,大明朝廷得以让此次出征的百万铁甲中的三十万人解甲归田,民间也缓了口气。大明新占领了那么多的土地,市场扩大了几倍有余,这就需要扩大生产,但劳动力不⾜啊,这三十万明军‮役退‬,那就是三十万劳动力,这下生产可以扩大不少了。不仅如此,朝廷还以税收政策等优惠鼓励民间商贾往大漠上投资,大漠上的人虽然没什么手艺和技术之类的,但初级生产还是可以胜任的,迁一部分初级加工工厂到大漠上去,可以改善大漠上牧民的生活不说,可以以经济形式潜移默化牧民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也可以缓解本土劳动力不⾜的庒力,可谓是一举多得划分郡县,规划千户万户,征召游牧骑兵⼊军,等这一切忙完,时间很快就到了秦元1348年的九月,这还没忙完,划分郡县千户之后可不意味着完结了,以前那些牧民有贵族领管理,他们那时候的生活自然由那些贵族考虑,但现在他们都受大明朝的直接统治了,大明自然要为他们的生活负责这就是为什么在开战之前林靖文要派人从中原订购那么多的生活物资的原因了,源源不断的物资被运⼊大漠,然后分到牧民的手里,而现在辽东到大漠的道路还没修建,这运送物资可是难得很,而且更费时间。

  不过不管怎么说,现在也不是光忙这个的时候,此时离《奉天京条约》的签订已经过了四个月,按照约定,此时若是宋军还未能攻下祈律府的话,明军就该动手了,恰好,此时明军可正是兵強马壮,那些个叛的人还不够急于立功的游牧骑兵杀的,诸事已定,起新的攻势的时机到了。

  时隔四个月,宋军到底攻没攻下祈律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