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热门 > 天行九歌之后宫总管传 > 第186章 可谓掷地有声

第186章 可谓掷地有声

目录

  “咚咚…”断裂的头颅缓缓滚到太子面前,那名军士死前的惊恐全封了凝在失去生命的一瞬,一双圆睁⾎目注视着他。

  太子简直被眼前一幕吓的肝胆俱裂,转头想走,却看见自己的南边方向走来了一个持着拐杖的老者,驼背⽩发,⾝边跟着一地危险鲜的毒蛇。

  扭头再看,又见东边来了一个带着深紫兜帽,持着招魂幡和铜铃铛的怪人,⾝后跟着数具恐怖的行尸。这,这究竟都是什么怪物?!心惊⾁跳的太子再往⾝后的西边看去。

  只见刚刚到来的焰灵姬一抹⾼挑丽影翻腾,踩着一弯翘的竹子,悠然从空中落下,手中挥舞着一团‮热炽‬火焰,眼见无处可逃的太子,只能将视线转回北边。

  看着面前黑雾缭绕的天泽,战战兢兢地威胁道:“我可是韩国太子,你要是,要是现在退去,我可以饶你不死!”几乎是胡言语的太子,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差点咬到自己的⾆头。

  “呵呵,饶我不死?你知道我是谁吗,蠢货?”“你,你,你到底是谁?!”

  “抬起你的头,好好看看!”天泽冷酷的声调里无疑含着对这位太子的鄙夷,俯视着眼前的可怜虫:“我想,你怕是时间太久都忘了。”太子抬起头,仔细端详起天泽那幽蓝⾊的可怖面孔。

  终于,认出了这幅诡异面容的太子,瘫在地上手脚并用,连连后退,嘴里无比恐惧地惊喊道:“⾚眉…”“⾚眉君?!你是天泽!”“不,不可能,你不是已经…”

  天泽嘴角不屑地一笑,甩出两蛇头铁链,将太子⾝躯圈圈住,然后将这个瘫软无力的可怜虫吊起,拉至自己面前,那铁链末端的利齿蛇头,恰好蜿蜒在太子肩头,好似下一瞬就会洞穿他的头颅。

  “别!”太子双眼瞪得目眦裂,哭喊着求饶:“别杀我!”“啧,堂堂的韩国太子,未来的一国之君,向我这阶下囚求生?”太子此刻却并没有感到丝毫羞聇,求生的望和今夜数次经历的恐惧,已经彻底击溃了他的理智,他被吊在空中,声泪俱下地哭喊着:“饶命啊!饶了我吧!”

  猩红⾊的眉⽑一挑,天泽嘲问道:“你是在求我?”太子连忙点头,喊道:“求求你!求求你!饶了我吧!”

  天泽闻言,收回铁链松开了韩太子,将他丢在地上,然后随手将旁边某个奄奄一息的士兵脑袋洞穿,头骨碎裂的瞬间,那温热的⾎⽔溅在太子脸上。他手腕稍微‮动扭‬,铁链巧妙地拉扯着那个士兵的头颅,将其摆成了跪拜的模样。

  “呵呵,既然是求我,那为什么…你还站着?”近在咫尺的惨状让太子这副软骨头没有犹豫,立刻就瘫跪在地,带着哭腔嚎叫起来:“我跪!我给你跪下了!

  只要饶了我的命,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旁边一圈站着的百毒王,驱尸魔,焰灵姬见状,换了一番眼神。

  然后都带着可悲可笑的目光,俯视起地上那一⾝华服却卑躬屈膝的太子。睥睨的冰冷眼神微眯,天泽看着这个已经不⼊他眼的窝囊废,再度甩出蛇头铁链,箍住了太子的咽喉。

  在对方不断的挣扎声中,天泽像是在享受这股复仇的乐趣,寒声说道:“很好,你这幅态度倒是很像条狗。”

  “只是很可惜,我想要的东西,你给不了!”韩太子很快被勒晕过去,天泽转头环视了周围的手下和一地的行尸,说道:“无双正在镇守南面正门,百毒王你去东门,焰灵姬你去西门。”

  被留下的驱尸魔不解发问:“主人,为何留一门不守?”“哼…围师必阙,懂吗?”

  “你去把那具叫做兀鹫的尸体带来,我们还需要那批关键的财宝。”“是。”驱尸魔话语声刚落,方才⾝后那些失去的军士纷纷如同错骨断肢,变成了行尸爬了起来,跟随着他离开了。

  此时,天泽抬起头来,可以看到皇都新郑城里,已经好几处建筑都燃起了熊熊大火,他満意地冷笑道:“废物太子,就让我们在这里等候你的⽗王,来偿还债务吧。”王宮大殿之上,群臣面面相觑,正在等待消息。

  忽然,一名迅捷士兵火速来到殿外,大声喊道:“报!”“启禀王上,太子府就在一个时辰前,被不明怪人袭击,如今已经失守。”

  “这,怎会如此?”韩王安満脸惊慌,紧紧握着龙榻扶手,几乎快要急得站起⾝来,连忙问道:“我儿太子安危呢?可曾受贼人所害?”“回大王,据太子府周围情况推断,太子殿下仍被困在府邸中,目前安危不明。”

  “噤军呢?他们⼲什么吃的,不会立刻将太子救出来吗?!”“攻陷太子府的贼人怪异非常,除了一个刀不⼊的巨汉,还有个能掌控火焰的妖女。

  他们在太子府周围布満了毒雾,触之即死,而且,其中似乎还有一人能驱使死尸,变成难以杀死的行尸怪物,之前阵亡的三百名士兵,此刻全都成了他们镇守太子府的护卫,几乎无法可破。”

  这番话一出,不仅是韩王,朝堂里的重臣都是脸⾊难看不已,没想到今⽇这擅闯大殿的妖女,居然还有着如此強大的同伙,能够堂而皇之地在韩国都城里攻陷太子府,甚至矗立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再加上太子作为人质的投鼠忌器,⾜以让数以千计的王城噤卫军都无可奈何。

  姬无夜⾝为噤卫军的上司,担有责任,此刻按理说是应该诚惶诚恐,这时候那副恻恻的老脸却是一笑,出列进言道:“启禀王上,三月以来,先是司马府凶杀案。

  然后是收容了百越遗民,引来百越余孽的肆,太子府更是无端收到突袭,姬某可说是被九公子多次连累波及。

  任命断案的九公子固然劳苦功⾼,但末将以为,‮家国‬社稷之重可比泰山,因此…”张开地听着姬无夜那不怀好意的话,揷话道:“将军⾝为‮家国‬柱石,新郑都城原本就是你等镇守之地,而王宮噤地更是重中之重,本该固若金汤,如今却被贼人闯⼊。

  难道一个命案,就了将军的驻防吗?”“这就是将军以为的,社稷之重,重逾泰山?”姬无夜听着张开地的话,正准备解释,韩王重重地拍了一下王座,站起⾝呵斥道:“我堂堂都城祸四起,太子生死不明,你们不为寡人分忧,却只是顾着在这里相互推脫!”

  这时候,只见大臣队列中,站出来一名大袖宽袍,灰发束冠的清癯老人,稀疏的⽩眉一轩,目光中透出刚強正气,沉声道:“禀大王!

  古有云,国之大事,在封与册。预册储君,乃授玺绶,如今太子⾝为储君,乃是一国本,臆有不详,其中利害,不可不察。若今⽇我等一众臣子蔵拙避害,不能协心同力,乃是愧食王禄,愧为韩臣,其中道理,不可不明。”

  说话的这位老者,乃是前朝肱骨老臣,位列九卿之一的內史,方申。这番话一出,可谓掷地有声,朝堂上诸多大臣都是纷纷点头称赞,哪怕某些人再有什么心思,在方申这段话出来之后。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