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怪烺费生命
阿翎望见他模样,忽觉心安,只紧紧搂住他胳膊:“我们去寻她回来…寻她回来…”
“嗯。”***船行靠岸之前,不少修士已耐不住这片刻等待,仗着岸边⽔浅无有大碍,纷纷跃下船去自己御了风。宁尘苏⾎翎也有样学样,拔去空中往黎州腹地飞去。
青岚江边⽔草丰茂郁郁葱葱,不曾想往深处飞不过半个时辰,⾝下的绿油油的草地便逐渐被枯⻩⾊吃尽。
抬眼望去,眼前竟是一片望不到头的戈壁滩,一路上怪石嶙峋,稀稀落落生长着些许刺灌枯木,时时能瞥见人畜鸟兽的骨骸散落。寒溟璃⽔宮所在怒州横空山脉,⾜有半个昆仑大小。
这么一座山脉正横在黎州界上,呑了打南边来的气,只留下重重⼲风吹遍黎州土地,落得个久旱少雨。
离⽔脉稍远些的地方,便尽是这般灰⻩⾊的荒地戈壁。飞到半路歇息的时候,宁尘口渴去掐聚⽔决,掐了十来次一共才聚了三五口,这地方当真⼲的要死,好在先前看过地图,柳轻菀说的铜林镇已距离不远,再忍些时候怎么也到了。
前面渐渐有了被人踩实的商道,二人不愿招人眼目,便从空中降下,沿着那土路又走了些时候,终于在前面光秃秃的石岭环抱处望见一座大镇。
这铜林镇远比宁尘想的大,也比想的更加繁华。旁边那道岭子虽然不⾼,却连绵两百多里,其中产出不少稀有矿石。依傍着天赐宝地,又处在戈壁滩的通枢纽上,铜林镇在黎州也算数一数二的重镇了。
镇外面⻩土漫天,里面却开凿了十数处泉眼。镇民们精心规划,把泉眼之间相互挖通成小河流转,又借此往镇子边儿上种了一大圈防风林,虽然仍是挡不住⻩土垫道,镇里却是生机盎然。
⻩土屋布満了绿油油的藤蔓,道两旁也都是青慡慡的杨柏,进到镇里,呼气儿都顺畅许多。宁尘跑到小河沟边捧⽔洗了把脸,这才将一路上积的土腥味抹了去。
黎州沧凉,不利耕种,虽然借着凿泉引⽔铺了几十亩田出去,镇民们终究还是不靠种地吃饭,不似中原腹地有修士助得风调雨顺,大多修士不爱在铜林镇这种地方盘桓。
就看这镇子里的人吧,被夹着土的⼲风吹出了一层老⽪,有种说不出的愁苦模样,况且这通枢纽之地,行商极多。
行商嘛,走南闯北,要是没一脸横⾁,怕走不了几个镇子就被人连哄带骗薅光腚了,他们聚在镇子外围,宁尘刚从镇外走进来的时候,被他们拿凶神恶煞的目光剐了半天,不知道还以为进了土匪窝呢,可是此地倒是孩子不少。
孩子们小鼻子小眼也不去镇外劳作,一个个都还⽔灵,不似此地成人那般苦大仇深,他们哇哇叫着从街这头窜到路那头,玩得不亦乐乎。
有一十岁上下的小子玩得疯了,一脑袋撞上前头一个行商,恰捅了他膝盖窝,给他撞得一个踉跄差点没跪下趴,那大汉横眉竖眼,一把捞住小孩搡在地上。
“我⽇你娘的小兔崽子,找死!”铁塔一般的汉子抬脚就踹,一脚踢得小孩大哭起来,他一脚之后不算完,上去还待动手,周围有镇民面露不郁,只忌惮那汉子凶蛮不敢多语。宁尘刚想动作,只听有人“咄”的喝了一声。
旁边人都抬头看,却是一名四十多岁的教书先生,那先生穿着⽩底⻩纹长袍,手持一把折扇,快走几步来到近前:“小孩子顽劣,不过冲撞一下,何必下此狠手!”
大汉的蒲扇巴掌张开了怕是比那先生的头还大,谁知被他呵斥了一句人却缩了,口中连声道了不是,扭头赶车便走。
看双方表情,这教书先生与大汉并不相识,多半是⾝上服⾊表明了是出自某座书院的,那先生一句话便能将这些行商喝退,可见其书院倒是在周边地界甚有威望,闹不好是哪个修行进境无望的老修士办的。众孩童一拥而上,着那先生撒娇。
那先生摸摸这个脑袋拍拍那个肩膀,嬉笑声中被众童儿簇拥着走了。铜林镇这地界多少有点穷山恶⽔,可孩童们倒是天真烂漫,⾜见得此地邻里和睦家中亲善。
宁尘点点头,听着孩子们那笑声,心情敞亮了不少。下午头上,太甚是有些毒辣,宁尘他们不怕,老百姓可受不了,一个个蔫儿了
的躲在屋里不动窝,看不到多少行人。宁尘找人问了两嘴吴少陵的大名,三拐五拐,寻到了他当铺所在的那条街上。
这趟街算是铜林镇最热闹的去处,三个路口首当其冲各立着一座大酒楼,沿街大大小小十几间客栈叫行商的客人住得⾜⾜够,还有什么绸缎庄、南果店、茶楼赌坊应有尽有。
宁尘沿着街走下来,路过吴少陵那间吉兴当铺的时候却没停脚,只不动声⾊地从门口慢腾腾掠了过去。
上次叫柳轻菀坑了一回,这次宁尘可不能再当愣头青,得先仔仔细细摸些底才行。当铺最怕闲杂人等串,所以门脸儿修得极为严实,宁尘顺着
儿往里去看,却也瞧不真切。
好巧不巧的,他刚一脚从门口滑过去,就有俩小厮抬着躺椅拎着茶几送到门口布好,紧接着大咧咧走出来一位,优哉游哉躺了下去,宁尘连忙脚步一歪,往吉兴当铺斜对面的一个面摊儿坐去。
他选了个正对的位子,叫摆摊的做上两碗烂⾁面,宁尘这才不动声⾊地打量起那人来,那人穿着一⾝青袍,那袍子看着素净,却是一⾝仙织,可不是老百姓买得起的东西,不出意外,应当就是吴少陵。
毕竟一路走来,铜林镇上所见都是寻常百姓,只见了十来个炼气。宁尘用神念探了探,这吴少陵却有筑基修为。
却不知,凭这筑基修为,他是怎么和柳轻菀勾搭上的。吴少陵看面相不过二十四五岁,⽩⽩净净一股子书生气,头发梳的板板整整,拿一⽟簪扎好,很是讲究,他躺在躺椅上摇着扇子,时不时拿起茶几上的紫砂灌几口凉茶,好不自在。
宁尘也不前去相认,一边往嘴里嘬面一边与面摊小老板搭话:“诶,那躺着的,是吉兴的东家吗?”这大下午,除了他这一桌也没旁的客人,小老板也是闲极无聊,顺口答音儿:“对着呢,那就是吉兴的吴大少。”
“之前就听说过你们这儿有一位筑基期开当铺的,还新鲜。”“可不是吗,堂堂筑基期修士和咱们老百姓一道在街上开买卖,放别处说去谁信呐。”
修行这事要说难也没多难,只要肯费些气力,甭管基如何,再差的三五年也能迈⼊炼气期。
无非是老百姓平⽇里忙着讨生活,腾不出修行的功夫。只要是家境稍微富裕点的,弄一套基础心法,说⼊境也就⼊境了。
可筑基期就不一样了,资质较差、为人愚鲁的往往难以成就,还要拿出钱来购置丹药,不然光凭自己,一修修个四五十年筑基,也怪浪费生命不是,不说别的,宗门里筑基期外门弟子,每个月到手的俸银再少也得一两枚灵石。
跑到铜林镇这种⻩土旮里开个当铺,顶了天赚些金银出来,吃喝拉撒逍遥自在倒是够用,修行资源可就别想了。宁尘继续勾话道:“吴大少心也真够宽的啊?年纪轻轻筑了基,就撂这儿享起清福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