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热门 > 庆余年秘史 > 第22章 滣若涂朱

第22章 滣若涂朱

目录

  更何况林家‮姐小‬的容貌据说只是清秀而已,绝对不如哥哥形容的那般美若天仙。”范闲一想,果然如此,叹了口气,便将此事抛开不提,不过却也不会就此放弃寻找那位姑娘的想法,只是脑中又浮现出另一个问题,不由微微皱眉。

  “肺痨?”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肺痨等于是不治之症,自己虽然跟随费介学习了一年,⽇后也没有断过各方面的修行,但对方既然是长公主的女儿,那么一定有御医看治,连御医都治不好的病,自己又能有什么办法?

  费介不在,这真是个很大的问题。***靖郡王府世子的诗会与太子召开的诗会是京都里最热闹的两个社场合,每月一次,风雨无阻,不知多少贫门才子、寒家诗人削尖了脑袋想往里面钻,想借一诗一辞一句名动天下,求个晋⾝的阶梯。

  司南伯让范闲来参加诗会的原因很简单,是要让他出个大大的名,抢个⼊京头彩,以便打动那位长公主的“芳心”但范闲在诗会上却似乎一点也不上心,只顾喝酒吃菜,真让人瞧不明⽩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那天郭保坤在酒楼被范闲打了一拳,今⽇在诗会上仇人见面,郭保坤就当众暗讽范闲私生子⾝份,又起哄引导众人迫范闲当众做诗。范闲冷冷地看了这个讨厌的家伙一眼,然后抛下了一首诗,起⾝便离开了花园。

  在王府下人的带领下,尿遁也。此诗一出,掷地有声,全园皆惊,落花流⽔,横扫千军,一阵喝彩之后,众人兀自品味着其中滋味,郭保坤的脸上也是青一块⽩一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世子此时再也顾不得手中扇子该如何拿才不会中了范闲风骨之评,啪的一声合上扇子,昑诵道:“风急天⾼猿啸哀,渚清沙⽩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大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有这一首诗,范公子今后就算再不写诗,也无所谓了。”靖王世子叹息道。湖畔才子们各自默然,知道今⽇自己是无论如何再也作不出更好的句子来,所以整个诗会就因为范闲的这首诗而陷⼊了沉默之中,却没有发现作者早就溜走了。

  其实这首诗并不合景,也不合时,但范闲实在是憋急了,所以赶紧背了一首打击完敌人了事。

  憋急了,一方面是说被那个叫郭保坤的小混帐给憋急了,另一方,是他真的有些急,先前无聊,喝的酒⽔稍微多了一些。

  诗会散后,众人对范家‮弟子‬那首诗更是议论纷纷,见到范府轿子,有些士子便上来与他告别,范闲赶紧下来,一一微笑送走,又吩咐那几名护卫将若若送回府去。

  范若若上轿之前,向他点了点头。范闲知道假装医生给林婉儿看病,让叶灵儿带路那件事情已经被妹妹安排妥当了,不由得精神一振,便开始安排晚上的事情。

  从前些天酒楼上打人的事情发生之后,范闲就担心那位郭保坤会咽不下心中闷气,会有些什么下作手段,所以吩咐藤子京打探了一下,也摸清楚了郭保坤常去的几个地方和回家的路线。

  今天诗会之上,那姓郭的小匹夫言语带刺,范闲就算情再好,也只能保持表面微笑,內心深处仍然是十分恼火,只是他此时才想明⽩,原来自己让藤子京去打探那些事情,竟是潜意识里早就做好了欺负郭小匹夫的准备,而不是担心被郭小匹夫欺负。

  “本来我也嫌打他会脏了自己的手,但如果是你或者你喊家里的护卫动手,将来在官府那里也不好说话,相信⽗亲也不会因为几个下人而去得罪郭家。”

  范闲继续微笑解释道:“如果是我动手,⾝份不一样,后果自然也会轻很多,范林两家联姻在即,⽗亲和宮中那位一心想促成这门亲事的贵人,总不能让我出什么事情。”藤子京皱眉劝道:“少爷万万不可自己动手,再说了,京中权贵‮弟子‬打架。

  毕竟只是件小事,实在是有些…”藤子京住嘴不语,范闲却接过他的话去:“有些因小失大?有些胡闹?”他接着微笑着摇‮头摇‬:“我这只是说的如果。

  但事实上,我不准备打了他之后还给他任何反咬回来的机会。”藤子京心中一寒,心想这位少爷不是准备搞出命案来吧?范闲猜到他心中所想,哈哈一笑不做解释,只是问道:“靖王世子请了吧?”

  “请了。”“订在哪里?”“醉仙居。”“这酒楼的名字倒也雅致。”

  “…少爷,这是一处青楼。”范闲一怔,苦笑着就应了下来,问道:“⿇袋准备好了没有?”***京都西面有一条流晶河,在这条河流将要流⼊苍山之前,走势渐缓,窝成一大片泓成镜面般的⽔潭。

  每到晚上,很多座花舫在湖面上随意行走,上面张灯结彩,像是⽔晶宮一样夺人眼目,十分美丽。

  醉仙居不是船当中最大的,却是其中档次最⾼的,二层楼船,精巧美丽,设置清雅,最关键的却是这座花舫上,拥有如今京都风月场上最红的一位姑娘,司理理姑娘。

  这位司理理姑娘模样情自是不用说,自个儿也会些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虽然不见得有多深的造诣。

  但在诸多京都才子有意无意间的吹嘘下,也搏了个才女的名声,当然,能够让这位姑娘家在京都秀场异军突起,成了花中翘首的原因,却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某个流言…传说理理姑娘其实并不姓司。

  就姓理,却不是这个理字,而是李,皇室的姓氏。江湖流言中说,这位姑娘竟是开国之初的某位皇族遗孙,只是因为祖上犯了大事,才落魄到如今地步。

  真正了解皇家的人,自然对这种流言嗤之以鼻,那些俗人们其实心里也知道这消息绝对是假的,只是司理理姑娘从不解释,众人⼲脆将错就错,反正皇帝陛下也不会来理会一个女姓什么。

  这种心理其实也很好解释,试想那些天天在朝上当叩头虫的‮员官‬们,如果想到在自己⾝下辗转反侧的妙人儿竟是陛下的“远房亲戚”估计会‮悦愉‬许多,虽然醉仙居很红很贵。

  但每到晚间依然热闹,愿意一掷千金成为理理姑娘幕下之宾的冤大头不知道有多少,但今儿个有些奇怪,花舫停在岸边,却不许那些翘首以待的公子哥儿们上去,几个面相凶狠的大汉守在跳板之外,险些与那些人冲突了起来,幸亏老鸨下来解释了一番,那些公子们才知道今天醉仙居竟是被人给包了。

  要包下醉仙居来得多少?那些最喜轻折章台柳的公子们悻悻离去,不免暗中咒骂包下醉仙居的那人是个败家子。

  范闲看着桌上的精巧点心,喝着那双纤纤素手递过来的美酒,一想到今天要花费的数目,依然有些⾁疼,加上不知道⽗亲若是知晓自己用公中的钱来逛青楼后,会有怎样的反应,所以他有些不安。

  不安的源泉更多还来自于怀中这位姑娘。司理理姑娘长着一张清丽绝俗的美丽容颜,眉若柳叶,杏眼琼鼻,美眸顾盼流转,若涂朱,轻轻开合间自然流露出一股风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