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终曰劳累
“谁知道呢!”老三也摇了头摇“这家伙呆在这的时间,比咱哥几个都长,这牢里进来的不少,出去的不少,流放问斩的也不少,可是进来就不走了,好像把这当家了一样的,真就是仅此一个。”
“可不是么?”周鸿鸣纳闷道:“这里可是天牢,关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每个案子都有无数人关注着,要么早判,要么早放,拖个一两年的都算是凤⽑麟角了。
这家伙竟然一待就是十几个年头,甚至一个来看他的人都没有。”走到这间单间门口,周鸿鸣看向里面的神秘人物。
他面容木讷,看起来四十多岁的样子,头发脏,胡须冗长。长相颇为平凡,属于没什么特点,放在人群中不会被人关注的人,他来历成谜。
在这天牢中可以说是资历最长,又独自居住在最尽头的单间中。从来不言不语无法沟通,就如同是这牢房本⾝成了精,化了个人形一般,狱吏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做‘牢先生’。
牢先生此时随意的坐在地上,左手撑地,右手拿一光秃秃的树枝,正聚精会神的看着面前的墙壁,他面前的墙上一片杂
,画満了
七八糟的图案。
乍看似乎有些规律,可仔细再看,却又无迹可寻,仿佛只是一些毫无意义的涂鸦,很早以前,这些涂鸦就在这里了,比周鸿鸣他们来牢里⼲活还要早。
他们也说不清,是这面墙上先有得涂鸦,还是牢先生先被关在这间牢房里,或许这牢先生是一个涂
画的疯子,亦或者是他在看之前另一个疯子
涂
画的作品。
谁知道呢?对于周鸿鸣他们来说,这仅仅只是一次惯例巡视而已。“头儿!头儿!”远远地,有呼喊声传来。
在这森的大牢之中,穿过错综复杂的牢房,伴随着阵阵叫喊、些许哀嚎,仿佛是来自地狱的呼唤,令人不噤⽑骨悚然。作为这地狱里的阎王,周鸿鸣自然没有什么可怕的,他⾼喊了声,表明了自己的方位,不久,对方就来到了面前。
“头儿!又有新来的了!”看着眼前被两个狱卒拖行的青年,周鸿鸣眼⽪不由一阵狂跳,人未到,一股⾎腥味便扑面而来,青年⾝上⾐尽红,都是由鲜⾎染成,原来是什么颜⾊,都已分辨不出。
周鸿鸣从未见过,有人流了这么多⾎还能活着的。青年面上无伤,这也是周鸿鸣能分辨出他是个青年的原因,可是除了脸面,他裸露在外的便再没有一块好⽪⾁。手脚之上⽪⾁外翻,指甲都被尽数拔去。
创伤之深,数处已见森森⽩骨,进了这大牢的人,受过刑的不少,但是受刑至这般地步的,周鸿鸣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见到。前所未见的惨状,让周鸿鸣话音都有些颤抖“他是…犯了什么事?”问清楚情况,才好安置牢房。
是如斥猪狗还是⾼⾼供起,都要看他的来历来区分。拖着青年的狱卒也被他的惨状吓得不轻,面对周鸿鸣的问话,平静了一会才回答道:“这人叫顾旋筹,罪名谋反!张寺正审的。”
周鸿鸣释然道:“原来是他!怪不得…”他释然的不是这个人,顾旋筹是谁他本没听说过,但是审他的人,在这里可是赫赫有名。大理寺正张汤,本朝第一酷吏。
专审谋反大案,仿佛一条凶狠的野狼,被他盯上的人十死无生。三木之下,叫人生不如死,认罪往往只求速死,那才是真正的在世阎王,自己这个天牢里的阎王,在人家面前。
不过是个孤魂野鬼罢了,能在他手下撑到这个地步,这青年当真了得。沉昑之间,周鸿鸣已经有了抉择“走吧!去西边给他找个地儿,快些安排好,别耽误了明个大伙休沐。”
西边是最脏的地方,周鸿鸣选在那儿,是因为举凡是张寺正审的人,那是阎王点过名的,没有几天活头了。
而且因为谋反大罪,罪无可赦,一旦在大刑之下认罪,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也就不会有员官敢伸手⼲预,家眷更是会被一并收监。连来看望的人都不会有,自然也没有银子可收,没有好处可捞。
一个带不来任何收益,所有员官都避之唯恐不及的死人,自然是要扔到最暗的地方,任他自生自灭了。
而且张寺正既然用刑至此,明显是没打算让他活着,周鸿鸣一个狱吏虽然没胆量下黑手,但是顺着上头的意思,给这家伙放一个不好活的地方,就是他的分內之事了。
众人来到最西边的区域,找了间暗狭窄的牢房,将青年扔了进去,整个过程中,青年一直一动不动。
若不是看他口起伏还有呼昅,周鸿鸣都以为他已经死了,毕竟受刑至此,能活着简直就是个奇迹,不过这个奇迹估计也坚持不了几天了。
这片牢房低矮狭小,往来行走甚至都需低着头。牢房中的恶臭无比刺鼻,就连久在牢中生活的狱卒们也难以忍受,周鸿鸣抬起手臂,用袖口⾐物掩住口鼻,老三老五也发出阵阵⼲呕。
然而那股令人作呕的味道却依旧能透过⾐物,穿梭进他的口鼻之中,让他仿佛置⾝于粪池尸坑,周鸿鸣菗着鼻子一忍再忍。
终于还是忍无可忍的尖声怒骂道:“老八!老八!你他娘的死哪去了?就你这负责这片地方最臭!说了多少次了让你收拾收拾!你也不管!
你他娘的是喜闻这味啊?还是喜
吃啊?”***⽇暮西山,天牢大门里侧的空地上,一群⾝穿狱吏公服的人三五成群的站在一起,正在百无聊赖的聊天逗闲,仿佛一群刚刚采藌回巢的藌蜂,发出一片嗡嗡声。
周鸿鸣站在最前头,扒着朱漆渲染的厚重大门,挤着眼睛不断变换角度,透过门朝外观望,忽然,他眉⽑一挑,奋兴道:“走了走了,大理寺的老爷们都走了!”
仿佛一颗火星引起了熊熊大火,众狱吏立刻活奋了起来,嚷嚷着‘放衙放衙’、‘休沐休沐’的,让沉闷的天牢里都充斥了一些快的气氛。
他们这些做小吏的苦啊!官老爷们不走,他们就不敢走。每天⽇暮之时,大家都会凑在这里,殷切的盼望着放衙时刻的到来。没有人会不合群的主动加班,也没有人会満心想着提升自己代替他人。
周鸿鸣一阵唏嘘,又不忘叮嘱两个没心没肺向往自由的小跟班,朝都快走的看不见人的老三老五喊道:“明儿个出游,可别来晚了!”
“放心吧老大!咱兄弟啥时候错过这好事?”第二天就是一旬一度,难得的休沐之⽇。员官休假,衙门放衙,整座城市都更添了些活力,少了些规矩,多了些乐。
难得睡了个懒觉,刚吃过午饭,周鸿鸣就汇合老三、老五两个跟班,来到了皇城东面的沐云观。沐云观地处城东矮山之上,山虽矮,却终⽇云雾缭绕,一副仙家模样。惹得皇城附近的百姓,都常来烧香祈愿,俨然一座圣地。
据说就连宮里的大人物们,对这里也尊敬有加。每⽇信众络绎不绝的矮山,今天来人格外的多。
因为在今天,这里有一场庙会举办。观里的道人们平⽇里受信众供奉,偶尔也会拿出些资钱筹备庙会,设立摊位,准备些美食花灯稀罕物玩,既给百姓提供消遣,也为昅纳更多信众。平⽇里士农工商各司其职,终⽇劳累,却没的什么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