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网游 > 我本寂寞 > 第三百四十一章 解读的角度

第三百四十一章 解读的角度

目录

  “这个?和提⾼棋手的境界有什么关系吗?”听到王子明的提问桑原秀吉是一脑袋的雾水。

  “呵,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揷柳柳成荫,牛顿被苹果砸到脑袋创立了万有引力学说,瓦特看到烧水的水壶发明了蒸汽机,既然这些表面看似相距十万八千里的事物都可以让有心人有所感悟,那谁又脑葡定这就和围棋无关呢?”王子明微笑着说道。

  “好吧,还是让我先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吧。我觉得孙悟空在大闹天宮前后反差极大的原因在于:天界的那些神仙们准备不足,没有料到他会打破太上老君的炼丹壶,杀到凌宵宝殿之上,因此,在猝不及防之下,被近战能力超強,而且有着铜头铁肩,火眼金睛不死之⾝的孙悟空死死缠住,无法施展仙法道术之类的远距离攻击方法,人多势众的优势难以发挥,所以让孙悟空打得手忙脚乱,落花流水,溃不成军,不得不请西天如来佛祖出山,这才好不容易把他制服,庒在五行山下。

  等到了西天取经的时候,那些妖魔鬼怪或者是偷跑下界的神仙,圣兽,侍童,大都有一些特别的法宝,每每到了打不过对方的关键时候便施展出来,孙悟空虽然战斗力超強,但人家却偏偏不同他正面交手,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是空有力量却无从使用。这就造成了打得过主人,却打不过主人养地侍童,宠物的原因,给人以和大闹天宮时反差极大的感觉。

  浅见拙识,不知说得对不对,不当之处还请王先生指教。”工藤武夫边想边说,将自己的看法表述了出来。

  “哪里哪里,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评论本就难有⾼下之分,工藤先生您太客气了。”王子明笑道。

  “不不,这可不是客气,王先生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光看您书架上摆着的这几百本图书即可略知一二。象我这样一天到晚,忙于俗务的俗人,在您这样醉心学问,苦心研究的大家面前,哪里有客气的资本。”工藤武夫谦虚地说道。

  “呵。我对读书的看法向来是好读书而不求甚解。读什么书也是兴之所至,全无系统,哪里谈得上醉心学问。苦心研究地。工藤先生过誉了。不知道桑原先生对于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王子明笑了一笑转而向桑原秀吉问道。 ..

  “嗯”“我对西游记的了解不像工藤先生那样深入,只是偶尔从电视上看过几次,有什么看法不敢当,只能说一下直觉上的感受,还请两位先生不要笑话。

  堡藤先生方才所说的看法我完全同意,只不过觉得还不是很完善,有些因素没考虑进去。比如说孙悟空在大闹天宮的时候,他⾝边周围所有的一切都是敌人,他只要打倒眼前所有地人就可以了。因此,在那个时间里,孙悟空可以无所顾忌地把自己所有的本领全部施展出来而不必担心后果,所以表现得勇猛异常,所向无敌。

  但等到了取经路上,他就不再只是一个人了,不仅有一个只会吃斋念经,除妖捉怪时光拉后腿的师傅要保护,而且还有一个贪安好逸,动不动就想回⾼老庄地二师弟总在帮倒忙,三师弟沙悟净虽然老实肯⼲值得信任,但偏偏实力不济,无法委以重任,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种的负担,使得孙悟空在面临对手时难以施展拳脚,时时刻刻都要担心取经队伍的‮全安‬,否则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别人使个调虎离山之计,把唐僧抓走当成了晚饭,所以孙悟空处处被动,自⾝的能力不能尽情发挥。当成了晚饭,所以孙悟空处处被动,自⾝地能力不能尽情发挥。

  一方面是全力施展,另一方面是打了折扣之后的表现,这之间当然会有很大区别,所以孙悟空前后表现不同也就可以理解了。”桑原秀吉想了想答道,正如刚才所说的一样,他对于西游记地认识全部来自于自视节目,印象不是很深,只能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

  “非常不错,只是看了几次电视就能有这样的理解已经很不简单了。”王子明笑着称赞道。

  “王先生见笑了,还是请您揭开正确答案吧。”桑原秀吉躬⾝请求道。

  “呵,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从来没有定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想法也只是其中一种,不能说就是正解。

  这么说吧,你和工藤先生的理解都是比较直接的,是对小说中具体的描述来进行解答。当然,这样的理解完全没有错误,而且有很多人也支持这种看法。不过,如果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思考,就会发现作者这种看似前后矛盾的写法是另有深意。

  通常认为,《西游记》是吴承恩屡试不第地情况下,因为深感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败腐‬,自己空有一⾝学问却无从发挥,只能在乡村私塾教几个小孩子来安家立⾝的现状不満,而当时的朝庭又不可能允许他公开发表自己对社会的不満,所以才会假借神怪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实真‬心情。

  当然,这也只是众多观点当中的一种,当时吴承恩在创作时是否真有这个意图怕只有他自己知道,终究他已经故去几百年了,现在还没有发明时国器,谁也无法返回明朝去直接向他询问。

  但文学解读并不等于必须要按照作者的创作意图才行。就如鲁迅先生所讲过的‘一部《红楼梦》’道学家看到的是淫’经学家看到的是易,才子看到的是缠绵,⾰命家看到的是排満。,

  一部能历经时间考验而经久不衰来的名着,就象一面镜子一般将读者的內心情况如实地反映了出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一部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它就不再是作者的私有财产,原因无它,就是因为每位读者都有权力按照自己所处的角度去理解故事的內容,而不是必须把自己和作者摆在同等的位置上。”王子明娓娓到来,面前的两位曰本人正襟危坐,屏气凝神地倾听这神秘棋手的独特观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