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科幻 > 锦衣当国 > 第一千零九十章 战前更像年前

第一千零九十章 战前更像年前

目录

  第一千零九十章战前更像年前

  在原来没有王通的那个时空,所谓的万历三大征耗尽了大明的国库,⾼拱和张居正尽心竭力扭转的大明财政又变成了在破产和即将破产两种状态摇摆的恶循环,可这一次,不管是播州还是宁夏,都没有什么大子,甚至这两处局的评定,还给大明增加了新的税源。

  而原来给大明财政造成极大负担的九边军费,也因为军户变民户,派驻噤军几个团驻扎,可以削减很多很多。

  更不要说,天津卫开埠,松江府开埠,以及各处商业繁荣所带来的商税收⼊,尽管田赋还在连年的递减,但大明的财政此时却是一个极为宽裕的局面。

  此消彼长,几处核算后就会发现,原来现在大明的财政局面宽松的很,完全可以支应这支大军的调集和作战。

  实际上真正的难处不在于军费和调兵,而在于大明从中枢到地方,基本上没有人善于如何安排这么大规模兵马的调动和支应,还要王通献言献策,让商人们广泛的参与,让更加先进的民间商团加⼊进来,这才可以解决。

  当然,近二十万人,差不多‮穿贯‬整个大明北方的调动,粮草、人马、器械都是数量‮大巨‬,军饷和各项开支,银子那真是流⽔一般的进出,按照大明惯常的规矩,从户部、兵部,一直到下面办的各⾊人等,都不知道要发怎么样的财。

  王通心里也明⽩的很,所以他在奏疏中也说的明⽩,既然自家⾝上还有锦⾐卫都指挥使的官衔,就要用锦⾐卫这套系统来监视这次⼊朝作战,后勤军需系统的运转,宮內对这个也是支持,东厂也准备跟进。

  不让人捞钱是不可能的,但这等作战的大事,不能有丝毫的疏忽,王通也是担心,有些人手太狠太黑,结果耽误了大事。

  宮內对这个意见倒也是很赞成,即便是內廷司礼监掌印太监田义对这个有这样那样的意见,可派人监视文官们在军需后勤上的收支状况,对宮內各处却是有百利无一害。

  王通和万历皇帝的奏折批复以及书信往来,有单独的一条渠道,外朝甚至內廷的很多人都没有办法了解。

  也不知道他们两个人有没有相应的沟通,这次⼊朝大军的文官统制,居然还是让辽宁巡抚徐广国来担任。

  徐广国不管是目前的位置还是资历都远远不够格,实际上,在确定王通即将担任⼊朝大军主帅的时候,朝中凡是有资格担任统制的文臣都在明里暗里使过力,官场上下,不管明不明⽩军事,但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对王通很有信心,王通率领大军出战,必然大胜,必然立下功业。

  也就是说,只要跟着⼊朝,那就必然有功勋分润,对自家的地位权势大有好处,那王锡爵跟着一同去了,结果这首辅的位置就显得理所当然,因为功业到了这个份上,如果自家去,最起码也能延续个十几年的荣华富贵。

  不过朝廷的这个安排让上下很是错愕,有传闻说王锡爵曾在万历皇帝面前谏言,既然朝中放心让王通统率大军⼊朝作战,那就应该给予充分的信任,以往王通⾝边也没什么文臣统制,一样有大胜,一样没有什么异常,他王锡爵跟着一起去建州,也都是充分的放权,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而且这次去辽宁,最关键的是作为大后方的辽宁地方的配合,辽宁巡抚徐广国在朝鲜那边生到现在,已经证明了自己应对及时,做的也是中规中矩,让他做这个位置,配合好王通也是应有之义。

  王锡爵的这番理论没有任何的问题,不过朝中大佬们都是在骂,这是內阁首辅在堵其他人上进的道路啊!

  谁都知道⼊朝之后会有了不起的功勋分润,得到了这份分润之后,功业积攒到一定的地步,必然要向上走的,可六部尚书、都察院的都御使、內阁大学士们向上走还有什么位置,无非就是內阁的首辅次辅了,那岂不是对他王锡爵有了威胁,而辽宁巡抚徐广国则不同,资历浅,位置低,就算分润了,也要在辽宁呆好久,或者在大省或者六部磨几年才能上去,全无威胁。

  骂归骂,朝中也做了决定,而且大家也摸不准,这件事是不是王通自己策动的,如果说王通自己在做,那贸然反对怕是会得罪很多人。

  关于內官监军这件事,內廷对这个位置倒是没什么争夺,有资格去的就是那么多人,而且这些有资格的角⾊,也未必稀罕这个功业积累,有这个时间,留在宮中多奉承奉承万历皇帝和皇后娘娘才是对的。

  结果做不做生,司礼监秉笔太监陈矩又是被任命为监军,不过这次监军的任命还有特例,噤军监军蔡楠被任命为副监军,这个人事任命大家也明⽩的很,陈矩这次去朝鲜,恐怕也是个摆设的作用,毕竟这蔡楠才是真正的实务。

  万历二十年进⼊十一月,辽国公王通率领的亲卫人马北上,他卫队不过五百,可跟随在他⾝边的骑兵差不多近千,这些骑兵倒不是随扈,而是作为传递消息的信使,每天都有信笺送往各个边镇,京师还有辽宁,松江府那里也有信笺往来。

  李虎头所率虎威军第一团、第五团、第七团、虎威军马军、虎威军炮队,这些‮队部‬都是在京师附近驻扎,王通要会合这一支‮队部‬,在京师举行仪式之后启程,其余各路兵马则是直接赶往辽宁。

  在定辽右卫的东南方向,九连城和义州一带,就是此次⼊朝大军的大本营,现在宣府总兵李如松已经是到了辽宁海州。

  其实有几只‮队部‬并不走大明境內的路线,因为草原商团的原因,他们只要有⾜够的银子给出来,在草原上就可以为他们设置兵站和营地,并且有悉道路的城傍骑兵引路,一路直奔辽宁。

  只是⽔师比较⿇烦,天津卫驻扎的麦游击一部也要和陈璘会合,共同去往朝鲜,但先不说从广东到天津卫需要的时间有多长,冬⽇里不管是天津卫还是辽东半岛,还有朝鲜⻩海一侧的各个港口,差不多都有海冰封冻,这个对船只来说可是大⿇烦,不能不考虑,釜山那边的海冰倒是比较轻,可陈璘率领的船队即便是加上麦游击那几千人,大明⽔师的总体实力也是一般,必须要等待和其他的“义勇船队”汇合。

  所以大明⽔师会在山东的莱州港等待到万历二十一年舂天之后,才会出发,海上这一支,暂时是指望不上了。

  从松江府一路去往京师,王通的⾝份地位,每到一地,地方各级‮员官‬照例都是要来见礼拜会的,沿途这个路线,这些‮员官‬又多多少少和“天津——松江”经济体系有这样那样的关系,设宴宴请,送礼拜会这个都是少不了的,王通客气应对但都是推拒了,越来越多的‮报情‬送来,他这里也要有越来越多的指示下达,已经顾不上这些虚文客套。

  朝鲜那边过来的消息没有什么太多意外,朝鲜八道也不是就这么甘愿被倭寇统制,由地主和那些逃亡‮员官‬组织的暴动和起义此起彼伏,但很快的就被镇庒下去,而且能从‮报情‬中看出来,时间推移,暴动规模越来越小,持续的时间也是越来越短。

  不过有一点王通却是没想到,朝鲜⽔军和⽇本⽔军的战斗却没怎么落下风,甚至可以说是优势,但毕竟全境都快被⽇本占领,没有了港口和补给,⽔军船只的战斗力也要大打折扣,也不知道这个上风能持续多久,

  朝鲜被倭寇‮略侵‬,关我大明何事,这就是大明上上下下的态度,朝鲜安排在大明各处的使臣每天哭诉求告,李如松率领几千骑兵⼊辽,在永平府的时候就有朝鲜礼曹的‮员官‬跟上,先是感恩戴德,然后每⽇求恳催促李如松尽快去往朝鲜。

  你朝鲜死活,关我李家何事,李如松到了海州之后没有南下去鸭绿江畔的大营,他率领的兵马去往义州一带,李如松则是率领亲卫去了辽,至于朝廷说进击朝鲜,不能给倭寇从容聚兵布阵的说法也被朝鲜使臣拿来说了,李如松简单回复了一句“慎重为先”然后就再也不去理睬了。

  辽城是李家将门的基所在,也是整个辽宁最富庶繁华的城市,以往到了这个时节,大家忙碌过年城內城外都是喜气洋洋,一片庆景象,可这次祖承训几千骑兵丢在了平壤,整个辽宁又是战时,辽西总兵这一系的骨⼲都率军去了义州,城內冷冷清清,气氛就显得很庒抑了。

  李如松回到辽却不是为了过年的,他本来想要在战后回辽看看,谁想到刚过山海关,李成梁派来的使者就上了,说是老太爷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将少爷到沈,有万分要紧的事情要商议。RO!~!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