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热门 > 阿星(道士x女鬼) > 第17章 塾悉走荫通灵

第17章 塾悉走荫通灵

目录

  这样一个有爱的家庭,阿星想不出林迟有什么理由加害于狗。徐云书认同阿星看法,他在车上思考了很久,关于突然死亡的小狗和男人身上奇怪的气息,最后,想出一种最有可能的结果。

  他和许倩聊完为狗送灵的事,又对许倩说:“大概不是医生说的那样因为突发疾病而死亡,如果你想知道原因的话,我可以试着找一找。”许倩心底其实也并不接受那样的说法,连忙问道:“道长。那是因为什么?”

  徐云书从随身包里拿出一张符箓,顿了顿,目光转向林迟:“需要林先生配合我一下。”***卧室,徐云书在做法,他以清水画阵,符箓贴身,口念溯命诀,来推演出人的命格。几年前,徐云书去武当论道的时候,听那边的老道士讲过一个传说。

  受过苦难的猫狗为了答谢主人,当主人或主人家遭遇不幸时,它们会献身救人,以己性命换取主人平安。

  万物有灵,狗这样能见间生物的动物更是,他们对于危机的感知远超于人类,冥冥之中早就为自己和主人铺好了未来的路。舍身图报,甘之如饴。徐云书将另一张符贴于林迟后背,他在他的指示下闭眼。

  须臾之后,徐云书脑中浮现出不属于他记忆的景象。电闪雷鸣的暴雨天,勤恳的司机送了几个学生去他们家。

  返程时,雨势渐大,模糊了前窗玻璃。司机放慢车速,以求平稳通过。可转瞬之间,车窗爆裂,眼前倏然成了黢黑。是镇口一棵巨树倒地,将一人一车永远砸在了这雨天中。林迟没死,身上却有气。因为。

  他本该死在那个雨天。有它替他死了。暴雨如注,车辆平稳驶出小镇,一切如常。它用自己的生命扭转了命运的齿轮。

  听完徐云书的叙述,屋里的人与鬼都静默了很久。有风从半开的窗户拂进,年轻男人沉默低头,年轻女子被吹酸了眼,眨了眨,还是没忍住,泛出些许泪光。

  “道长,我想和多待一会儿,可以吗?”徐云书轻轻说:“当然。”阿星泪点低,摸着的狗头呜咽“你真是一只笨蛋小狗。”好似听到夸奖的话,竖起耳朵,邀功般扬起嘴角,白色的尾巴得意摇着,这一变得格外短暂,仿佛一眨眼就要过完了。

  黄昏将至,徐云书念起往生咒,他在紧闭的房中离魂,朝小狗走来,要带它去地府。似有所感知,待在原地不肯挪。反倒是阿星伸手抱住了徐云书,长发散下,落进他怀里,她温热的泪掉在他前,徐云书一愣,顿时失笑:“…你哭什么。”

  “我感动哇!”阿星捶了他肩膀。徐云书难得没推开鬼,他也不回抱,只是略微不自然地撇过脸。

  “好了。”徐云书不擅长安慰人,低声说“你是想和它一起走吗?”阿星听了果然松手,手背擦眼睛:“我才不去地府。”她抱起“宝宝乖一点。

  跟这个哥哥说点好话,让他给你下一世找个好人家。”小狗汪一声应下。徐云书念咒开了去往地下的路,前方一片黑暗,走过那道黑暗,便是新的世界。白色的一小团跟在他身后,三步一回头,恋恋不舍地看着许倩。妈妈好似知道了它要离开。

  看着它,微笑着挥了挥手,小狗也开心地走上了自己该去的路。***踏上鬼门关,行过黄泉路,再到阎王殿。徐云书是这里常客,早年曾被阎罗王邀请去做差,相当于入地府的编制,但徐云书志不在此,委婉拒绝,不过他在间遇到能帮的忙还是会帮。阎罗王今天休假,由判官掌事。

  判官翻看了这一世的簿子,唏嘘几声。徐云书和他说了几句话,他了然笑起。乖巧排在队列中等候孟婆为它接汤。

  地府现在极其人化,孟婆汤早就不像以往一样是难喝的中药味,而是可以变化成千百般滋味,那是每个逝者生前最喜欢的味道。轮到,它喝到了妈妈用针管一下一下喂进它嘴里的羊,温暖了它整个狗身。

  小狗甩了甩身上的,尔后奔过奈何桥,回头傻笑,仿佛回到那个幸福的冬夜。徐云书对它说:“去吧。”它终于离开了。-返回间,徐云书给了林迟一张符,贴于房门七,能消散他周身的气。

  一切安排妥当已是傍晚,林迟和许倩坚持要亲自开车将徐云书送回清云镇,他拗不过,只好同意。天色渐暗,上山路不好走,徐云书打开手机里的手电筒照路。阿星不道:“太亮了。你能不能关了。”

  她怕光,不怕人造光,只是这手电筒刺得她眼睛快瞎。徐云书没吭声,关了手机。周围归于昏暗,山云雾追笼上来。往下望,小镇街灯点点,似星罗密布。抬起头,山峰岿然屹立,松石肃穆。

  徐云书轻轻呼出一口气,一步一步踩稳脚下的路,他是在清云山一草一木的见证下长大的孩子,这条路走过千遍万遍,早已烂于心。

  想起今所见的种种,无论是许倩对于的真心,还是小狗对许倩一家的挚诚,都很令他感慨。徐云书没有家人,他是个被丢在道观门口的弃婴。师父心善收养了他,他便随师父姓。

  那会儿许云萍已经去世,徐秋山和许云萍并未孕育孩子,这凭空出现的婴儿成了他最大的寄托,他将他带回观里,给他取名“云书”意为“云中谁寄锦书来”他幻想那是许云萍捎来的思念。

  但幻想终究是幻想,许云萍不可能回来。徐云书渐渐长大,徐秋山并未隐瞒他的来历,在他懂事记事起就告诉他。

  他是他的师父,不是他的父亲。如果他对道法有兴趣,他愿意教他这些,如果他想过普通人的生活,他也乐意放他下山。徐秋山并不干涉徐云书的个人选择,因此。

  虽然从小在道观生活,徐云书跟平常人家的小孩一样,按部就班地读小学、初中、高中,接受学校教育。徐云书很聪明,小学跳过级,是班上年纪最小、成绩最好的孩子。

  他性格内敛,常独来独往,因为家在道观,被不友善的同学诟病“身上不干净”久而久之,越发孤僻,成了他们眼中的异类。

  徐云书最快乐的时光是在看书的时候,他不仅读中外名着,也看道法经书,他在书海中徜徉,与孤独作伴,也学会了享受孤独。

  十六岁那年,徐云书倏然开了天眼,能见两界。鬼们对这个小少年感到好奇,他看起来毫无攻击,他们便时常围聚在他周边。拜托他引路。

  或帮别的什么忙,更多的是太无聊,想找个人说说话。徐云书的生活被迫发生改变,他成了一个真真正正的道士,即便如此,他没有放弃学习,一面应付鬼,熟悉走通灵,一面继续完成学业。

  甚至考上了首都大学。徐云书是少有没读道教学院的道士,一方面以他当年的高考分数去读一所道教学院未免太过可惜,另一方面他也想去外面的世界瞧一瞧。看过繁华的首都,再回到这冷寂的清云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