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言情 > 士子风流 > 第四百三十三章:出名了

第四百三十三章:出名了

目录

  死气沉沉的朝廷,一直缺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皇家学堂的这场大捷却如一支强心剂,大明朝自正德以来已极少有这样的大捷了。

  再加之各种消息传出来,说是皇家校尉奔袭两百里,随即围剿倭寇,当即取得完胜,正常战斗,只维持了一两柱香的时间,倭寇即全军覆没,这个战绩,说是大捷都不为过。

  自然,也会有人怀疑,捷报一定有虚假的成分,可是当数十个‘倭寇’由锦衣卫押至京师,旋即便投入了诏狱,那么再也无人质疑了,江南那边三天两头的大捷从未有过俘虏,而如今剿贼一两百人,却是拿获数十俘虏,这个数字其实算一算,便是再挑剔的人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消息长了翅膀一样传诸天下,杭州的明报报馆里头,随着明报的销量节节攀升,由从前的两万份已增加到了十一万份,明报的报馆也随之扩张起来,如今在报馆里已有编撰十余人,下头的编辑也有百人之多。至于下属的印刷工坊随着大规模的生产,在印刷方面进行了几次的改进,现如今已有工匠数百,学徒上千,规模极其庞大。

  销量的不断增加,一是在于明报已经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却是因为各省已经供不应求,无论是福建、江西、山东等省,只要报纸新印出来,便会有快马在外候着,背着一沓沓的报纸夜兼程赶送各地,虽然在其他地方,往往买到的报纸往往都已过了几天之后。不过这时也不在乎新闻的时效,读书人看报纸。一方面是想从报纸里寻一些精彩的文章,另一方面是在无所事事中寻找一些趣闻。

  再者江南民风开放。舆论更是宽松,想说什么就什么,前几次明报甚至用秋笔法讥讽内阁,朝廷那边也至今没有丝毫反应,之所以不反应,是因为人家得表明一个态度,一方面你没有明目张胆说出来,虽然说话怪气,可要是你较了真。难免会认为你没有肚量,宰相肚子能撑船,只要不点名道姓,人家也不想节外生枝。

  可是这种文章却最对人的胃口,你越是针砭时弊,销量就越高,寻常的读书人一门心思的考功名,可是功名哪有这般容易?在这种心理落差之下,自然对朝中的衮衮诸公们有着些许的不。所谓谁做官都不如老子来做官,别人做官做的再好,那也是黑心无王八蛋,老子才高八斗、腹经纶。这朝廷分明就是没有识人之明,这样的朝廷,你说混账不混账。

  再加上江南这边多的是失意官僚。这些人有一个特点,要嘛是没有大腿可抱。要嘛就是抱住了大腿,结果他娘的居然抱错了。然后被打发到南京,凄凄惨惨戚戚,每长吁短叹,自是爱煞了这种时文,立即生出知己之感,这里头的话真是说到了心坎处,一把辛酸和老泪,恨不能对着报纸来

  买报的第三个群体自然是商贾了,商贾们要出去和人打交道,尤其是偶尔要去官府,或者与本地士绅结,你总得说的上话,本来大家就觉得你是身铜臭、俗不可耐,心里就带着几分鄙视,你若是不与时俱进,每看看报纸,怕是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而明报也适时的推出了商报,和如意坊合作,由如意坊提供最新的消息,倒也惹来不少商贾的推崇。

  销量的与俱增使得明报的身价也节节攀高,刚刚起步的时候,或许一个知县、知府看不顺眼都可以整一整你,可是现如今,便是你去拔巡抚的虎须,人家也得乖乖捏着鼻子认了。

  做官的爱财,可更要的是名,而且最怕的就是把事情闹大,一旦闹大,便会惹起争议,有了争议,就难免会被朝廷注意,朝廷注意了你,说不定就是你滚蛋的时候,所以大家恪守的都是中庸,谁也不想被报纸盯上,就算盯上了,你含糊过去,当作没发生,那也无妨,若是你要闹,人家逮着机会就骂你几句,你又能如何?有本事就来查封,真要查封,那么你必定要被推到风口尖,保准成为天下数省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现如今,一个报馆里的编撰已成了致仕官员和失意文人眼里的香饽饽,官既然没指望了,那就骂吧。

  徐申如今也装成了一副读书人的模样,穿着剪裁合体的儒衫,每都和一群文人打交道,不过他是披着羊皮的狼,依旧改不了他市侩的脾气,今清早,他便立即带着消息寻到了王老夫子,王艮如今很是清闲,作为总编撰,日子过得还算不错,每写写文章,再添加他肚子里的一些私货,倒是成为了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见徐申急匆匆地来,倒也没有怠慢,笑地道:“东家可是来讨茶水喝的?你来的正好,恰好有个学生给老夫送来了一斤好茶叶…”

  徐申却是道:“重大消息,天津卫大捷,麻烦王老夫子立即撰写一篇文章,明就要刊载。”

  王艮倒是认真起来:“什么天津卫的大捷?这些大捷老夫早就见得多了。”他一副讽刺的嘴脸道:“咱们江南不是三天一小捷,五天一大捷吗?如此多的大捷,何以倭患非但没有除,反而愈演愈烈?可见…”

  徐申苦笑,道:“你看了便知道。”随即将新近快马送来的邸报给王艮看。

  既是明报,自然有专门的人马侯在京师,专等邸报出来,然后再快马送达南京,消息比快马加急还快一些,往往邸报未到,明报就已经刊载了消息,是以许多官员索连邸报都不看了,索改看明报。

  王艮认真起来,接过邸报看了片刻,深口气:“果然是真正的大捷,这消息传出来,这江南岂不是要翻天?江南各地苦倭寇久矣,难得有此大胜,老夫这便撰文,明直接登上头版。”

  王艮如今经验丰富,一看这消息便晓得其价值,甚至在转瞬之间,连标题都已经想好了,他立即下了逐客令,道:“徐老弟,老夫要动笔,请你回避。”

  徐申呵呵一笑,自然晓得他的脾气,连忙退出去。出了总编的房,瞥见一旁的总务房里的灯还亮着,便上去敲门,道:“赵小姐还未回去休息吗?”

  里头传出赵小姐的声音:“是徐叔叔?这里有一笔帐还未算清,待会儿就去睡了。”

  徐申便摇摇头,抬腿走了。

  却说次清早,报纸发售出去,果然如徐申料想的一样,一石起千层,徐谦和他的皇家学堂顿时出名了,街头巷尾都是议论徐谦的人,本来徐谦作为江南出身的状元就是出名的人物,现如今这次灭倭,使他声望短时间内增。

  所有人称赞徐谦的同时不免对江南官军破口大骂,这皇家学堂如今也成了耳能详的人物。

  甚至有不少人四处倡议,要皇家学堂驻杭州,让徐谦也到杭州来总督军务。

  这消息不啻是在打江南各路官军头子们的脸,便如新任的江南总督也是脸上无光。

  江南这边舆论一旦闹起来,就是非同小可,甚至许多衙门墙垣上都提了诸多小诗,有痛骂官府无能,有吹捧徐谦,偏偏这些衙门的差役谁都敢拿,偏偏对这些读书人不敢造次,倒是总督府有意整肃,结果不少读书人聚在总督府门口滋事,吓得这位新任总督一下子缩了。

  远在天津卫的徐谦当然不晓得江南的陈情已经如雪片一般的送去了朝廷,当然,就算是送了去也是无妨,按照朝廷的规矩,官员不得在家乡方圆五百里处为官,他是浙江人,绝不可能放任去浙江。

  倒是旨意传到了天津,徐阶、邓健俱都升官,而徐谦亦是钦赐了飞鱼和金牌,皆大欢喜,旨意刚到,徐阶便下了名刺来,前来拜访,这个家伙算是因祸得福,本来以为此次被人牵着鼻子走,钦差做的窝囊,谁晓得撞了大运,直接有了去詹事府的机会,这个机会很难得,等于是半只脚已经踏进了内阁,发迹是迟早的事。

  二人落座,徐阶对着徐谦苦笑,见左右无人,倒也不遮掩什么,开门见山地道:“徐侍读难道不觉得这一次朝廷的处置很奇怪吗?”

  徐谦不服气地道:“当然奇怪,明明是徐某人立了大功,你们尽皆都升官发财了,反倒是徐某人赐了件衣服和金牌,真叫人难堪。”

  徐阶目瞪口呆,想不到徐谦如此大胆,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只得安慰道:“徐侍读也是刚刚升任侍读,年纪轻轻,异必定大有可为,却急于这一时半刻做什么?况且现在皇家学堂已是闻名遐迩,徐侍读身为总教习,将来自然水涨船高,想来陛下自有陛下的考量,将来徐侍读的成就必定远在我之上。”

  …

  月中了,有票儿的就赏点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