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从瞎毡开始(一)
“但是很难,”郑朗又说道。
按照常理,西夏大军来了,我让,我守,走了以后,继续象白豹城那样,一块块的咬,最后将西夏磨死。
南北配合是不行的,也许元昊刻意佯攻南方,主力埋伏在北方,想一想,在自己境内,都察不到敌人的埋伏,况且在敌境,那么结果会很惨。
但大大小小的砦堡,不是所有寨砦都能守住的,一旦危险,救不救?不救失职,朝廷会立即处罚。救,可能被元昊围点打援成功,三川口与好水川就是一例。
府麟的战事又是一例,大军来了,开战,元昊还是灰溜溜败退!
说到底,还是将领能力的问题。
事情返回原点,有谁的指挥能力胜过元昊?
想了想,摇头,说道:“曹将军,谢过你好意提醒,我心中有数,不会盲目自大,能战则战,不能战则死守。面子不值钱,此乃国家生死大计,我会权衡慎重。”
曹琮肯定是好心,但终于让郑朗也看出来,连曹琮对眼前的时局亦无能为力。
郑朗来长安目标也达到。
商品交给施从光与后面的仝明,三白渠夏竦也派出人查看,还与夏竦稍稍拉拢了一些关系。
这个很重要,不然以夏竦的腹黑,在后面梯子,很恶心人的。
又写了一封奏折,让朝廷授命将种师衡调到德顺军担任知军。
按照郑朗想法,最好将种师衡调到原州担任原州的知州,那么定川砦之战,他更有把握战胜元昊。
不过因为自己请求,张方平调到泾州,朝廷不得不将原泾州知州滕宗谅调到原州。
对于范仲淹这位好朋友,岳楼记鼎鼎大名的主角,郑朗并不感冒。他在西北,真正是来打酱油的。
德顺军也是郑朗的请求,朝廷刚刚就着赵珣所建设的笼竿城,成立一个新军,不然原来镇戎军所管范围太广,地形复杂,山区多,与西夏吐蕃毗连,发生战事,反应迟钝。
没有郑朗请求,后年于此地也设了一个军,这是军事需要。
又应郑朗请求,将仪州并为渭州。
前方细分,是为了敏捷的防御敌人。后方扩大,是为了能有力的提供物资与兵力支持。前者对时间要求很严格,后者时间要求不严,但对面积要求严格。
郑朗还有一个私心,仪州并为渭州后,对他的市易法会有利。
德顺军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好水川便是位于德顺军境内。
呈上奏折,率领人马再度离开。
时间紧张,不但抢到泾原提前做准备,还有一件事,目标是瞎毡,一旦市易开始,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对他十分重要。
到了泾州,将张方平留下来交接,又马不停蹄赶到德顺军。
赵珣刚刚将笼竿城建好,听到郑朗到来,立即带着属下前来参见,然后说道:“郑相公,你来得正好,属下有事禀报。”
“说。”
郑朗站在城头上观看着城墙,仅是一道的城墙,两丈来高,东西约长四百米,南北长约两百米,均系黄土夯筑。已经基本成形,但因为其地理位置,后来还历历数数进行了扩建,使墙基宽达近五十米,最高处高达五丈有余,还修了一些高大的角楼。
赵珣也修了角楼,然而远没有后来发现的遗址壮观。
但作为防御工事,绰绰有余。
这道城以及这一州军的设立,将有效拱卫镇戎军的防御力量。
赵珣是延州知州,那个悲催的赵振儿子,随父亲久在西边,根据他的查访,将陕西五路内外山川邑道利害,画了《聚米图经》五卷。韩琦向赵祯推荐,赵祯亲自召见,又上五阵图与兵事十余篇。赵祯使兵骑依阵布兵,既成,于是陈执中推荐为沿边巡检使,吕夷简与宋庠又共奏,用兵以来,策士之言以万数,无如珣者。
又迁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都监,赵珣以年少新进,未有功,拒受,领一万兵,居于泾原,兼治笼竿城。这就是后来的隆德-县城最初由来。
因郑朗建议,陕西边境数州府一划为四,包括永兴军,实际上一划为五,分成了五路。赵珣既然在笼竿城,也归郑朗管辖。
郑朗对此人也十分看重,虽然他才二十几岁,不到三十。然而论武将之材,不包括自己请过来的狄青与即将到来的种师衡,其他诸将当中,包括已经立下战功的曹英、李知和、王保、王文等诸将,无一人将才能在赵珣之上。定川砦之战后,赵珣向葛怀提了数道正确的建议,葛怀皆不听,不但导致大败,也使将才被俘虏。不然,此人成长起来,将会是第二个王信。
但自己来了,就不会让赵珣会落那样的悲剧下场。
赵珣也在看郑朗,本来郑朗面相生得,这一看岁数更小。
不知说什么好,其实两人差不多,都二十几岁,在一群三十多岁四十多岁的将领中,十分令类。赵珣定住心神,才说道:“知州,瞎毡部下麻毡乘我军新败之即,常率众前来暴掠,请允许末将率军前去讨伐。”
郑朗火烧火燎地往德顺军赶,正是为了这件事。
唃厮啰的两个儿子闹独立,让唃厮啰心灰意冷。老二磨毡角去了父亲经营多年的尊哥城,成了尊哥吐蕃的首领,因其子萨撒厮丁不能自立,他的出离,使吐蕃衰败,自己也衰败。磨毡角一死,这一支脉渐渐消失在历史的舞台。
瞎毡先去河州,其后又迁于龛谷城(榆中东南),在此构建了自己的力量,制定一套与其父完全不同的制度,不依附于任何人。这是他的想法,其境与宋与西夏毗连,不可能不受其影响。
在这之前,他没有直接向宋朝发起战争,但偏向于西夏的。自前年起,赵珣多次派人招降瞎毡,赠给他许多金银财宝,瞎毡终于犹豫不决。
借机到宋境抢掠的与瞎毡无关,而是他的属部所为。
但赵珣想要出征,必须征求郑朗同意。
郑朗没有立即回答,他站在城墙上眺望西方,西边是会州与兰州地盘,此时大部属于吐蕃人管辖,一部分属于宋朝,一部分属于西夏,这个疆界很不稳定,一会儿是你的,一会儿是他的。
郑朗的市易法,大半主意就是打的这两州地区。
想要这两州让他获利,这一占尤关重要,不但要打,还要将瞎毡打服打怕,彻底臣服,市易法执行才能畅通无阻。而且瞎毡此时偏向于西夏,虽然他们叛一分,导致吐蕃衰落,可与李元昊真联起手,泾原路将会腹背受敌,危在旦夕。
“郑相公,请让末将前往吧,末将以死担保,会大获全胜。”
“我相信你,但要等一个人过来,”说着对身边的侍卫说道:“你去原州将景泰请来。”
葛怀于定川砦败,将泾原路七万人马糟蹋光了,元昊长驱直入,直扑渭州城下,但看到渭州城头上旌旗招展,城墙高大,他没有把握攻下,于是折向东南六七百里,差一点来到长安城。西北震恐,唯有此将率五千兵,间道赴往泾原要道,拦阻元昊数万大军。元昊设伏,景泰派出斥候,查到伏兵所在,斩首千余骑。以功迁知镇戎军兼兵马钤辖。但因为朝中无人提拨,一直没有重用,然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未知的不算,已知的抛去狄种之外,论将才此次是仅次于赵珣之外的泾原路能将。
赵珣略有些不悦,说道:“郑相公,有我足够。”
不就是打一个小小的吐蕃野部,值得到原州搬将领过来?
但没有办法,他仅是一个武将,人家是整个泾原路军政民总长官,又是西府副相公,说的话不能不听。
郑朗没有摆什么宰相的架子,笑咪咪地说:“你想要带多少军队过去?”
“一万足矣。”
“不能义气用事,太少。”
赵珣心中惦量了一下,是少了一点,虽说吐蕃人闹分家,一年不如一年,但士兵武力还是很出色的,不要沟里翻了船,于是说道:“两万。”
“两万也少。”
“两万够了。”
“我不是要你打败敌人,而是要你取得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捷,不但歼灭麻毡,要让吐蕃其他诸部一起感到震赅,从此乖乖地臣服于我朝,不至于让他们在后方添子,还要瞎毡感到害怕,向我朝投降。”
“这个有些难办。”
“笼竿城附近有多少兵力?”
“只有两万多人,不过若从镇戎军一,能出三万军队。但是镇戎军那边会兵力单薄。”
“无妨,好水川一战,我宋损失惨重,他们也不好受,要休生养息,暂时不会前来侵犯。我就给你三万军队。”
“但景将军…”
“景将军与你没有多大关系,你放心去打,至于他,我会另有安排。但这是我来泾原路第一战,你得给我打得漂亮一点。”
“喏。”赵珣高兴地答道,然后下去召集人马。
郑朗回过头来,看着常明德,问道:“如果此战赵将军大获全胜,瞎毡会感到惶恐不安,你有没有能力将他说服,让他本人亲自来渭州向我朝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