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科幻 > 魔戒的锻造者:托尔金传 > 第三章:牛津生活

第三章:牛津生活

目录

  罗纳德很享受在牛津的大学生活,他找到了学术方向,他和伊迪丝的关系,和一次悲剧的法国之旅。

  1911年,牛津大学的生活依社会阶级区分,学校里既有贵族公子(偶尔也有千金),也有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占极少数)子弟,他们有各自的娱乐方式,两个圈子里的人互不往来,但是很快,中下层阶级的大学生们也与有钱的同学们一样,学会喝酒抽烟,在宿舍里和密友一起宵夜,有些学生尝过鸦片和可卡因。托尔金在牛津大学是典型的中低阶层学生,对他来说,在牛津体验人生的自由,远比学习和扩大智慧视野有更大的影响,这是教会和T。C。B。S所不能给予他的。他花太多的时间和金钱结朋友,享乐,因此,在第一学年结束时,他已负上了债,这是非常普遍的,但不免令他忧虑。此外,还有更多的事让他分心,他参加了辩论社、论文社和方言社,感觉如鱼得水。

  托尔金以往都生活在男的世界里,这当然也受当时社会习俗的影响,未婚男女只有在长辈在场的情况下才能在一起,而少数进牛津大学学习的女孩也在只招收女生的女子学院。

  对托尔金和他的同学们来说,这完全正常,他们延续着毫无女参与的青少年时光,只有其他男为伴。托尔金虽然还是思念着伊迪丝,但其他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却只要其他男孩为伴,甚至认为女人会毁了他们的志向。不过对托尔金来说,这一切与同恋无关,他后来曾说,直到他参军后,才知道什么是同恋。

  除此之外,还有学业的压力。托尔金遇到了几位明师。乔。赖特教授,一个自学成才的典范,从未受过正规教育,6岁就在羊工厂工作,15岁开始自修,进夜校学习法语、德语、拉丁语,后来到海德堡拿了学位,并最终获得博士学位,他精通俄语、古斯堪的纳维亚语、古撒克逊语、古英语,及其他很多现代和古代语言,回到英国,被聘为牛津大学比较语言学副教授(不拘一格降人才)。赖特是个严厉的教师,对托尔金非常严格,不过托尔金很有语言方面的天分。在中学读书时,他受明师指导,对拉丁语和希腊语钻研颇深,并且,对古芬兰语和古斯堪的纳维亚语等也略知一二。赖特教授引领托尔金更深入地走进这个深奥而广袤的世界,指点他各种不同文化和不同时代的语言如何拥有相关的联系、倾向和主题。因此,托尔金第一年的大学生活飞快地过去了,这段时间可能是他自童年以来最快乐的日子。

  1913年1月2深夜,在托尔金21岁生日前夕,他写下了梦想多时的信函,又一次向伊迪丝倾诉了他的情感,并祈望能在长久的分离后很快与她重聚。但是回信却暂时将他的希望和梦想打破了。伊迪丝不久前与同学的哥哥乔治。菲尔德订婚了。不过她在信中暗示,她是担心罗纳德已经移情别恋,未免老处女的命运,只好在自己的社圈内找个合适的年轻人订婚(真现实啊…)。1月8,托尔金乘火车去切尔腾纳姆(伊迪丝居住的地方)解决此事,他们长谈到深夜,伊迪丝确信托尔金仍爱着她,答应解除与乔治的婚约(可怜的乔治,他深爱着伊迪丝)。不过,在那个冬天,罗纳德和伊迪丝都有困难需要去克服。1913年1月和2月,托尔金不得不全力以赴准备他在牛津大学文学士学位竞赛奖学金的第一次考试。这关系到他能否获得古典语言的学位。在第一学年中,他并没有始终如一地认真学习,而一边学习一边往返于切尔腾纳姆也分散了他不少的精力。到2月底,他参加了考试,只获得了第二等(他的老师们对此非常失望,认为他应该获得第一等),尽管总体评分是第二等,但比较语言学(他最擅长的科目)表现得却很完美,结果,由埃克特院长领衔的评议委员会建议他由古典文学转学英国语言文学。托尔金欣然接受。他对古典课程研究的主要课题——希腊和罗马文学——从无多大兴趣,对他来说,耳曼民族的古神话和用古斯堪的纳维亚语(或者用古冰岛语)写的传奇故事更具有吸引力,更纯正。托尔金几乎只对语言感兴趣,从未对“现代”文学出任何兴趣。他认为人们过高地评价了莎士比亚,也不喜欢他的剧作。他没有时间阅读德莱顿或弥尔顿的书,更讨厌“现代”作家——18、19世纪作家(无语,只能说他确实是天才,不喜欢文学却写出那么吸引人的文学作品,无心柳啊)。幸运的是,他又遇到了另一位才华横溢、作风开放的导师肯尼思。瑟姆,他仅比托尔金年长4岁,他似乎是个内向乏味的人,然而谈起本行来头头是道,令托尔金崇拜不已。在必修课以外,托尔金对语言课程和文化与哲学间的关系潜心研究,咀嚼回味,不久就证明他走对了学术之路,不但适合他的情、兴趣,也促使他走向语言学者之路。与此同时,伊迪丝。布拉特面临的问题也不小,其中最重要的是,信仰的问题。托尔金不能想象他找的对象不追随母亲的信仰,因此伊迪丝必须皈依天主教。伊迪丝自幼信仰英国国教,虽然不是虔诚的教徒,但皈依天主教对她来说确实有困难,她对天主教并无真正的兴趣,终其一生,她都不讳言自己厌恶告解,此外,她还不喜欢天主教严格的戒律,此外,如果遵从托尔金的意愿,她就会被姨夫赶出家门(她住在切尔腾纳姆的姨父家里,他非常讨厌天主教),不过,她非常渴望嫁给托尔金,因为这个男人深爱着她,对她非常体贴,有着远大前程,于是,1913年春天,她把自己的决定告诉姨父,意料之中,被赶出来,她和她的表姐(40几岁的单身女人)一起搬到附近一个叫沃里克的城市。尽管他们和其他新人一样共浴爱河,但有时也会生气和争吵。他们相处的时间非常短暂,并不十分了解对方,在分离的这段时间内,两人都已经有所改变,走上了不同的路。托尔金只有在和伊迪丝分别后,才真正走上学术之路,而伊迪丝毫无学术气息。她自小拥有的音乐天赋被白白荒废了,从来没有人鼓励她,没有人培养她。此外,两人的性格也并不十分相投。

  她是个十分独立活泼的姑娘,而托尔金发现,除了以感和照顾的方式,他很难向伊迪丝表达自己的情感。他恋爱中这种不成的表现深受他所读的书的影响,他在信中称呼她为“小可爱”将她在沃里克的住所唤作“小屋子”过度保护她,这一切都出自善意,但是对于一个长期自力更生、精神独立的女来说,这样做一定让她烦闷压抑。

  也许是因为这些争论,需要一些反省的时间,因此1913年的夏天,托尔金前往欧洲边工作边度假。他接受了一份家教工作,照料几个墨西哥男孩,一块去法国旅行,随行的还有他们的婶婶。他们都期望托尔金带他们在这个城市做一次文化之旅,但是旅行很快演变成了灾难。第一个问题是,托尔金几乎不懂西班牙语,法语也应付不来,简直没法和学生们沟通,很快,他发现自己极其不喜欢法国菜(为啥?法国菜不是很好吃吗?),并且发现他在法国特别是巴黎遇到的英国同胞鲁无礼(真没面子),最惨的是,几个墨西哥男孩对法国文化没兴趣,而他们要求托尔金带他们去的旅游景点被(托尔金)认为是俗不可耐的。事情在一个婶婶忽然去世后结束了,当时他们在一条小巷里漫步,这位较年长的婶婶被一辆失控的汽车撞上,几个小时后就因伤重去世。

  1913年秋天,托尔金在牛津大学进入第三个学年,他非常享受大学生活,同时他的学业也非常好,获得埃克特学院颁发的斯基特英文奖,不久也得到第一级的荣誉。

  1914年1月8,伊迪丝皈依天主教,几个星期后,他们便正式订婚,直到此时,他才写信告诉他的朋友和其他老同学,他给T。C。B。S的每个成员写信。对托尔金来说,那个春天的世界似乎最明亮,他已经和18岁以来就向往的女孩订婚。就像当时所有人一样,他们都不知道,不到年底,英国将参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