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经典 > 古拉格群岛 > 第一章 向上

第一章 向上

目录

  “你们要注意一件奥秘的事:

  我们并不都要死…

  而是…都要改变。”

  《哥林多前书》15:51

  第一章向上

  岁月在流逝…

  它不像劳改犯开玩笑说的绕口令:“冬-夏,冬-夏”那么急促。秋绵绵,冬漫漫,舂姗,只有夏是短的。在群岛上,夏天是短促的。

  哪怕是一个年头,那也是够长的了。哪怕是一个年头,也给你留下了多少思考的时间啊!在一年当中,不论是泥泞満地的蒙蒙细雨,或是凛冽狂暴的风雪,或是风停雪雯后的砭骨的严寒,你都要三百三十次地在出工的队列中挤撞。你要⼲満三百三十天讨厌的、与己无关的不动脑子的工作。三百三十个⻩昏,你浑⾝又湿又冷地瑟缩在下工集合点,等着押解队的士兵们从各个老远的了望塔走到一起来。列队出工,列队下工。低着头喝掉七百三十钵菜汤)七百三十份稀粥。在你的“小车厢”上醒来,睡去。不会有收音机或书籍转移你的注意。不过,没有也罢了,这倒是该感激上帝的。

  这仅仅是一年。而这样的年头要度过十个之多。这样的年头要度过二十五个之多…

  还有因营养不良症而躺进医院的时候。这也是供你思考问题的好时机。

  思考吧!从你的苦难中做出结论吧。

  在这没有尽头的时间里,犯人们的大脑和灵魂总不能一直是不活动的吧?!从远处看,从群体上看,他们活像一堆蠕动的虱子,但是他们毕竟还是万物之灵,对吧?他们的內心不是也曾在某个时候引入过微弱的上帝的火种吗?现在它变得怎样了?

  多少世纪认为:判给罪犯刑期是为了要他在这个“期”內反省自己的罪行,痛苦、悔恨、逐渐改过自新。

  但是良心的谴责与古拉格群岛无缘!一百名土著当中五名是盗窃犯,他们不但不觉得自己的罪行应当受责难,反而认为是豪迈行为。他们幻想着将来把这类业绩实现得更巧妙更无聇。他01没有什么可以悔恨的。再有五个是曾经大把捞过钱的,但不是拿‮人私‬的:在我们这个时代,大把捞钱只能拿‮家国‬的,而‮家国‬自己也在那里一点不心疼地、毫无意义地大把挥霍着‮民人‬的钱财。所以这一类型的人物有什么可以悔恨的?莫非是后悔如果多捞些,大家分分赃,可以逍遥法外吗?另外八十五个土著什么罪也没犯过。悔恨什么?悔恨不该想那些想过的事?(不过有的人的确被灌输和愚弄到这种程度,他真的悔恨自己变成了坏人…我们回想一下那个认为自己和卓娅-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妮相比问心有愧的尼娜-佩列古德的绝望心情吧。)不该在山穷水尽的情况下当俘虏?不该在德军占领时期没有饿死而去找了工作?(不过是非界限搞得这样混乱,以至于确有人痛心疾首地认为:当时我死了也比去挣这块面包好。)不该在白白为集体农庄⼲活的时候从地里拿回东西来喂孩子吃?或者不该为同样的从工厂里把东西拿出来?

  不,你不但没有什么可以悔恨的,相反地,你的‮白清‬无暇的良心像一绒山间的湖水在你的眼里泛出净洁的光辉。(你的被苦难净化了的眼睛能准确无误地看出别人眼中的任何一点浑浊。比方你就能准确无误地分辨出谁是眼线。“契卡格勃”不知道我们具有这种善于辨别真伪的慧眼——这是我们用来对付它的“秘密武器”‮家国‬
‮全安‬机关在这方面总是我们的手下败将。)

  我们和阳思妥耶夫斯基的苦役犯、雅库博维奇的苦役犯之间的主要区别来自我们这种几乎全体一致的无罪感。他们意识到自己是万劫不复的社会叛逆,我们却肯定地知道,当局可以像抓我们一样,把任何一个自由人扒拉进来;铁丝网不过是一条名义上的分界线。他们那时的大多数人无条件地意识到个人有罪,而我们今天意识到的却是千百万人的灾难。

  可是,不能在灾难中灭亡。要从灾难中求生。

  劳改营內‮杀自‬事件令人惊异地稀少,其原因是不是正在于此呢?不错,确是稀少的,虽然凡蹲过劳改营的大约都会记得个把次‮杀自‬事件。但是记得更多的是逃亡。逃亡肯定比‮杀自‬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热心家们可能会夸我两句:我在奉行乐观主义路线了。)自残肢体事件也远远多于‮杀自‬!——但是这也属于热爱生活的行为。这是很简单的计算:牺牲局部以挽救整体。我甚至有这样的感觉,劳改营中的‮杀自‬率,按千人统计,低于狱外。当然,我没法进行核实。

  斯克里普尼科娃记得,一九三一年在麦德维热戈尔斯克,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在女厕所里上吊死了,时间偏偏是在宣布释放他的那一天!也许是由于对当时狱外社会的厌恶?(两年以前他的妻子抛弃了他,但他那时候却没有自缢。)还有,设计师沃罗诺夫在布列波洛姆劳改营本部的俱乐部里上吊‮杀自‬——服第二次刑期的共产党员,党务⼲部阿拉莫维奇一九四七年在克尼亚曰一波戈斯特的机械厂的阁楼上自缢⾝死——被逼到完全绝望地步的、而更主要是一辈子对我们的‮忍残‬性没有做过准备的一群立陶宛人,战争年代在克拉斯拉格面对面地走向持枪的士兵,以期被他们开枪打死——一九四九年在沃林州的弗拉基米尔市的侦查监室里,一个被侦讯吓傻了的小青年已经上了吊,可是被巴拉纽克解了下来——在卡卢加关卡,一个躺在卫生所住院处的前拉脫维亚军官偷偷沿着还没有完工、无人居住的大楼的楼梯爬上去。一个犯人⾝份的女护士发现了他,连忙追赶。她在六楼凉台追上了他,抓住了他的袍子。‮杀自‬者甩掉袍子,穿着內衣急速地跨进了虚空——在阳光明媚的夏曰的卡卢加大街上熙来攘往的行人们的注视下,像白⾊闪电似地划过天空——德国女共产党员艾米听到丈夫的死讯后,从工棚里不穿外衣走到严寒的露天,为了使自己感冒。弗拉基米尔特种监狱里的英国人凯利以⾼超的技术,在监室开着门、看守站在门洞里的情况下,割断了自己的静脉管。(他使用的工具是从洗脸地上剥落的一块瓷釉。凯利把它蔵在一只鞋里,鞋子放在床边。凯利把被角从床上拖下来盖住鞋,取出瓷釉,在被子下面割断了手上的静脉。)

  我再说一遍,还有许多人能说出类似的事件,但对于几千万服过刑的人来说,总数毕竟是不多的。即使从这些例子里也可以看出,‮杀自‬事件中外国人和我国西部地区的人占很大比重:落入群岛对他们的打击比对我们沉重,所以他们要寻短见。再就是忠诚分子(但不是死硬分子)也占很大比重。这是可以理解的,他们的脑子里一定是整个混乱了,不停地嗡嗡响。他们怎么受得了?(通过为苏联‮报情‬机关服务而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的波兰贵族佐霞-扎列斯卡在侦讯期间三次‮杀自‬:自缢——被人解下来;割静脉——被人阻止;跳上七楼的窗台——正打瞌睡的侦查员及时抓住了她的连衣裙。三次把她救下来,目的是好把她拉夫枪毙。)

  对‮杀自‬一般地该怎样正确地解释?安斯-伯恩斯坦坚持说,‮杀自‬者完全不是懦夫,‮杀自‬需要极大的意志力。他自己曾用绷带拧成绳子,卷起‮腿双‬,想把自己缢死。但是每当眼睛里出现了绿⾊的圆圈,耳朵里鸣响的时候,他就不由自主地把脚放到地上。最后一次试验,绳子断了——他感到庆幸,因为自己还活着。

  我不争辩。也许即使绝望到了顶点,要‮杀自‬也还是需要拿出意志力的。在很长的时间內,我恐怕根本不会对这件事谈什么看法。我一向确信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产生‮杀自‬的念头。但不太久以前,我曾度过几个愁云密布的月份,当时我觉得我终生的事业全完了,特别是如果我活下去的话。我现在清楚地记得这种对生活的厌恶,这种时而泛起的“死比活着容易”的感觉。据我看,在这种状态下继续活下去比死需要更坚強的意志。但或许不同的人处在不同的顶点有不同的感觉。因此自来就存在两种意见。

  这是一个很壮观的遐想:成百万的无事受害者忽然开始集体地‮杀自‬,从而给‮府政‬造成双重的苦恼:他们既借此证明了自己的无辜,又夺走了它的不花钱的劳力。也许‮府政‬的心肠忽然会软下来?也许会开始怜惜自己的子民?…只怕未必。斯大林恐怕不会因此罢手,他只会从自由人中再弄进两千万来。

  但是没有发生这样的事!人们几十万几百万地死去,他们似乎已经被逼到了顶点的顶点,可是不知为什么偏没有‮杀自‬的I被注定了要忍受畸形的生活、饥饿的熬煎、过度的劳动的人们并不以‮杀自‬结束生命!

  经过认真的思考,我认为这个论据是比较有力的:‮杀自‬者永远是破产者,永远是走投无路的人,是输掉了生活又没有勇气继续斗争的人。而如果这几百万孤立无援的可怜的牛马终于不肯‮杀自‬——这说明他们心里还存在着某种不可战胜的情感,某种強大的思想。

  这就是普遍认为自己是正义的那种感觉。这就是和在鞑靼枷锁下差不多的全民受难的那种感觉。

  但是如果没有什么可以悔恨——那么,囚犯一直在想些什么?“贫穷和监牢给人以智慧”给是会给的。只是它将把他指百倒哪里去?

  不仅我一人,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觉。我们最初的监狱的天空——是翻滚的乌云,是火山噴发的黑⾊烟柱。这是庞培的天空,是最后审判目的天空,因为被捕的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我——世界的中心。

  我们最后的监狱的天空是无限的⾼,无限的明亮,甚至是比天蓝更清淡的颜⾊。

  我们(宗教徒除外)第一个动作全都是;揪自己的头发——可是它已经被剃光了!…我们是怎么搞的呀!我们怎么没有看出告密者?我们怎么没有看出我们的敌人?(我们多么恨他们!我们将来怎样报这个仇?)多么疏忽大意!多么盲目!犯了多少错误!怎样扑救呢?快点补救吧!要写出来…要说出来…要通知别人…

  但是什么也用不着做。什么也救不了我们。到时候我们就会按第二O六条规定的手续签字,到时候我们就会听取⾰命法庭的当面宣判或者特别庭的缺席判决。

  递解阶段开始了。这时我们开始喜欢回忆我们的过去:我们过去的生活多么美好!(即使实际上并不美好。)曾有多少未加利用的机会!曾有多少没有揉捏过的花朵!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补回这一切呢?…如果我能活到那一天的话…哦,我将会多么不同地、多么聪明地生活!未来的重获自由的那一天吗?它像初升的太阳一样灿烂!

  结论是:要活到那一天!活着出去!不惜任何代价!

  “不惜任何代价!”——这仅仅是一句普通的套话,一句习惯的说法。

  可是这几个字眼被它的全部含义填塞得鼓胀起来。从而形成了一句可怕的誓言:不惜任何代价活着出去。

  能起这个誓的人,能在它的终红⾊的火团前面不眨眼的人——对于他来说,自己的不幸既遮盖了共同的不幸,也遮盖了整个世界。

  这是劳改营生活道路的大分岔。从这一点起,道路分成左右两条。一条向上,一条向下。往右走——你将丧失生命,往左走——你将丧失良心。

  “活下去!”的自我命令是一个活人的自然挣扎。谁不想活下去?谁没有权利活下去?鼓足我们全⾝的力量!向所有的细胞发出“活下去!”的命令!向我们的胸腔导入‮大巨‬的电荷,用电子云包围我们的心脏使它不能停止跳动。三十名憔怀但是筋骨硬朗的犯人顶风冒雪沿着北极圈內的冰路被带到五公里外去‮澡洗‬。小澡房实在没有什么好处可说。每次‮澡洗‬要分五批,每批六人,澡房的门直接开向严寒的露天。一批人‮澡洗‬时,其余四批都要站在外面⼲等。因为总不能没人押着放他们自己回去呀!但是不仅没人得肺炎,连感冒的都没有。(有一个从五十岁服刑到六十岁的老头,这样洗了十年。他获释后回到家里,又暖和又有人照顾,一个月就一命呜呼了。“活下去!”的命令失效了…)

  但是单纯“活下去”并不等于不惜任何代价。“任何代价”指的是:以别人为代价。

  我们要承认事实:在这个劳改营的大岔道上,在这个灵魂的分离站上,向右拐的并不是大多数。很可惜——不是大多数。但幸而也不只是个别人。选择了这条道的为数并不少。但是他们不宣扬自己,要仔细观察才能知道。他们面临过几十次的选择,但每次都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就拿阿尔诺德-苏济来说,进劳改营已是五十来岁的人了,他从来不是宗教信徒,但从来是一个庄重正派的人,从来未改变过生活方式。进了劳改营也不准备过另一种生活。他是“西部地区的人”这说明他加倍地不适应环境,随时随地要吃亏上当,陷入困境。⼲一般劳动的是他,蹲惩戒隔离区的是他。但是他仍继续活下去,仍作为和刚进劳改营时一模一样的人继续活下去。我一开始就知道他,我…后来也知道他,我可以作证。诚然,有三个重要的减轻痛苦的条件一直伴随着他的劳改生涯:他被承认为残废人;有几年期间他收到外面寄来的包裹;靠音乐才能通过业余演出得到少量口粮补贴。但这三个条件只能说明他为什么能活下来。没有这些条件他可能死掉,但是他不会改变。(那些死掉的之所以死掉,也许正是因为没有改变?)

  而塔拉什凯维奇,一个非常纯朴直率的人,回忆说:“为一份口粮,为一口马合烟甘心摇尾乞怜的大有人在。我是个半死的人,可是我的良心⼲净,是白的我永远不说是黑的…”

  监狱能使人彻底蜕变,许多世纪以来这已经是人所共知的。像西利维奥-佩利科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坐了八年牢以后,他由一个狂热的烧炭党人变成了一个温驯的天主教徒。在我国,人们总提起陀思妥耶夫斯基。但还有皮萨列夫呢?从彼得保罗要塞出来以后他的⾰命性还剩下什么?这对于⾰命好不好,可以争论。但这些改变总是使得灵魂更加深造。易卜生写道:“缺乏氧气,灵魂也会枯萎。”不对!完会不这么简单!甚至恰恰相反!例如戈尔巴托夫将军,从年轻时就打仗,在军队里步步⾼升,当时哪有时间思考。进了监狱,这下可好了——种种事情都在记忆中浮上来了:忽而想起他曾怀疑过一个无辜的人搞间谍活动;忽而想起他曾错误地下令枪毙一个没有一点罪过的波兰人严(大概只有这时候才记得起来!恢复名誉以后怕就不大想这类事了吧?)关于囚徒的这一类的內心变化已经写出了够多的东西,这已经被提⾼到监狱学理论的水平。例如卢切涅茨基在⾰命前的《监狱通报》上写道:“黑暗使人变得对光亮更加敏感;不自由的不作为状态在他⾝上激发起对生活、走动、工作的‮望渴‬;寂静迫使他深入反省自⾝的‘我’、周围的环境、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并且促使他想一想未来。”

  列夫-季霍米罗夫持有相反的意见,也应一提。他著文(《红⾊档案》,第41/42期,第一三八页)写道:民意党人“没有了检验自己观点的地方。这是监狱最可怕的一面,我凭自⾝体验知道这一点。四年的监狱对于我的发展是完全是一种损失。尔后的四年自由给了我观察自己、人们、生活规律的成千种不同的心得。”我想:也许这是因为蹲监狱的都是和他同一类的人?或者是一些很缺乏耐心的人,都在盼着早点获得自由?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很难集中思想和发展成长了。

  我国未坐过牢的启蒙作家们对囚徒只是抱着旁观者的自然的同情;然而亲⾝坐过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却极力鼓吹惩罚!这是值得深思的。

  谚语也说:“自由毁坏人,不自由教育人。”

  但佩利科和卢切涅茨基所写的是“监狱”但陀思妥耶夫斯基要求的是监狱的惩罚。不自由教育人——但那是指怎样的不自由?

  是劳改营吗?

  这就会引起你的思索。

  和监狱比起来,我国的劳改营当然是有毒的和有害的。

  他们使群岛膨胀起来,所关心的当然不是我们的灵魂。但不管怎么说,难道真的没有希望在劳改营里站定脚跟吗?

  更进一步说:难道在劳改营里真的没有可能使灵魂变得更⾼尚吗?

  一九四六年在萨马尔卡劳改营,一群知识分子濒临于死亡的边缘;饥饿、寒冷、力不胜任的劳动把他们‮磨折‬得奄奄一息。连‮觉睡‬的权利也被剥夺了,没有能让他们‮觉睡‬的地方,地窖式的工棚还没有建好。他们去偷窃了吗?去当眼线了吗?哭诉自己被毁掉的生活吗?不!明知死亡近在眼前,明知剩余的时间已不是以周计而是以天计,但请看他们是怎样坐在墙边度过自己最后的不能入睡的余暇;季莫菲耶夫一列索夫斯基集合他们举行“讲习会”他们抓紧时间交流知识,互相取长补短。互相讲最后一课。萨维里神父讲“论无聇辱的死亡”一位神学家谈教父遗书研究,一个合并宗教派教徒谈教义和教规方面的问题,一个动力工程师讲求来的动力学原理,一个经济学家(列宁格勒人)讲创立苏维埃经济学原则的努力怎样由于缺乏新的思想而归于失败。季莫菲耶夫一列索夫斯基本人则向他们介绍微观物理学原理。讲习会的参加者一次比一次减少——缺席者已经进了停尸房…

  当躯体已经因死亡的临近而变得僵硬的时候还能对这一切感‮趣兴‬的人才是知识分子!

  对不起,你们热爱生活吗?说的是你们!说的是那些每曰叫着、唱着、跳着“我爱你,生活!啊,我爱你,生活!”的人们!你们爱吗?请你们也爱这个吧!请你们也爱劳改营的生活吧!它——也是生活!

  在那里没有了与命运的斗争,

  在那里你的灵魂将获得‮生新‬…(?)

  你什么也没有懂。你到了那里,会化成一摊烂泥!

  我们选定的道路一个盘旋接一个盘旋。是通向山巅?是通向云端?让我们沿着它走去,让我们在它上面跌跌绊绊。

  重获自由的那一天?经过了这么多年,它还能带给我们什么?我们自己将变得面目全非,我们的亲人们也已经变化。一度是我们家园的那个地方将使我们觉得比异乡还要异乡。

  关于自由的想法从某一时间起甚至变成了強加于你的想法。牵強的想法。生疏的想法。

  “重获自由”的那一天!好像在这个国度里存在着自由!又好像有可能使一个没有先在精神上自我解放的人获得自由!

  石块在我们脚下崩塌。向下坠落,成为过去。这是过去的废墟。

  而我们将要向上。

  监狱是思考的好地方,劳改营也不坏。主要是因为没有集会。十年之內你摆脫了任何集会!这岂不等于呼昅山间的空气?劳改营⼲部公开声称对你的劳动和⾝体有所有权,直到耗⼲你的精力以至于死,但是他们决不‮犯侵‬你的思想体系。他们从不试图用螺丝钉拧进你的大脑,把它固定起来。(除了修筑白波运河和伏尔加运河的那个不幸的时期以外。)这就造成了远远超过沿水平线奔跑的‮腿双‬所感到的那种自由。

  没有人动员你申请入党。没有人強迫你向各种自愿团体缴纳会费。没有像特别法庭上官方指定的辩护律师一样作为你的“保护人”的工会。也没有生产会议。不会选你担任什么职务,不会任命你当什么代表,而更主要的是不会強迫你当鼓动员。什么所宣传讲话啦,人家一牵线你就得喊叫:“我们要求!…我们决不允许!…”啦,排着队去选举站自由而秘密地对唯一的候选人投票啦,诸如此类,一概全免。你不必提出社会主义竞赛保证书,不必做自我批评,不必为壁报写稿,不必回答州报记者的访问。

  头脑的自由——这难道不是群岛生活的优越性吗?

  还有一种自由:你不可能被夺去家庭和财产——你已经被夺去了。没有的东西,上帝也夺不走。这是最基本的自由。

  监噤是思考的好时机。最微不足道的事由会推动你做长时间的和郑重的思考。三年当中劳改营里放了一次电影,可以说是百年不遇的盛事。影片是最廉价的“体育”喜剧片,叫做《拳斗大王》。无聊。但是银幕上不厌其烦地向观众灌输着一条训诫:

  “重要的是结果,而结果是你们输了。”

  银幕上在笑。观众席里也在笑。当你眯着眼睛走进阳光照耀的劳改营大院的时候,你必定是仍在琢磨这句话。夜晚躺在板铺上,你也会继续琢磨它。星期一早晨上工时也在想。以后还有用不完的时间去琢磨它。在别处你哪能动这个脑子?你的头脑里慢慢明白了一个道理:

  这不是一句玩笑。这是具有感染力的思想。它早已灌输给J我们的祖国,现在仍反复再三地向它传布着。物质结果第一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到这个程度,以至如像图哈切夫斯基、雅戈达或季诺维也夫之类人物被宣布为与敌人勾结的叛徒的时候,老百姓的反应全是吃惊地哎哟一声并且众口一词地表示纳闷:“他还想要什么呢?”

  既然他有吃有喝,西服有二十套,有两座别墅,汽车、‮机飞‬、名声——他还想要什么?!我们的千百万活得太累的同胞们不能想象,除了物质上的好处,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成为人(我在这里并不专指这三个人)的推动力。

  “重要的是结果”的口号竟被所有人昅收和接受到了这个程度。

  它是从哪儿传给我们的?

  这是从哪里传给我们的?退回三百年,——在古老信徒派的俄罗斯难道能有这样的事吗?

  这是从彼得时期传下来的,是来自我国旗帜的光耀和所谓“我们祖国的荣誉”我们庒迫我们的邻居,我们不断扩张,于是在我们国內就形成着一条个固定的观念:重要的是结果。

  稍后是来自我们的杰米多夫们、卡巴尼哈们和齐布金们。他们是一些只管自己爬上去而不管他们的皮靴踩掉了谁的耳朵的人。从而在曾是虔诚而质朴的‮民人‬当中“重要的是结果”的观念确立得更加牢固。

  再往后是来自形形⾊⾊的社会主义者,最主要的是来自那个最新的、永不会犯错误的、对一切都不宽容的学说。它的全部內容就是一句话——重要的是结果!重要的是结成一个战斗的党!夺取‮权政‬!保住‮权政‬!排除所有敌人!在钢铁上取胜!发射火箭!

  尽管为了这个工业和这些火箭必须以生活方式、家庭的完整。国民精神的健康和我国田野、森林与河流的灵魂做牺牲,那也在所不惜。管他娘!重要的是结果!

  但这是谎言!我们在这个‮家国‬里弯着腰从事了多年的全苏苦役。我们一年一个螺旋地沿着认识生活的道路缓慢地向上登攀,从这个⾼度我们清楚地看到:重要的不是结果!不是结果——而是精神!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怎样做的。不是达到了什么目的,而是花了什么代价。

  对于我们囚犯也是一样——如果重要的是结果,那么“不惜任何代价活下去”就会是一条真理了。这意思就是:去当眼线,去出卖同伴以换取舒适的位置甚而可能获得提前释放。从永不会犯错误的学说的观点看来,这显然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因为他这样做,结果对我们有利,而重要的是结果嘛。

  赢得好结果当然是叫人⾼兴的事,没有人会反对。可是不能以丧失人的形象为代价呀。

  如果重要的是结果——你就必须把全部精力和心计花费在逃避一般劳动上。必须卑躬屈节,巴结讨好,做出卑鄙龌龊的事情以求保住杂役的地位。并且靠这个——保住性命。

  如果重要的是实质——那么,现在就到了应该安⼲一般劳动、安于破衣烂衫、安于磨破手皮、安于较少和较坏的面包的时候,也许还到了应该安于…死亡的时候。但是只要活着,就要骄傲地把你酸痛的脊梁挺直。只有当你不再害怕威胁、不再追求奖赏以后,你在主人们的猎头鹰眼里才会变成最危险的人物。因为他们还有什么别的法子治住你呢?

  你开始觉得,一边抬着一筐垃圾(抬石头则另当别论!)一边跟你的劳动伙伴谈论电影对文学的影响,很有乐趣。你开始觉得,在用空的灰浆槽上坐下来,挨着自己砌好的墙菗口烟,很有乐趣。如果工长路过,瞄一眼你的砌缝,瞧一瞧基准线说:

  “是你砌的?挺齐整嘛。”

  这堵墙对你有庇用,你也不相信它能使‮民人‬的幸福的未来早到一天,但是你这可怜的衣衫褴缕的奴隶这时在你亲手创造的产品旁边也不由得暗自粲然一笑。

  无‮府政‬主义者的女儿加利娅-维涅季克托娃在卫生科当护土。但她看出,这里不是给人治病的地方,而是个人的安乐窝。她倔犟地自己跑去⼲一般劳动,拿起了大锤、铁锹。她说这使她在精神上得救了。

  好人吃面包⼲也能健康,坏人吃大鱼大⾁也不顶事。

  (话倒说得在理,但是如果连面包⼲也没有呢?…)

  只要你一旦放弃了“不惜任何代价活下去”的目标,走上安祥和纯朴的人们所走的道路,不自由的生活就会开始令人惊奇地改变你原来的性格。朝着你完全没有意想到的方向改变它。

  你可能觉得,在这个地方,人的心中越来越增強的应当是凶恶的感情、腹背受敌者的惶乱、无对象的仇恨、激动、神经质,可是连你自己都没有觉察到,不自由的生活怎样随着时间的不知不觉的流逝在你心中培育出完全相反的感情的萌芽。

  你曾是生硬而急躁,你经常是匆匆忙忙,你的时间经常不够。现在把它绰绰有余地交给了你。你被它填得饱饱的,前前后后,要多少月有多少月,要多少年有多少年。你的血管里充溢着起镇定作用的甘露——耐心。

  你在向上…

  你以往对谁都不原谅,你无情地谴责,又无节制地颂扬。现在谅解一切的温和态度成了你的不绝对化的见解的基础。你既然知道了自己是软弱的,也就能理解别人的软弱。你又能惊服于别人的力量,又有向他借鉴的愿望。

  脚下的石块沙沙作响,我们在向上…

  自制力的装甲一年年把你的心脏和全⾝‮肤皮‬裹紧。你不急于提问,不急于回答,你的‮头舌‬丧失了做细微颤动的弹性能力,你的眼睛不再为好消息而进出欢乐的火花,也不再困痛苦而黯然无光。

  因为你还需要核实这究竟是不是真的。你还需要弄清什么是欢乐,什么是痛苦。

  寻得了什么,不要⾼兴;丧失了什么,不要哭泣!现在这成了你的生活守则。

  你的原来⼲枯的灵魂由于苦难而变得滋润。你即使还不会按照基督教义去爱你的邻人,但你正在学会爱你的亲人。

  爱牢狱生活中围在你⾝边的精神上的亲人。我们当中多少人会承认:正是在牢狱中我们才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也爱你以前生活中曾围在你⾝边的血统上的亲人。他们曾那么爱你,而你却对他们作威作福…

  反省你以前的全部生活!回想你做过的一切坏事,可聇的事,想想现在能不能纠正?——这就是你的思想的必然收获和永无止境的方向。

  不错,你被投人监牢是无妄之灾,你面对‮家国‬和法律是无过可悔的。

  但是面对自己的良心呢?面对个别的人呢?…手术后,我躺在劳改营医院的外科病房里。我一动也不能动,我觉得热,又怕冷,然而我的神智并没有模糊。我感激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科恩菲尔德大夫,他坐在我床边,对我说了整整一个傍晚的话。电灯关掉了,免得刺激我的眼睛。病房里就只有他和我,没有别人。

  他以热烈的口吻长时间地向我讲述着他由犹太教改奉基督教的故事。他的改变信仰是由和他同牢房的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像普拉东-卡拉塔耶夫似的性情和善的小老头促成的。我惊异于他的新人教者的忠诚、他的言词的炽烈。

  我们彼此并不熟悉,他也并不负责治我的病。他只不过是在这里找不到人谈心。他性情温和,彬彬有礼。我在他⾝上没有看出任何劣点,对他的事也一无所知。然而我对一件事存有戒心,科恩菲尔德已经两个月把自己囚噤在工作地点,不出医院的工棚,避免在营区里行走。

  这表示他害怕被人宰掉。我们劳改营里最近很流行这种作法——拿刀子捅眼线。这很有效果。但是谁能保证挨刀子的单单是眼线?有一个犯人被杀显然是因为有人报卑鄙的私仇。因此科恩菲尔德把自己囚噤在医院丝毫不能证明他是一个眼线。

  已经很晚了。全医院的人都睡了。科思菲尔德这样结束自己的话:

  “您知道,一般地说,我确信人世生活中降临到我们头上的任何惩罚都不是平白无故的。表面上,它的降临可能与我们真正犯下的那个罪过无关。但是如果把你的一生仔细地检查一遍,深入地想一想,我们总会找出使我们今天遭受打击的我们所犯下的罪。”

  我看不到他的面孔。从窗户透进来的只是营区微弱灯光的返照和走廊里的电灯射在房门上的⻩⾊光斑。但是他的声音中发出的如此神秘的见解使我不寒而栗。

  这是鲍里斯-科恩菲尔德最后的言语。他无声息地通过静夜的走廊走进邻近的一间病房,在那里睡下。所有的人都入睡了,他已经再找不到可以说一句话的人。我自己也入睡了。

  早晨,我被走廊上的奔跑和沉重脚步声惊醒:卫生员抬着科恩菲尔德去手术室。他在睡梦中被人用灰泥匠的小锤在颅骨上砸了八锤(我们这里通常利用刚打起床铃、工棚门打开了但人们还没有起床的时机杀人)。他死在手术台上,根本没有醒过来。

  科恩菲尔德留在人间最后的话竟成俄语。这些话是对我说的,从而像遗产一样留给了我。这样的遗产并非抖抖肩膀就甩得掉的。

  但是此时我自己也成长到了产生类似的思想的水平。

  我本来倾向于赋予他的话以生活的普遍规律的意义。可是这样做便会陷入一个难题。这样做你就得承认那些遭到比监噤更残酷的惩罚——被枪毙、被烧死的都该是超级的恶一(而实际上…遭到最凶狠的惩办的正是一些无辜的人。)关于我们的那些明摆着的‮磨折‬者又该怎么说?为什么命运不惩罚他们?为什么他们至今还在享福?

  (对此唯一的答案只能是:人世生活的意义并不像我们习惯认为的那样在于享福,而在于…灵魂的升华。从这个观点来看,我们的‮磨折‬者受到了最可怕不过的刑罚:他们正在变成猪,他们脫离人类而向下坠落。从这个观点来看,今曰承受刑罚的,正是有升华的希望者。)

  但是科恩菲尔德最后的话中确有一些扣人心弦的东西,对于我自己说来,我是完全接受的。许多人也会接受它们,作为对自己的箴言。

  在我被监噤的第七年,我对自己的一生做了足够的回顾和检验。我终于懂得了我为什么会得到了这一切:监狱以及补充监狱之不足的——恶性肿瘤。如果连这样的惩罚都被认为是不够的,我也决不会抱怨。

  惩罚吗?但是——谁给的?

  你们想想吧——谁给的?

  我在科恩菲尔德走向死亡之前停留过的那间手术后特别病房里躺了很久,而且一直是一个人。在失眠的夜晚我怀着惊异的心情思索着我的一生和我一生的转折。按照我在劳改营中的惯用办法,我把自己的思想编成押韵的短句以便于记忆。现在最正确的是把一个题在被一场暴动的余波所震撼着的劳改营的医院里的病人的心声,照原样抄录在下面:

  究竟在什么时候——我

  将善的种子丢弃得不剩一颗?

  毕竟我的少年时代

  在你神殿的赞歌中度过。

  书中的奥理光辉闪灼,

  把我⾼傲的大脑穿射。

  世界的秘密已为我掌握,

  人世的命运像蜡似地任我捏塑。

  血在沸腾——血波的拍击

  在前方闪耀着异彩。

  没有轰响,一片死寂,

  信仰大厦在我胸中崩坏。

  通过有与无之间的山颠,

  跌倒,抓紧绝壁的边缘。

  回顾往昔的生活,

  心头发出感激的震颤。

  既非明智屯不是期望,

  照亮了它每一个曲折。

  那是神意的宁静的光华,

  但它事后才让我悟彻。

  如今以赐还我的王杯,

  自起生命之水,

  宇宙的主啊!我又重新信仰!

  我虽曾将你背弃,你却与我同在。

  回顾往昔,我看到在我全部有意识的生活中,我既未能理解我自己,也未能理解我的追求。明明是祸,我却长久地认为是福。一向的努力从来是南辕而北辙。但正如海水的来嘲把无经验的洗浴者推倒并抛‮海上‬岸一样,灾祸的打击也使我浑⾝痛楚地跌回坚实的地面。只是因为这样我才得以走上了我一直想走的那条道路。

  命运只许我用庒弯的、几乎要折断的脊背从狱中年代里驮出一条这样的经验;人是怎样变成恶人和怎样变成好人的。在少年得志的迷醉中我曾觉得自己是不会有过失的,因而我‮忍残‬。当大权在握时我曾是一名刽子手和庒迫者。在我穷凶极恶的时候我确信我在做好事,我有头头是道的理由。只有当我躺在牢狱里霉烂的麦秸上的时候心里才感觉到善的第一次蠕动。我逐渐发现善与恶的界线并不在‮家国‬与‮家国‬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政党与政党之间,——而是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穿过,在一切人的心中穿过。这条线在移动,它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摆动;-连被恶占据了的心中也保持着一小块善的阵地。连在最善的心中仍保留着一个…尚未铲除的恶的角落。

  自那以后我终于懂得了世间一切宗教的真谛:它们是与存在于(每一个)人內心的恶作斗争的。世界上的恶不可能除尽,但每个人心中的恶却可以束缚。

  自那以后我终于懂了历史上一切⾰命之虚妄:它们只消灭各自时代的恶的体现者(而在匆忙扰乱中也不加分辨地消灭着善的体现者)——至于被更加扩大了的恶的本⾝,它们却当做遗产继承下来。

  纽伦堡审判应当归入二十世纪的荣耀:它杀的是恶的思想,而对感染上这个思想的人劫杀得很有限。(当然这不是斯大林的功劳,照他的意思恐怕应当少讲点道理,多砍点人头?)如果到了二十一世纪人类还没有炸烂了自己和窒息了自己,或许这个趋向终能取得胜利?

  而如果它不能取胜的话,那么整个人类历史都将是空虚的原地踏步,没有丝毫的意义!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现在正朝哪里运动?为什么要运动?用棍棒打敌人——这是⽳居野人也会做的事。

  “认识你自己!”对自⾝的罪过、失算和错误进行触及痛处的思索最能促进我们谅解一切的觉悟。在这样的思索中绕过了几个艰难的、需要走许多年的圈子之后,每当别人对我说起我国大官们的冷酷、我国刽子手们的‮忍残‬,我总回想带着大尉肩章的我,回想我的炮兵连在战火纷飞的东普鲁士土地上的进军。于是我说:

  “难道我们——比他们好吗?”

  当别人在我面前怨恨西方松松垮垮、缺乏政治远见、四分五裂和张是失措的时候,我也总是提醒:

  “我们在没有经历过群岛以前,难道比他们坚定些吗?思想上強硬些吗?”

  因此当我回顾自己被监噤的年代时,有时会说出一句令周围的人吃惊的话:——

  祝福你,监狱!

  列夫-托尔斯泰曾梦想被投入监狱,他是对的。这位巨人从某一时刻起开始涸竭了。他真的需要监狱,正像⼲旱需要一场暴雨!

  所有描写监狱,但本人没有在那里蹲过的作家都认为自己的任务是对囚犯表同情和诅咒监狱。我…在那里蹲过足够长的时间,我在那里培育过自己的灵魂,我却要毫不犹豫地说:——

  祝福你,监狱!感谢你‮入进‬了我的生活!

  (然而从坟墓中传来了对我的回答:你说这话倒是不错,因为你是从那里活着出来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