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科幻 > 明末风暴 > 二七五、残民邀功非我欲(四)

二七五、残民邀功非我欲(四)

目录

  此时大明的经济中心,在于南直隶、浙`江,支撑朝廷的赋税,极为仰赖此地。更新

  但“苏湖天下足”已经是过去了,如今苏、湖一带,多种桑树,采桑养蚕,其利远胜于种植水稻。因此,大明已经进入了“湖广天下足”的时代,湖广、江`西二地,成了天下粮仓。若是灾荒波及这二地,或者寇攻入这二地,虽然这里并不象南直隶、凤`府那样具有象征意义,可是破坏,可能更大于这二地!

  想到这里,方孔炤只觉得骨悚然。

  “若是…若是朝廷重视此处,选派贤能,督抚这二地,应该不会有事吧?”

  “洪承畴、卢象升皆是贤能,二人合力,寇还不是祸中原,甚至来到南直隶!”俞国振长叹道:“以伯父之能,岂不知不能将希望寄托于一个假设么?若是此二地出了变故,那么我大明一万万九千万民口,当食何为食,衣何为衣?”

  俞国振的这个数字,乃是崇祯三年时的数据,事实上因为此时隐户甚重,还未摊丁入亩,实际人口应该远不止这个数。这个数字也是在南美粮食作物尚未流行之前大明土地能够承受的极限!

  一想到一万万九千万民口,方孔炤再也无法责难俞国振向南开拓之事了。

  “那安南,便能养活我大明这许多人口?”他没有蠢到去问,为何不能尽快平定寇,而是直接问关键问题。

  “安南本来我大明趾布政司,实我大明故地,如今安南国王黎氏,不过是在我大明收缩之时窃取我大明之土,故此,我所获者,为大明弃土也!”俞国振先是强调这一点,然后又道:“伯父曾在闽为官,可知闽地降水多光足,正利于粮食生长。安南之地,在降水与照上,更胜于闽。而且安南多河冲积平原,正好种水稻。另外,小侄在安南正试种海外新种粮食,若是两季水稻与一季杂粮混种,一年可得三…”

  “你只说,一年能得多少粮食吧。”方孔炤问道。

  “小侄所据,不过是会安一地,放在咱们大明本疆,约是一中府之地,具体面积,小侄正在遣人测量,如今还不知道。但开出的粮田,在小侄回来之时,已经有十八万亩,都是中等以上的水田。只以一年二、一季四石来算,一年可得粮一百四十四万石…”

  “亩产四石?那田竟然如此肥沃?”

  “小侄另有方法,可以增产而且,若种的是蕃薯、土豆、玉米等作物,亩产还会增加…啊呀,说岔了。”俞国振一提到种田,总有一种异样的兴奋,他自嘲地笑了笑:“如今小侄每月少说要再开出五万亩田来,所缺的,无非是劳力罢了。而且,在会安向南,尚有一地,面积十倍于会安,我大明境内兰津于此入海,亦是广饶之地,水土之美,不逊于苏湖。原属占城国,但如今占城国为安南阮氏侵掠,几近灭国,故此成了无主之地。若是有足够人力,开发出此处,仅此一地,便足我大明半数口粮!”

  俞国振的话语里多少有些夸张,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方孔炤听了之后顿时眼睛发亮。

  “南方多瘴疠,你真能解决?”

  “瘴疠不过是水中小虫,人饮生水,为其所毒罢了。小侄严令水非沸过一概不得饮,故此虽也有生病者,却只是比在咱们南直隶稍多。另外注意驱避蚊蝇,多备药剂,保持勤沐浴的习惯,并不易生病。”…,

  “给你这么一说,老夫都想去那边瞧瞧了…”方孔炤这句话里,就隐约有一种赞许之意了。

  他不是迂腐之人,在他看来,若是能救大明百姓,蛮荒之地,占了就占了,就算是有主,若是为救华夏子民性命,也说不得要争上一争抢上一抢!

  “前方战事正紧,此次你来金陵,总不是为了跟老夫说趾之事。”方孔炤又道:“说吧,有何事要老夫相助。”

  “要请伯父借些家丁与小侄。”俞国振笑道。

  方孔炤愕然。

  几乎就在俞国振踏入方家的同时,北`京,紫城中,御书房里的崇祯皇帝哈哈大笑起来。

  他才二十六岁,比起孙临也只是大上一岁,但单看外表,他却象是四五十岁的人,因为是退朝闲坐,未戴皇冠,故此可以看到他两鬓已经有了斑斑白发。他向来极重自己的仪表,很少有笑得如此畅快失仪之时,侍候的小太监听得他这般高兴,都是有些惊讶,不少人都看着在旁陪笑着的司礼监秉笔、提督东厂曹化淳,心中暗暗佩服。

  也唯有厂公,才能如此,让陛下圣颜大开,这等本领,得好生学习一番。

  “曹化淳啊,你说这俞国振,是不是朕的福将?”

  笑了好一会儿之后,崇祯放下奏折,回头看着曹化淳问道。

  曹化淳心里暗暗松了口气,自从去年中都祖陵被火、温体仁下台之后,天子许久未曾如此开心了。

  温体仁被下台,实际上并不合崇祯的意思,当时是迫不得已,故此温体仁虽是去职,却并未被勒令回乡,而是留在京中闲住。偶尔,崇祯还会派人去他府中,就国家大事征询他的意见。这让曹化淳相当惶恐,把温体仁下台,他可是往死里得罪了对方,若是温体仁有起复之机,那么他曹化淳就死无葬身之地!

  更何况,此事发生之后,崇祯便对他冷淡了许多,任他如何想方设法,主仆之间的关系,也恢复不到从前了。

  “陛下圣天子降世,自有天上星宿前来辅佐,奴婢看来,这俞国振不唯是陛下的福将,更是陛下…更是陛下…”

  他吃吃说了好一回儿,这番装憨卖傻,果然又将崇祯逗乐了:“行了行了,你这老货,不学无术就别学人家搬书袋子。”

  “不过,朕倒觉得奇了,去年四月的时候,他不是去了钦州给朕种合浦珠了么?朕记得,当时那个南京镇抚司的…你的那个干儿子叫范闲的,还上折子说,要安庐的罪民去钦`州帮着养珠,怎么这时候又跑回南直隶了?”

  崇祯这个疑问早在曹化淳准备之中,他恭敬地道:“奴婢听说,这个俞国振是个孝子,当初他父母因遭了禄星而死,他才十一二岁,便独自扶棺百里回到家乡,此后守孝三年结庐而居,不出家乡一步。如今正是大过年的,他想来是回乡过年祭祖,偏偏赶上了这个。说起来,去年也是如此,他能在安庐破献贼,也是回乡祭祖呢。”

  “果然,求忠臣,必于孝家。”听得这话,崇祯感慨地连连点头,然后又想起一事:“虽说俞国振是朕的福将,可至今,他身上还什么官职都没有吧?此前他将功劳得来的官职,都推给了他的堂叔…推功揽责,朝廷里那些食朕之禄者,当为之惭愧才是!”“陛下所言甚是。”这个问题,曹化淳就不敢说了。…,

  在他心目中觉得,俞国振是他这边的人,每年孝敬他一万五千两银子的河珠钱,虽然据说俞家已经彻底退出了河珠这项产业,转而去做海珠,但今年的一万五千两还是在年前送到了他手中。正因为如此,他反倒不好为俞国振正面说项了。

  “不过朕又不能明着赏他,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若是朕明诏发赏,那些嫉贤妒能结营私的小人,必然要在朕面前大肆攻讦。他们奈何不了朕,为难俞国振却是绰绰有余…”

  曹化淳更不敢再说什么,只是唯唯。

  崇祯闭上眼思考了一会儿,就在这时,外头传来细碎的脚步之声,还有宫女有些惶急的呼唤:“殿下,殿下,陛下正在那边,殿下莫去惊扰…”

  “咯咯,咯咯!”

  银铃一般的笑声传入耳中,然后,一个粉玉般的小姑娘跑了进来,她笑着向崇祯张开双臂:“就是知道父皇在,媺娖才要过来,好久不见父皇了,媺娖想见父皇!”

  崇祯将她抱了起来,见几个宫女在书房外张望却不敢进来,向她们摆了摆手:“你们先出去!”

  那些宫女退了出去,崇祯抱着自己这个才六岁的女儿在书房里转了半圈:“想见父皇了?”

  “媺娖有好些时未见父皇了!”

  这段时间,因为寇再度进入南直隶的事情,崇祯确实又有些时没陪自己这个女儿了。朱媺娖如今才只是六岁,正是娇憨之时,她又是周皇后所养,宫中无人敢因为年幼而轻慢她,就是崇祯皇帝自己,对这个女儿也甚是娇惯。

  “倒是小媺娖提醒了朕,朕虽不能给俞国振封官赏爵,却也不能冷了功臣之心。这样吧,曹化淳,你安排一下,让俞国振进京,朕要见他。”

  曹化淳心里突的一跳,这可与他先前所想的完全不一样。他侍候崇祯的时间极久,自然知道自己这位主子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说直白些,很有点刻薄寡恩。却没有想到,他会对俞国振如此另眼相看!

  “奴婢定然将此事办好…请皇爷放心!”心里虽然惴惴,他却没有迟疑,口中如此回答道。

  “想来卢象升的奏折就要到了,这些人还以为能欺瞒住朕,竟然将俞国振的功劳尽数私分掉…哼哼,那个祖宽,奴仆出身,不识礼数!”崇祯又喃喃说了一声,这话传到曹化淳耳中,自然心中有数。

  祖宽这一次就算功劳再大,也别想有什么升迁了。

  #c

  

  

  

  上一章 明末风暴 下一章(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