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科幻 > 明末风暴 > 五五三、杀气寒光映红衣(一)

五五三、杀气寒光映红衣(一)

目录

  “在大员岛东西两侧,择良港设县,根据目前统计的结果,大约可以设八县——”

  “以基隆为大本营,准备同时营建八县的物资,特别是水泥、铁器。基隆现今的水泥厂可以扩建,使其规模扩大五到八倍。不必担心八县建成之后水泥生产会发生过剩,因为到时还要修建连通八县的陆上道路,也需要消耗大量水泥。”

  “水泥与煤炭,将成为基隆两大基础产业,在其基础之上,可以扩展染料、火药、玻璃制造等新产业以及为相应人口提供生活器具的木器加工、陶瓷、制衣等产业。基隆将成为整个大员岛的产业中心,其余八县,短时间内将为基隆提供粮食,长远来看,可以提供蔗糖、水果和各种农业资源,支持基隆未来发展。”

  “每个县根据其治下土地,可设十到二十个乡,每乡安置三千至五千人不等,选择平坦之处修墙建围。为提供建筑所用材,每县可设一砖瓦厂、一木料厂。建屋不须动用额外劳力,由移民自己承担,建成之屋发放移民居住,但需要从今后其收入中扣除所需费用。”

  “每个县派遣一千人的工作组,其中五百人主持民政事务,五百人负责防务。鉴于如今新襄体系兵力吃紧,建议负责防备的五百人自预备役中调。这样总共需要调八千人,其中各级各类骨干四千人,预备役四千人。”

  “必须戒备土著,凡是占用土著耕地。以物资进行相应补偿,同时劝土著接受汉人的生活方式,包括语言文字。可以考虑派遣医疗队获取土著信任,同时利用土著之间矛盾,坚决彻底打击和消灭敢于阻碍开发进程的土著社寮。”

  夜很深了,俞国振抓着王传胪的信,开始第五遍读它。

  王传胪毕竟当过一任知州。所以对于政务处理非常熟悉,他提出的建议,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

  俞国振放下他的信。又拿起另一封信,这封信是方孔炤寄来的,里面除了表示对京师中情形的关切之外。就是一件事情。

  “大员当设县,以移民充之,再以新襄骨干教化之,如此可事半功倍。”

  方孔炤这封信比王传胪的来得还要早些,一天前就收到了。他寄此信时,应该还不知道俞国振到了山`东,知道的只是黄河被掘堤,他立刻就了移民安置的事情。

  困扰俞国振和整个新襄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无法将手中的这两百来万人撒到全国去,试图以两百万人去改造一亿五千万人。在这个各种顽固深蒂固的时代,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甚至可以说,绝无成功的可能。

  除非俞国振来一次史无前例,大杀特杀。杀掉天下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人——但恐怕在他完成这一目标之前,他就要先被虎卫杀了,然后在历史上又留下了一个突然发狂的悲剧英雄形象。

  或许到时候,象宋献策这样的矮子会对他进行评价:南海伯功大于过,功七过三。而那些没有杀尽的东林嘴炮的徒子徒孙们,则想方设法编造有关他的历史真相文。至于他为何举起屠刀,却完全没有人在意,或者只说他是为了让自己成为千载以来权力最大的第一暴君,并把这权力传给他的儿子…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担忧,所以俞国振现在有定鼎中原的军事实力,却仍然不曾挥师北进。他原以为,自己还需要十到二十年的休养生息,才能够完成这一计划。…,

  而王传胪与方孔炤这两位曾经大明朝的官吏,却提出了一条全新的路。

  借着北方战的机会,将百姓大规模地移至台湾、吕宋和南海群岛,每移三五万人,便设成一县,然后向这个县派驻一千左右的人员。一千左右的管理者,完全可以引领三五万人移风易俗,同时离开了故土之后,原本宗族势力被破坏了,传统读书人的影响被削弱了,胥吏、地方官员被摒弃了…可以说,明朝的那些痼疾得到了有效切除。

  事实上,他从新襄开始,施行的不就是这一套计划么?

  所谓骑驴找驴,便是如此。这些年来,他积攒的坛坛罐罐太多,反倒让他的眼光受到了拘束,全然忘了他最初的本意:他原本就是要借着明末鼎革之际,百姓在故土难以谋生的情形下,将内敛的华夏引向外向之路。

  这恐怕也是华夏最好的机会:澳洲还是一片蛮荒,除了几个英国来的犯人外一片空白,南海一带的老殖民者实力衰减,北美洲西岸只有零星的白人探险者。整个,唯有华夏,才有充足的人力,去填充那些文明空白地带。

  “倒是…”

  他心中正想着,突然间听到外头似乎传来了古怪的声音。俞国振眉头微微一拧,现在都是子夜了,怎么会有这样的声音?

  他在济南城外的营地,于此指挥收拢灾民有近二十天,但他居住的仍然是和灾民一般的简易帐篷。随着第一场霜降的来临,外头的气温很低,灾民们按理说应该缩在帐篷中才对,难道是有人小解?

  就在这时,他的帐篷被开,王启年灵猫般走了进来,马灯照下,他眼中闪闪发光。

  “唔?”

  俞国振凝眉问了一声。

  “刺客。”王启年简单地回答,然后便站在了他的身前。

  高二柱早就知道建虏派了刺客来,准备将俞国振一击杀死,这是建虏针对俞国振喜欢亲近百姓制定出来的战术,恐怕也是他们在觉得正面武力无法消灭俞国振后的唯一手段。他们的刺客确实潜入了耽罗岛,只不过还不等他们动手,高二柱便指挥人将之一网打尽。

  不过审问的结果,却知道并不只有一批刺客,建虏对俞国振是杀之后快,只要俞国振在,那么刺客就会源源不断地派来。反正刺客是投靠建虏的汉人,他们也不习痛这点损失。

  故此,俞国振这次来到山`东,实际上是高二柱烈反对的,与耽罗岛进出人口可以控制不同,山`东的灾民却是无法控制的,谁知道那些恭敬地行礼的百姓里,是不是混有建虏派来的汉刺客!

  “外头准备得怎么样?”俞国振问道。

  “官人放心。”王启年憨笑:“二柱哥在外头指挥。”

  俞国振瞧着一副跃跃试神情的王启年,微笑了一下,高二柱发现了敌人,那么王启年这小子就不要想有动手的机会了,高二柱不会让刺客有靠近的机会的。

  他提起笔,开始给王传胪回信,才写下一个字,外头便传来了一声惨叫。

  他不为所动,又写下第二个字,这个时候,在灾民营地的几个地方,都腾起了火光,那是帐篷被烧着了。刺客们的计划也相当周全,只要开始动手,无论成不成,都要四面点火,用来搅局面。

  “出去提醒一下,注意灾民的安危,莫要让他们被伤着了。”俞国振低声嘟囔了一句。…,

  “二柱哥说了,最危险的敌人一定是在你身前,我必须寸步不离。”

  王启年却没有出去,站在原地不走,一双耳朵还在轻微地动着,这就是他的独门本领了。

  “好吧好吧,其实我也就是罗嗦,二柱自然知道我的意思。”俞国振喃喃道,然后继续向下写。

  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当中,四周时不时传来惨叫声,这证明刺客的数量不少,火灾很快就扑灭了,那些惊慌的百姓,也被壕沟所阻,没有四处窜将局面得更糟。

  高二柱半边衣袖有血,他悄然无声地走到了俞国振的帐篷前,整理了一下衣领,低声道:“报告!”

  “进来吧。”俞国振仍然在忙着自己的文字,安置百万灾民,引导华夏外向,在他看来比起几个刺客要重要得多。

  “二柱哥,你骗人,根本没有最厉害的刺客来,我等了老久!”

  王启年向高二柱抱怨道,高二柱嘿嘿笑了笑:“或许是因为看到你在这里,故此不敢动手呢。”

  “有道理,一定是看到我在。”王启年腹的委屈顿时化为洋洋得意,不过想了想,他还是觉得有些不甘:“不过我还是他们来…”

  “有多少刺客,是建虏的人?”俞国振一边写着字一边随口问道。

  “是建虏派来的,一共三十九人,擒了七个,三十二个被杀。和耽罗岛上的一般,都是家人被建虏制着,若是胆敢投降,家人必死。”

  “建虏经营辽东时间也不短了,却还只是靠着这样的手段控制汉人,他们对汉人的猜忌提防,非常明显。”俞国振终于写完了最后一个字,他停下笔:“你处理掉吧,既然不想活了,就让他们死。”

  “是。”高二柱闻言应是。

  “另外,你别一心只想着抓刺客,和启年一样没出息。盯着京师那边的情形,我觉得李自成有些诡异,他动手了一个月,大军却还只是在保定府打转,他究竟在等什么?”

  “李闯身边倒是有我们埋下的线,黄泛中断了联系,我们暂时无法找到,判断不出李闯的真实用意。”

  “我知道,李闯莫非…是在担心我们?”俞国振喃喃地道:“我们突然到了这边,他担心在攻京师时,我们会提兵北上,从背后给他一刀?”RQ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