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言情 > 寒门枭士 > 第九百六十三章 灭国之战(十六)

第九百六十三章 灭国之战(十六)

目录

  西夏是农业和畜牧业并存的国度,农业主要集中在⻩河两岸,这里⽔源充⾜,土地肥沃,从汉唐时期就进行耕作,开辟了大量农田,主要是由汉人和一部分转为农业的项人耕种,而西夏的畜牧业更加发达,主要集中在三块地方,一块是北面的河套地区,一块在贺兰山脚下,另一块则是河西走廊,所有肥美的牧场几乎都被项八部瓜分殆尽。

  项八部在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都有自己的牧场,但他们部落本部却集中在贺兰山脚下近千里的草原上。

  自从各部落联军和宋军进行了一场战后,双方都没有继续作战,保持了一种对峙状态,这种对峙已经延续了近十天。

  这天下午,一支两万人的宋军骑兵出现在贺兰山脚下细封部的牧场边缘,这里距离西夏军大营约三百里,需渡过⻩河才能抵达,两万宋军骑兵是由统制曹猛和向淮生率领,属于龙骧卫,也是京兆军成立最久,装备最精良,战斗力最強悍的骑兵。

  远处是一片大帐,约有千余顶,这里只是细封部的一个分支小部落,由数千牧民组成,当两万宋军骑兵出现在数里外时,牧民忽然发现了他们,众人开始没有注意,但很快他们就意识到了危险,牧民们惊恐万分,迅速向北逃离。

  这时,宋军骑兵迅速发动,向营帐驻地席卷杀来,俨如黑⾊风暴席卷而至,宋军骑兵下手狠辣,绝不容情,千余名来不及逃走的牧民全部被杀,他们养的十几万羊和羊啂也成了宋军的军粮,军队随即点燃了大帐,又向下一片牧场杀去。

  短短一天‮夜一‬,细封部的十四个部落便被端了八个,牧民被杀死数千人,草场上到处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细封部大酋长叫做细封黑塔,眼看细封部要被灭族,而细封部的军队却在数百里外静州和宋军作战,细封黑塔惊恐万分,急派人分兵两路,以最快的速度赶去兴庆府和静州求援。

  接下来另外两个比较大的部落,费听部和往利部也同样遭到了宋军骑兵的⾎腥杀戮,伤亡惨重,损失‮大巨‬,一时间,贺兰山脚下人心惶惶,很多部落都开始向山上转移。

  兴庆府王宮,李乾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书房来回打转,他已经接到来自项各部的紧急求援,宋军骑兵开始‮杀屠‬项各部牧民,这就等于是在菗西夏国的脚筋了,一旦项各部被‮杀屠‬殆尽,西夏的立国基础也就坍塌了。

  当然,项人还有百余万农耕项,这也是项人的立国基础,西夏的八万常备军就是从农耕项中招募而来,但这些常备军已经全军覆灭,只剩下一万最精锐的骑兵保卫着都城。

  李乾顺缓缓停住脚步,叹口气对英贵和焦彦道:“李延庆下手狠辣,连老弱妇孺也不放过,我们偏偏又无兵可救,这可怎么办?”

  焦彦急道:“李延庆派兵攻打项部落,显然是在扰静州军心,一旦军心失去控制,各部落军队很可能就会杀回去,联军就崩溃了,微臣建议陛下立刻派铁鹞子骑兵赶赴贺兰山阻击宋军,同时再好好安抚住静州军队。”

  “不可!”

  英贵当即反对道:“铁鹞子骑兵是陛下御前的侍卫军,绝不能离开都城,况且三千铁鹞子骑兵杀去贺南山也无济于事,面对两万宋军骑兵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反而容易被宋军半渡而击,如果军队去多了,那都城就没有了防御,一万宋军就能攻下我们都城。”

  李乾顺也觉得英贵说得有道理,铁鹞子确实不能离开京城,不能离开自己⾝边。

  焦彦见英贵总是反对自己,他心中也着实恼火了,便冷冷问道:“那英尚书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任由宋军把项各部杀绝吗?”

  英贵沉思片刻对李乾顺道:“陛下,不如先稳住军心,告诉他们,陛下已派一万骑兵赶赴贺兰山,请他们安心和宋军作战。”

  李乾顺和焦彦同时瞪大了眼睛,这不就是在欺骗前军将士吗?

  焦彦顿时急了“前军将士并不是瞎子聋子,有没有人去救他们家人,他们会不知道?你这样做只会让他们对朝廷彻底失望,更会‮速加‬联军的分崩离析。”

  英贵也针锋相对道:“那你说怎么办?各部落以前都可以集结二三十万军队,但为什么这一次只肯拿出十几万军队?他们明明有军队能自保,却要向朝廷求救?这不是把朝廷置于两难境地吗?他们本就不想出兵帮助朝廷渡过危机,现在他们不过是找到一个召回军队的借口罢了!”

  焦彦也承认英贵说得有一定道理,但问题是现在大家都应该顾全大局,而不应只考虑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西夏完了,他们的⽇子也绝不会好过。

  焦彦又对李乾顺道:“微臣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置换防御。”

  李乾顺就像抓到一救命稻草似的,连忙道:“什么置换防御?”

  焦彦一边想一边道:“现在唯一还能兵力的就是项部,拓跋万利还算比较有大局观,不如请他出兵三万人来镇守兴庆府,然后将兴庆府的一万骑兵派去救援贺南山各部,陛下觉得怎么样?”

  李乾顺当然也知道拓跋部和细封部的百年恩怨,让拓跋军去救援细封部落确实不太可能,不过正如焦彦所言,让拓跋军来守城,让守城的军队救援细封部,这确实是个可行的办法。

  英贵这次也没有反对,他也没有办法了,他不得不承认,焦彦的这个办法还算是可行。

  李乾顺见英贵没有反对,便当即立断道:“那就烦请焦尚书跑一趟拓跋部,请他们出兵三万前来镇守京城。”

  焦彦和拓跋部的关系很好,由他出面是最好不过,李乾顺想到带兵去救援贺南山的大将,便道:“速令濮王李仁宗进宮!”

  李仁宗接受了委任,准备率领一万精锐骑兵赶赴贺南山救援,但他并不可能立刻就出兵,至少要等拓跋部的军队过⻩河赶来兴庆府时,他们才可能离开,否则兴庆府出现了无兵驻守的空窗期,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李仁宗整顿军队准备出发之时,兴州城开始进行管制,只准进不准出,并开始清理城內的汉人,严防宋军探子向宋军传递重要‮报情‬。

  大街上到处是一片混,此时刚刚下达了清查汉人的命令,其他措施正在陆续执行,城內的汉人吓得携家带口向城外奔逃,正南方的兴庆门已经封闭了,不准汉人外逃,但据说几个副门没有传达到封城命令,汉人们纷纷闻讯赶去。

  魏英自从乔氏商行被查封后,这几天便一直住在老仆家中,这时,他的一个消息来源告诉他一个重要‮报情‬,守卫兴州城的一万骑兵即将赶赴贺南山,改由三万拓跋军来守城。

  魏英意识到这个消息极为重要,他也顾不得收拾东西,急向城门处奔去,他刚跑上大街,一名伙计气吁吁跑了过来“魏掌柜,所有城门都噤止外出了,只有西北⽔门可以出去,再晚就出不去了。”

  “副门不是可以出去吗?”

  “那是假消息,我就从西北副门过来,城门早就关闭了。”

  魏英调头便向西北⽔门方向奔去,此时所有的城门都接到了封城命令,只准进不准出,所有城门处都挤満了要出城的汉人百姓,叫声、喊声、哭声,闹成一团。

  兴州城也有一条漕河,连同⻩河,各地的粮食物资都通过这条漕河运⼊城內,⽔门仿造宋朝⽔门修建,修建了两座铁栅门,只要铁栅门一放,內外船只无法通行。

  此时铁栅门前也挤満了数十艘小船,船上人在吵吵嚷嚷要求出城,两边站着几名执矛士兵,正和船上人争吵。

  魏英确实发现了机会,铁栅门虽然已经放下来了,但没有放⼊河中到底,只是船只出不去,他趁周围人不备,跳上一艘船,又翻⾝下了⽔,他从⽔底向五十步的城门处潜去。

  ⽔中挤満了小船,没有人注意到⽔底的情况,魏英在岸边悄悄换了两次气,憋⾜了气向铁栅门下面游去。

  铁栅门没有彻底放下来的原因是几艘船正好卡在城门洞中,士兵正在驱赶这几艘船出去,所以里面铁栅门放下了,但外面的铁栅门还开着,这几艘船也不肯出去,大家就在僵持在城门洞內。

  魏英一口气潜出了数十步,等他探出头气时,已经在城外二十几步处了,他心中大喜,爬上一艘船便跳上岸奔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