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万万没想到
“大小姐,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心腹快速的分析着面前的形式“虽然林三小姐当时被您操控了,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纳兰紫应该还记得那天发生的事情。”
如果纳兰紫说出那天的真相,林家势必会雷霆震怒,到时候情况很有可能会对纳兰橙不利。
心腹虽然没有直接把话说出来,但纳兰橙又不傻,当然很轻易的就想清楚了后果。
她僵立在原地片刻,最后像是破釜沉舟一般对心腹说道“我先去见他们一趟,看看纳兰紫有没有说什么不该说的。你去联系神家的人,让他们随时听我命令。”
不到万不得已,她真的不想和林景风决裂。
但如果她再也不能在林家呆下去,那她就只能选择离开。
可在离开之前,她一定要先杀了那个破坏她幸福的女人,还有那两个不该出生的孩子。
纳兰橙平静下来之后,眼底骤然染上了森森恶意。
我的好妹妹,既然十几年都没有回来,那现在又为什么赶回来送死呢。
听见屋里的人交谈完毕准备出来,女佣神色一闪,耳朵也恢复正常,整个人像猫一样迅速无声无息的离开。
林景轩一路沉着一张脸,目的地明确的来到了林景风的书房。
他和林景风从小没大没小惯了,而林景风也乐于宠着他,因此林景轩直接推门而入。
他一踏进去,还没有来得及开口质问,就听到一声轻缓的声音响起“你还知道回来?”
虽然从语气里完全看不出林景风的不,但林景轩可是和他一起长大的,焉能不知自家大哥越是生气,就越是和风细雨。
相反的,如果他表现得雷霆震怒,反而说明事情问题不大。
林景轩虽然从小就是个混世魔王,平时林景风也爱护这个弟弟。可是爱之深责之切,为了不让他仗着家世和天赋踏上歪路,林景风该管教的时候也从来毫不手软。
所以这就造成了林景轩从小最敬重这位大哥,可与此同时最怕的人也同样是林景风。就连林致老爷子有时候被他闹的烦了,随口说要把他从树上吊起来打之类的威胁,林景轩都毫不在意。
他小时候调皮捣蛋,唯一怕的就是大哥眉目如画的面上缓缓出的温柔笑容,因为这代表了接下来他就要被自家大哥各种训得生不如死。
就算长到如今这么大了,童年阴影不但没有消失,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刻骨铭心,
所以现在一看到自家大哥有发作的驱使,生存极强的林景轩立刻老老实实的低下高昂的头颅,异常乖巧的说道“大哥,我回来了。”
林景风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目不转睛的看着十几年不见的弟弟,那张面容还是如同他记忆力的一模一样,仿佛这十几年的陌生不复存在。
林景轩悄悄的抬头看了一眼自家大哥的表情,怎么办完全看不出喜怒来。他站在原地半晌,最后厚着脸皮把青萝和青黛推到林景风面前说道“大哥,这就是你两个侄女,青萝和青黛,长得好看吧。”
青萝“…”青黛“…”万万没想到,你居然是这样怂的林景轩。
林景风也被自家弟弟想要‘祸水东引’的蠢萌举动给气笑了,不过自家侄女就在眼前,还是不要和这个从小脸皮就厚的混账东西计较了。
“青萝和青黛么?我是你们的大伯,从今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林景风站起来走到姐妹俩身边,如谪仙一般清冷的面容刹那间就温和起来,一点都看不出刚才对林景轩的冷。
青黛沉在大伯的美中不可自拔,好半晌才回过神来,砸吧着嘴说道“好漂亮的大伯。”
她话说得极为小声,但是在场众人谁不是耳聪目明之辈,一时之间神色各异,尤其是林景风脸上的表情一下子就凝住了。
林景轩差一点就没有崩住,一口笑出来,他怪异的瞅了一眼自家大哥那张清冷不食人间烟火的面容,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当着他的面说他长得漂亮呢。
林家二兄弟虽然是血缘兄弟,但是一个像母一个像父,林大少就继承了当面号称帝都第一美人,已经去世的林老夫人的那张脸。
如晓之花,皎若天空之月,宛如九天之上无情无高高在上的神祗。
这样面容的林大少,如今的林家主,的确可以称得上一句漂亮。可所有人都只敢私底下小声几句,畏于林家权势,还没有人不长眼的当面调戏林景风。
万万没想到,在他成为林家家主之后,竟然会被头一次见到的亲侄女开口调戏了。
林景风神色复杂的看着面前面容与他有几分相像的女娃娃,这要不是自家的亲侄女,他现在肯定会下狠手好好治治这样随口夸人家漂亮的熊孩子。
男人长得好看,能说是漂亮吗?
青萝嘴角搐,眼看着这个新鲜出炉的大伯表情越来越复杂,她清咳了一声,把所有注意力都吸引到自己身上,这才开口说道“青黛的意思是说,大伯真是我们见过的最具有威仪的男子了。”
青黛在一旁无辜的笑着,像是完全不知道自己刚才差点酿成了怎样的尴尬。
林景轩立刻就酸了,他家小青萝都没有这样夸过他呢。想到这里,他幽幽的看向青萝。
青萝“…”青萝沉默片刻,才勉强补充道“爸爸和大伯果然不愧是亲兄弟,都是一样的相貌堂堂。”
林景轩满意的笑了,林景风眉头一挑,饶有兴致的看向青萝。好滑头的小家伙,这是两边都不得罪。
青萝安抚了两个大佬,突然察觉到了背后看过来的灼‘热视线,她回头一看,就看到顾祁钰眼星星期待的看着她。
青萝她还能说什么,只得淡定的话锋一转道“虽然大伯和爸爸都是少有的英伟男儿,但是我还是最喜欢我家小祁钰。”
顾祁钰霎时间耳通红,心雀跃,甚至直接无视了林景轩投过来的死亡线。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