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说网
首页 > 仙侠 > 神志新传 > 第八十二章 姜子牙临诲出昆仑

第八十二章 姜子牙临诲出昆仑

目录

  各位:上一回咱们说的是申公豹下界的故事。大家伙都知道:要提起封神榜就少不了一个重量级的人物,谁呀?姜子牙!

  话说这个姜子牙姓姜名尚,字子牙,乃通州人士。自幼习读兵法韬略,尤其擅长各种阵法。姜子牙怀报国之志,曾多次前往朝歌求官,可朝中负责审官的是两个大臣费仲、尤浑。费仲、尤浑本是贪财好之徒,姜子牙出身贫寒,哪里有资财做贡礼?因此,姜子牙多次求官都被费仲、尤浑拒之门外。

  一晃姜子牙已经年逾四十,不觉心灰意冷。迫于生计,他只好在通州城摆了个地摊,做起了篾匠。

  有人问了:这篾匠是干啥的?要说这篾匠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做竹编手艺的。像什么竹帘、竹屉、竹筐、竹篓还有竹席、竹椅,就连那草帽也有竹编的。

  这时又有人说话:八爷,听说姜子牙有个哥哥叫姜大牙!是不是这么回事?

  这人话音刚落,就有三五个人在那起哄。我一听这样下去场子要,赶紧场。我说道:这话是谁说的?当年我跟师父学艺的时候师父再三嘱咐过我,这件事不许外传!看来,这位跟我师出一门,咱俩是同学。

  场下一片大笑。

  我见自己掌握了主动,便继续说道:各位,大家聚到一块都是为了消遣、为了娱乐,不过这里的娱乐方式就是听我老瞎子讲故事。大家在台下看我老瞎子在台上讲故事感觉轻松,其实我也累,很多时候都是在刻意在模仿单田芳先生的声音,表演他的风格。如果哪位不信,你拿录音机把我的声音录下去,然后回去再跟单先生的声音做比对。如果你觉得我哪地方学得不像——你把录音机砸喽!

  这叫做“不说不笑不热闹”!现在咱们言归正传。

  话说民教教主燃灯天师云游天下,他专喜欢收能工巧匠做门徒。这一他路过通州城见姜子牙的手艺不错,便收他做了门徒。从此,姜子牙便抛家舍业跟随燃灯天师四处云游,燃灯边走边向姜子牙传授浑天**。

  姜子牙跟随燃灯四处游了一年有余,燃灯天师逐渐发现自己的这个门徒不仅手艺巧,而且还知兵法韬略。燃灯觉得像姜子牙这么个有才学的人跟随自己四处漂流凡尘未免有些可惜,便将姜子牙寄送到了昆仑山元始天尊门下,向元始天尊耳语了几句便匆匆离去。

  姜子牙自从来到昆仑山,除了每修行**之外,一有时间也不忘研读兵书阵法。天长久,姜子牙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每清晨都抱着扫帚清扫玉虚宫的前后院落。

  时逢上界玉凰娘娘邀请各路神仙赴瑶池参加蟠桃盛会,因姜子牙并不在玉虚宫十二弟子名册之列,因此元始天尊并未召请姜子牙登临银河天宫。而燃灯天师又喜欢四处漂游,待得知此事已经是期紧迫,故而燃灯只带了四个刚刚招收的门徒匆匆赶往银河天宫赴会。

  姜子牙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蟠桃盛宴,可他毫无怨言,依旧是专心修行,每清晨仍不忘打扫院落。

  元始天尊赴蟠桃会回来,对这个寄在自己门下的民教弟子很是过意不去,于是便时时留意姜子牙的一举一动。元始天尊见姜子牙举止沉稳,为人忠厚,且面相平和,眉宇间一团正气,乃是贵人之相,又想起燃灯当初在自己耳边说过的话。燃灯曾在元始天尊耳边悄悄说过:此人怀大略,乃是世间奇才!元始天尊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放姜子牙下山,相信姜子牙有**在身,更能够如鱼得水,在凡间创下一番伟业。

  这一,元始天尊将姜子牙召入宫中问道:“姜尚,你在我玉虚宫多少年啦?”

  姜子牙屈指算了算说道:“姜尚不才,已在玉虚门下枉度十余载了!”

  元始天尊点点头说道:“贫道曾与你师尊燃灯商议,将你放归凡尘,你可愿意?”

  姜子牙连连稽首道:“姜尚愚昧,不堪雕琢,望天尊不弃,留姜尚在玉虚门下修行此生!”

  元始天尊起身行至姜子牙近前说道:“贫道知你有雄才大略,若不在凡间建功立业,未免可惜!”

  姜子牙坚持道:“姜尚自身归清虚,早将功名抛之脑后,人间富贵,与姜尚何干?”

  元始天尊摇了摇头说道:“虽然道家讲‘虚’、‘无’二字,但之法,仁德为先;浑天之术,在于一个‘正’字。道家以仁德布施天下,岂忍见暴昌行,百姓受苦?若正气不张,宫桅将倾,国何以为治?故道家以清虚自律,终不能卸凡尘兴衰、百姓福祸之己任,望三思之!”

  姜子牙听了元始天尊的话,心中如同打开了天窗,豁然开朗起来。

  姜子牙谢过天尊教诲之恩,又拜了三拜,这才打点行囊,离开昆仑山,奔朝歌而去。

  姜子牙路行三,时值七月,骄似火。姜子牙不觉道袍已经透,见路旁有一棵老榆树,便来到树下纳凉,打算休息片刻再行赶路。

  姜子牙坐在树下,扭头瞧见从林中走出一个村姑,臂弯挎着一只竹篮奔树下而来。

  这村姑东张西望,行匆匆,及至近前才看见坐在树下的姜子牙。村姑一惊,转身又向原路返回。

  姜子牙感觉奇怪,心说这村姑若是路过此地被自己惊扰,只需绕道前行也就是了,为何偏要原路返回?

  姜子牙正觉得纳闷,只见这村姑慌忙之中被树绊了一跤,竹篮倾翻在地,从中出一堆血淋淋的内脏。

  姜子牙站起身形,注目一看,一眼认出这竹篮中所盛,乃是新鲜的人的心肝。

  村姑撇下竹篮,向林中疾奔。姜子牙哪里肯放过,一个箭步追赶上去,一把将村姑后心衣服抓住。村姑左右挣扎,反复几回,竟将上半身出来。就在此时,路上走来一大队兵马。这村姑见了,如同遇见救星,高呼非礼。

  行军的队伍听见,立刻冲上来十几个士兵,手持长将两人团团围住。

  这时,一位佩刀的铜甲士官来到姜子牙面前,他用手握住刀柄斥道:“你这妖人道士,竟敢在光天化之下行龌龊之事!”

  说罢,就听“哧呤”一声,寒光一闪,刀已出鞘。

  眼看姜子牙将遭兵刃之劫,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队大旗蜂拥而至,当中一面旗上绣着一个“黄”字。只见从旗下闪出一位金甲将官,在马上高喝一声:“什么事?”

  这士官赶紧推刀入鞘,抱拳禀道:“黄将军,有个妖道在树林外对村姑非礼,正被属下看见。”

  这位“黄将军”是谁?正是朝中的武成王黄飞虎。黄飞虎奉纣王之命率兵去南方征粮,共征得十万担粮草,今正好路过此地。

  黄飞虎下马来到近前,先看了看村姑,又看了看姜子牙,说道:“看你衣帽穿装乃是个道家人士,如何有此劣行?”

  姜子牙放开村姑,用手向竹篮一指说道:“将军请看,竹篮中所盛何物?”

  黄飞虎顺着姜子牙所指的方向走了过去,见竹篮旁有几颗新鲜的内脏。黄飞虎俯身仔细辨认,再用鼻子一嗅,已明白姜子牙所言之意,返身直奔村姑而去。

  这村姑见势不妙,趁姜子牙放手之机,化作一道白烟直冲至老榆树下,不见了踪迹。

  士兵们忙将老榆树围得水不通,黄飞虎赶至树下,命士兵后退,这才从树处发现了一个碗口大的树

  黄飞虎见姜子牙走过来,禀手说道:“本王有眼无珠,错怪道长,不幸被这个妖孽逃回了中,奈何?”

  姜子牙抖擞精神说道:“无妨,看我道家法术!”

  姜子牙说着话从掌中现出一团黑烟,反手推入中。

  不多时,只见村姑从中现身出来,指着姜子牙骂道:“妖道!我与你素无冤仇,井水不犯河水,你因何与我作对?”

  姜子牙也不答话,他从头顶取下头巾,披头散发。然后他将头巾风一抖,就见从头巾上现出一张八卦图。姜子牙将八卦图托在掌中,顿时从八卦图上出一道华光将村姑罩住,村姑立刻发出一声惨叫,瘫在地上。姜子牙并不罢手,只见他运动内功,口吐三味真火,这村姑当即被火光团团包围,待火中噼啪作响,姜子牙这才收了三味真火。大家定睛一看,一个个目瞪口呆。原来,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只冒着青烟的玉石琵琶!

  姜子牙烧死的,正是一个玉石琵琶。这个琵琶与妖人妲己和红狐相识多年,情同姊妹。妲己入宫之后不久,果然是不负前言,将红狐召入长乐宫。两人嬉戏为伴,一唱一和蛊惑纣王更是得心应手。谁知那纣王荒无度,久之后对妲己和红狐的百般花样亦感觉腻烦,便要求妲己再招选一位清纯玉女入宫享乐。

  妲己和红狐两人暗中商量,想起玉石琵琶相貌纯清,袅娜似水,又肤白如玉,明媚骄人,便由红狐暗地里出宫找到玉石琵琶,相约趁八月十五纣王节庆之机召琵琶入宫。

  琵琶闻听妲己招自己入宫共享荣华富贵,心怀感激。琵琶知道妲己喜欢吃人的心肝,便思量着要备齐九十九副人心肝做见面礼。

  这琵琶白天藏在树中,晚上趁着夜出来劫杀路人,然后拖入林中剖腹,挖取心肝,弃尸山林。

  山中的尸体渐增多,便招来了许多豺狼猛兽,引得猎户三五成群,进山围捕。

  眼看七月中旬已过,离八月十五只有不到一月光景。琵琶感到仅靠在晚间劫杀路人时间有些来不及,便大着胆子在白天进山捉了十几个猎人,取了一竹篮心肝高高兴兴返回中。琵琶做贼心虚,出了林子怕人看见,左顾右盼,及至树下,见姜子牙乃是个道人,心中一惊,不想慌忙之中出马脚,这才遭此一劫。

  姜子牙从地上拣起玉琵琶,抱在怀中随手弹拨两下赞道:“好琴!”

  这时黄飞虎上前问道:“敢问道长高名,意何往?”

  姜子牙收起琵琶说道:“贫道姓姜名尚,字子牙。刚从昆仑山出道,正前往朝歌。”

  黄飞虎喜道:“本人乃武成王黄飞虎,正从南方征粮返回朝歌。如姜道长不弃,可随军同行。”

  黄飞虎为姜子牙牵了匹战马,两人并肩赶往朝歌。这才引出一段“姜子牙午门双受斩”的故事。

  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返回顶部